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勿忘国耻.我辈自强

成舟渡雲

<p class="ql-block">9月3日下班后,看“<span>纪</span>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重播,看着屏幕上整齐划一的方阵,踏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那脚步声如鼓点,一声声敲在我的心上。</p><p class="ql-block">镜头扫过那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面庞,他们的眼神清澈明亮,却又透着超越年龄的沉稳,身姿挺拔、眼神坚毅,充分展现出了我们军人的气概,那一刻,我的内心涌动着难以言表的激动与自豪。</p><p class="ql-block">当那些,我叫不出名字的新型装备缓缓驶过广场时,这些代表着国家科技实力的钢铁巨兽,令我真切地感受到祖国日益强大的国防力量。那些装备闪烁着冷<span>冽</span>的光芒,却让我感到无比的安心。如今,我们终于有了守护和平的底气。</p> <p class="ql-block">但我们不要忘记民族曾经的苦难,不要忘记先辈们曾经用血肉之躯,去对抗那些侵略我们的钢铁洪流,为我们筑就的长城。</p><p class="ql-block">我们以当下的视角,看这和平与强盛,但不要忘记这是数代人的不屈与奋斗换来的。童年时期在“霍元甲”“陈真”电视剧中,第一次看到“东亚病夫”这个词,这是近代西方列强强加给我们的标签,这是对我们民族的污蔑,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亵渎。在近代,我们虽曾一度积贫积弱,但从未放弃抗争。剧中陈真那句“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是宣告也是呐喊,台词背后是民族尊严的觉醒。他飞身踢碎“东亚病夫”牌匾的场景成为影视经典,至今回顾仍觉热血沸腾。</p> <p class="ql-block">在观看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阅兵大会时,我们更要记得在那个抗战时期,我国举全国之力打的第一场战,抗战时期最惨烈的一场战——淞沪抗战。1937年8月,我们举全国之力,派出70万大军,包括最精锐的德械师,在上海与日寇展开历时三个月的淞沪抗战,不到90天,14位将军,25万战士阵亡。桂军穿着草鞋,长途跋涉两个多月赶到上海,投身抗战,三天不到6万多将士近乎全灭。湘军15个师9万多人几乎全部战死,从此世上再无湘军番号。负责掩护大部队撤退的东北军67军,中将以下全军殉国。担负阻击任务的川军20军两个满编师,撤退时已不足一个旅……</p><p class="ql-block">当一个国家倾尽全力,却仍然无能为力时,今天能想象吗?那时究竟有多绝望?在那个如此绝望的背景下,先辈们仍相信,我们民族是不会灭亡的,可是胜利又在何方?抗战初期的两年,中国军队已经牺牲上百万将士,大部分国土已经沦陷,先辈们用仅有的血和肉,做了能做的所有事情,甚至战到一兵一卒,无一人退缩。我们一直都知道先辈们的伟大,但大部分人也因为网上的神剧,低估了他们的伟大,有些抗战历史被人忘记,被人扭曲。</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永远铭记: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是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明天的繁荣昌盛需要我们共同创造。国防的强大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唯有不忘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唯有自强不息,才能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