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font color="#ed2308"> 长安这几年不知道咋咧,每到夏天就热的一塌糊涂。今年更是过分,40度左右的高温接二连三,循环往复。为躲高温,8月3号,跟上时光团,开始了内蒙古10日的行摄历程。</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四 贝子庙</font></b></h1> <h1> 8月6号起了个大早,一个人提了个广角,去了贝子庙。</h1> <h1></h1><h1> 为啥叫个贝子庙呢?满头雾水的我查阅资料后才明白;贝子庙,蒙古语名“班智达葛根庙”,汉名“崇善寺”。<span style="color: inherit;">因当年主持修建此庙的是当地贝子巴拉吉道尔吉,而且是建在贝子旗,寺庙因此而得名。</span></h1> <h1> 贝子庙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历经七代活佛精修而成,共耗费白银174多万两。全庙共分五大殿,中为行政教务殿,两侧分别为拉布楞(活佛)殿,哲学殿,医务殿和天文数学殿。 周围还有十几座小殿和两千余间喇嘛住宅。</h1> <h1> 贝子庙是一座凝聚着蒙、汉、藏多民族文化艺术的古建筑瑰宝。寺内存有大量的反映蒙古民族历史和生活的壁画,是研究蒙古族史和民族艺术的宝贵史料。是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h1> <h1> 贝子庙我么敢多呆,赶回宾馆早餐后,10点多去了锡林郭勒博物馆。</h1> <h1><b>五 锡林郭勒博物馆</b></h1> <h1> 坐摄影大巴集体去了博物馆,下车后大家都直直走进博物馆。我见博物馆前面的广场很是宏大,就一个人先去广场转了两圈。</h1> <h1> 光线很强,已经不是拍照的最佳时段了。但我放不下建筑后面蓝天白云,还是快速移动着自己,尝试着不同角度拍摄。</h1> <h1> </h1> <h1> 拍完这几张后我才去博物馆,笨蛋的我没有找到博物馆的正门,转了半大圈才找到博物馆的北门。北门是出口,看到正气凛然的保安,我惶恐不安的溜了进去。生怕保安不让进,我还得再找正门。</h1> <h1> 正值学生暑假,博物馆也是挤挤嚷嚷,嘈嘈杂杂,没有了往日的宁静肃然。拍了这几张喜欢的油画就急忙退了出来。</h1> <h1> 又回到广场,补拍了几张后,买了瓶水,找了个阴凉处,一边美滋滋的品着,一边坐看云飞时。</h1><div><br></div><div> * * * * * * * * </div><div><br></div><h1> 下午两点半,要参加锡林郭勒那达慕大会了。这也是我这次来内蒙的主要目的。拍赛马,拍抢羊,拍射箭,拍歌舞不说。我最想拍的是,壮硕魁伟的内蒙摔跤手上场时,摇摆着八字步,晃动着光膀子,那种得意洋洋,舍我其谁的豪迈样。</h1><h1> 一路上我就眯着眼睛,幸福的畅想着那达慕大会的各种引人入胜的场面和情节。可是,可是到了现场彻底坏菜了。</h1><h1> 那达慕大会结束了。</h1><h1> 整个场地没有了车水马龙,帐篷林立,人声鼎沸,马声嘶鸣,连高音喇叭都没有了“喂——喂——下来是——”了,整个场地静成到了无人区。</h1><h1> 我顿时就像一个吹胀了的气球,被无情的钢针扎了一下,噗的一声,蔫瘪了下去。。</h1><h1> ——唉,坐在马路沿的我,想起了七八十年代,甘肃的麦客,手提着干粮,背上铺盖卷,胳膊弯夹着镰刀。风餐露宿,昼夜兼程,赶到关中平原。四下一望,麦子收完咧。</h1><div><br></div><h1> ——嗨,出门在外,啥事都能遇上,么啥,么啥。</h1><div><br></div><h1> 莫愁千里路 自有到来风</h1><h1><br></h1><h1> </h1><div><br></div><h1><br></h1><div> </div><h1>文字 摄影 后期: 山观月</h1><div><br></div><div><br></div><h1> 2025.09.03</h1><h1> </h1><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