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沽散笔》(314):生活在标语的海洋里……

衔泥斋主人(胡光)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美篇号:19022656</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津沽散笔》(314):</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生活在标语的海洋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最早的记忆,大约是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末期,我刚上小学,认识几个字,正赶上宣传“三面红旗”……那个时候大街小巷,都是写满“总路线万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的标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曾和大人们登梯上房,敲锣打鼓、摇旗呐喊驱赶惊慌失措的麻雀;和同学们处心积虑到处捡废铁支援大炼钢铁;在天津老城厢我家居住的罗底铺胡同,居民们去19号孟家大院,在那里的西南角人民公社集体大食堂就餐,每顿饭要排队大几十分钟,不到一个月难以为继做鸟兽散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上述经历,我都真实记录及形象再现在拙作长篇传记小说《白楼梦》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万岁未遂,几十年之后,不仅“人民公社”早已烟飞灰灭、土地早已个人承包,有的被种田大户兼并,“大跃进”时期的亩产十余万斤的虚假泡沫也成为历史笑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标语口号的鼎盛年代是在“文革”时期,与“红宝书”“忠字舞”“语录歌”“批判会”齐名的是红色标语,公共场所、大街小巷目及所处,是革命标语的海洋……那个时候,工业生产领域的某些行业,比如油漆厂、造纸厂、印刷厂如日中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文革”结束之后至今的近半个世纪以来,“标语”方兴未艾,这些都在我们的视野里与身边,公共场所、大街小巷、高楼大厦、居民社区、单位会议室标语琳琅满目,毋庸赘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多少年来,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中华文化”,我觉得我们的“标语”也应当归结到这个范畴,形成我们在世界范围内的一大特色。殊不知,当年我们的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解放军走到哪里,都要把宣传标语张贴在哪里……革命“标语”,曾几何时已经是我们的伟大理想的外在形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的标语,文字简练、概括性强、意义鲜明、容易记忆,成为政治宣传鼓动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重要形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退休之后,我曾经因为与孩子们团聚,多次并在连续累计近三年的较长日子里,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在耳闻目睹很多新奇的事物之中,陡然发现:无论在繁华的市中心,还是在郊外居民居住的社区里,从来没有看到过标语,有的只在美国人民上街集会游行场景之中看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据一些亲朋好友们讲述,他们旅游在其它西方发达国家里,标语口号之类,也极为鲜见,这就引起我的思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不相信西方发达国家不讲意识形态,但是为何在运用标语口号的形式上及出现概率上,与我们有极大反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思考比较之后,我觉得大约有以下几点因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西方发达国家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的宣传教育主要存在于宗教里,宗教信仰几乎涵盖绝大多数公民之中,这从我儿子家居住的社区附近,有很多的大小教堂、教堂有很多宗教(传教、慈善、文艺娱乐)活动,就可以窥见一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的社会制度与我们截然不同,实行执政党竞争轮换,国家和政府领导人,需要定期选举换届,各个党派及届别都有些不同的治国理政的理念,反映这些内容的标语口号不容易固定统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三,我们习惯于用标语口号实现“显性”教育,西方发达国家更重视把一些标语口号的理念,用制度设计达到“隐性”规训目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不同的宣传教育,内容不同,观念有别,成本各异,各有各的优势与不足,应当相互学习借鉴。需要注意的是,宣传教育标语,一定要在内容上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切忌空洞和形式主义的八股。我曾在一个搪瓷缸上看到一条标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梁北乡计生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该扎不扎房屋捣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该流不流扒房牵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上吊给绳,喝药给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一幅当年宣传计划生育的标语口号,堪称八卦,缺乏人性,颇为荒谬……再诸如“大跃进”和“文革”时期的某些标语,不符合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因而不应当重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生活在标语口号的海洋里,也生活在为标语口号体现的理想努力奋斗的社会实践中,祈愿标语口号与我们坚实的前进脚步共振同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于网上选择了一些不同时期的标语口号附后,值得深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于2025年9月3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