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宁陵县第二实验小学</b></p><p class="ql-block"><b> 六年级语文组第一次教研活动</b></p> <p class="ql-block"><b>周次: 第1周 </b></p><p class="ql-block"><b>时间:2025.9.3</b></p><p class="ql-block"><b>主持人:魏冬云 </b></p><p class="ql-block"><b>地点: 六年级语文组</b></p><p class="ql-block"><b>参加人员: 六年级语文组全体成员</b></p><p class="ql-block"><b>教研主题: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及第一单元集体备课</b></p> <p class="ql-block"><b> 未觉三夏尽,时序已新秋。新的学期如期而至,为了更好地开展新学期工作,进一步帮助六年级语文组各位教师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的编写原则、结构体系、编排思路,教学建议以及探讨最佳的教学策略,9月3日,六年级语文组全新成员在办公室开展了第一次教研活动。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大家以饱满的精神面貌,站在新学年的起点,迎接新学期的到来。</b></p> <p class="ql-block"><b> 首先教研组长和所有学科组成员一起学习,并对全册教材进行多元化的解读和点拔:</b></p> 【整体认识】 <p class="ql-block"><b> 统编版教材尤其强调单元整体的主题思想和学习目标。结合教材特点,大家对课文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深入思考和交流。我们认为:教材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所以要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并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汲取语文学科知识,体会语文学习快乐,提升核心素养。本册共有八个单元,分别是阅读策略、习作小说、人物描写和四个常规单元。课文有28篇,包括8篇古诗文和9篇略读课文。其次,4个口语交际,8次习作,7个语文园地,1个快乐读书吧,综合性学习散落在教材当中。</b></p> 【整体阅读建议】 <p class="ql-block"><b>1、读懂单元导读中的语文要素,明确基本的学习要求和单元教学目标。</b></p><p class="ql-block"><b>2、课文课后思考练习、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中的栏目与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建立联系。</b></p><p class="ql-block"><b>3、在考虑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教学时,要重视其相对的独立性。</b></p> <p class="ql-block"><b> 通过本次教材分析,老师们不仅熟悉了教材,了解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还明确了本学期语文教学教学工作的重点以及新学期努力的方向,相信在接下来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们的教学思路会更加清晰,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b></p> 【第一单元教材说】 <p class="ql-block"><b> 在单元集体备课中,大家针对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进行了研讨,并利用团队的智慧,提供了在单元解读中有效、具体、实用的教学意见和策略。</b></p> 【单元主题】 <p class="ql-block"><b>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3篇精读课文和《花之歌》1篇略读课文组成。《草原》描写了大草原的自然风光美和草原人民热情迎客;《丁香结》描写了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园里、作者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态;《古诗词三首》分别描写了建德江、望湖楼、黄沙岭的不同时段的自然景观;《花之歌》写出了花的生存空间以及所作出的贡献和高尚的追求。习作《变形记》以《花之歌》为例,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变形后生活的世界将发生怎样的变化,重点是把自己想象成石子儿、路灯等另外一种东西,并用一种新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世界,记下有意义的见闻。语文园地学习对比阅读,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和好处,感知分号的作用和用法,理解积累古诗《过故人庄》。</b></p> 【单元重点】 <p class="ql-block"><b>1、感受课文中丰富的想象,深入理解内容。本单元的每篇课文都意蕴深厚,令人回味,要想深入理解课文,朗读是关键,只有朗读才能逐渐感受到自然景观的奇妙和关好大草原的碧绿与辽阔、草虫世界的奇妙、古诗中描述出的自然画卷,花之歌的丰富内涵,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b></p><p class="ql-block"><b>2、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让学生讨论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了解课文之所以如此生动,是因为作者不但运用了丰富的想象,而且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学生应该由此受到启发,把这些方法自觉运用到习作中去,用感悟充实想象的空间,要将自己的变形与生命感悟融为一,无“感”则无“悟”,无“悟”则想象毫无价值,想象的价值,在于化“感”为“悟”,化情为理。</b></p> 【单元目标】 <p class="ql-block"><b>1、会写24个字,能够正确、规范书写39个词语。</b></p><p class="ql-block"><b>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相关段落。</b></p><p class="ql-block"><b>3、感受课文中丰富的想象,深入理解课文内容。</b></p><p class="ql-block"><b>4、展开想象,把习作的重点部分写详细。</b></p> <p class="ql-block"><b> 教研活动中,大家积极参与到活动讨论中,最后教研组长总结:指出在平时的教研中要强化教师单元备课意识,要注意单元教材编排体系的联系和发展,把握语文要素在单元教学中的有效落实。她旁征博引,善诱循循,从“集体备课”、“教学实践”、“集体评课”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将理论的深度和实践的平实高度融合,为大家指明了集体备课的方向,让参会的教师对集体备课的要求有了真切的深度触摸,大家共研共学,且思且行!</b></p> <p class="ql-block"><b> 一次教研,一段成长,一片温暖,芬芳了人心,烂漫了时光。回头有一路的故事,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清晰的远方。在大家的愿景里,我们追寻在语文课程的星河里,走在一起,一起向前走,必将满载而归。</b></p> <p class="ql-block"><b> 星光不负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新学期,新起点,新征程。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竞者胜。宁陵县第二实验小学全体全体教师将以梦想与热爱为根基,以奋斗与执着为养料,谱写属于二实小的教育新篇章!</b></p> <p class="ql-block"><b>统筹:邓振杰</b></p><p class="ql-block"><b>策划:李瑞芳</b></p><p class="ql-block"><b>审核:石先锋</b></p><p class="ql-block"><b>编辑:魏冬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