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 构建生活化课堂——明德小学语文组举行“周周公开课”大教研评议课活动

绥德县明德小学

<p class="ql-block">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9月3日,学校语文组举行了“周周公开课”大教研评议课活动。本次活动通过深度研讨与专家引领,着力推动语文教学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型,让语文学习真正扎根生活、赋能成长。</p> <p class="ql-block">  活动第一阶段为组内评议课。语文组教师基于近期“周周公开课”的观摩实践,分年级段围绕课堂教学设计、目标达成度、学生参与状态等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评议过程坦诚务实,既有对教学亮点的充分肯定,也有对环节优化的建设性意见,充分展现了明德小学教师团队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与合作氛围。</p> <p class="ql-block">  活动第二阶段迎来了智慧引领的高潮。扬州市邗江区语文教学专家唐海燕带来了题为《把散文教学生活化》的专题讲座。她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出发,高屋建瓴地阐述了散文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她强调,教师需深刻把握教材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结构,在教学中巧妙地将“品词析句”与生活体验相勾连,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感知情感,并学会将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哲思迁移到自身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观察、回忆、联想具体可感的生活事物,深刻体悟文本内涵,实现“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构建起既有深度又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邗江区语文教学专家李思憓围绕《立足“读—品—练”,深耕低年级语文素养》进行了精准的点评与优化指导。李老师聚焦于朗读指导的层次性与感染力、词语理解的形象性与情境化、语言训练的实践性与趣味性等方面,提出了诸多行之有效的具体建议。她指出,低年级教学更要注重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夯实基础,将语言训练融入生活场景,激发低龄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其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而灵动的根基。</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副校长周娜对本次大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提升。她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与丰硕成果,并基于学校学情,为下一阶段不同学段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低年级应以“读(朗读感悟)、品(品词析句)、练(语言运用)”为核心切口,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与基本能力的培养;高年级则应以“生活化的体验”为关注点,强化文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与个人体验中深化思考、提升感悟、流畅表达,最终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p> <p class="ql-block">  本次“周周公开课”大教研评议课活动,是一次思想的碰撞、理念的更新、实践的导航。它不仅为全体语文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更明确了未来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方向。语文组全体教师将继续以育人为根本,以素养为导向,以生活为课堂,不断探索提升教学质量的新路径,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  撰稿:宋亚茸</p><p class="ql-block"> 摄影:语文组</p><p class="ql-block"> 审核:李树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