跨越山河的朝圣②:顶礼膜拜禅宗少林

李建新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人生中第二次踏入少林寺,心怀敬仰,步履轻缓。穿过景区入口,我首站来到少林武术馆演武厅。厅内,武术队员们正以刚猛之势演绎少林真功夫,一招一式,虎虎生风,刚柔并济。拳法如卧牛之地辗转腾挪,棍术似蛟龙出海横扫千军,单刀双刀舞动间密不透风。易筋经、硬气功、金钟罩铁布衫等绝技轮番上演,更有长枪顶喉、飞针穿玻璃等惊世技艺,令观众掌声雷动,喝彩连连。整场表演酣畅淋漓,我亦沉醉其中,眼福大饱。</p> <p class="ql-block">怀着一颗虔诚之心,我缓步迈过康熙帝亲题的“少林寺”山门。那块金光熠熠的“天下第一祖庭”匾额高悬门上,令人肃然起敬。少林寺依山而建,古木参天,钟鼓楼静立两侧,仿佛仍在诉说着“天下武功出少林”的千年传奇。沿石阶缓步而上,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脉搏之上。历代将军、名士、明星曾在此修行,留下深深浅浅的足迹,也让我心生无限敬仰。</p> <p class="ql-block">穿过方丈室,我来到立雪亭,这里流传着一个感人至深的禅宗典故。当年达摩祖师一苇渡江,于嵩山面壁九年。神光和尚为求真法,于雪中伫立,积雪没膝而不退。达摩言:“除非天降红雪。”神光断臂以表决心,鲜血染红白雪。达摩感其至诚,遂传衣钵,赐名慧可,后世尊为禅宗二祖。如今,少林僧人行单手礼,正是为纪念这位断臂求法的高僧。</p> <p class="ql-block">缓步而行,我来到金庸《天龙八部》中那座神秘的“藏经阁”。这里不仅是武学典籍的宝库,更是无数武林传说的发源地。小说中,萧远山与慕容博在此激战,扫地僧于普贤殿现身,以无上智慧化解恩怨。这一形象,成为深藏不露、大隐于世的至高象征。此刻,我仿佛能听见书中那场惊心动魄的对决回响在耳畔。</p> <p class="ql-block">佛教中有所谓“三身佛”之说,即法身毗卢遮那佛、报身卢舍那佛与化身释迦牟尼佛。千佛殿内,一尊庄严的毗卢遮那佛像端坐中央,慈光四射。殿中大型壁画《五百罗汉朝毗卢》创作于明末,堪称少林镇寺之宝。画面气势恢宏,五百罗汉姿态各异,或合十礼敬,或托钵显法,或捻珠诵经。历经数百年风雨,依旧栩栩如生,技艺之精,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我伫立于千佛殿前,凝视砖地上那四十八个深浅不一的脚坑,那是历代武僧经年累月站桩所留。心中肃然:这需何等毅力与坚守,方能留下如此痕迹。少林寺,不仅是禅宗祖庭,更是中华武学的发源地。佛家禅理在此深植,中华武学于此结果。沧桑历史、厚重文化、庄严建筑、禅武合一、功夫与禅意,无不令我心生敬畏。正是:</p><p class="ql-block">长歌游宝地,徙倚对珠林。</p><p class="ql-block">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p><p class="ql-block">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p><p class="ql-block">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p> <p class="ql-block">最后,来到少林寺塔林。这是登封“天地之中”八处十一项历史建筑群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位于寺院西300米处是少林寺历代高僧安息的墓地。少林寺塔林占地面积约14000多平方米,现存有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现代共计248座佛塔,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建塔时代最全、跨越时间最长、文物价值最高的一座塔林,集古代砖石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之大成,被专家学者誉为是“古塔艺术博物馆”,于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