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保定参观总督署

俏夕阳 48196391

2025年8月31日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23日,我们旅行来到了最后一站,河北省保定市参观总督署。</p> <p class="ql-block">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历史,爸爸特意给孩子们租了讲解器,眼镜看到哪里,后面戴在耳朵上的讲解器就讲什么,非常先进!</p> <p class="ql-block">走进总督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耸的红色大旗杆,大旗杆是官衙等级的标志,上面还有一个可以站人的四方形平台,谁在任就用一面旗帜挂在上面,最初是用水泥浇铸的。在1920年曹锟当政时曾经重修旗杆高达33.6米,成为全国最高的旗杆。现为重新修立起来的。</p> <p class="ql-block">穿过门廊,步入总督署的主殿,红色的墙壁与精美的彩绘梁柱让人眼前一亮。正中央悬挂着“直隶总督署”的牌匾,下方是深色的门框,两侧点缀着红色的装饰,整个空间庄重而典雅,仿佛能感受到当年总督在此处理政务的威严。</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一座写着“公生明”三个大字的牌坊矗立眼前,这是一个警示做官要清正康洁的警示牌坊。</p> <p class="ql-block">牌坊背面还有尔奉尔祿民脂民膏下民易上天难欺。都是提醒为官之人要处处体恤民众,若负民众,上天不容!</p> <p class="ql-block">门口挂着一块写着“旗镇冀门”和“宣勤笃祜”的牌匾,这是皇帝亲笔御题之匾额。背景是红色的木制结构,几位游客站在门口拍照,仿佛在记录这段历史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这是为总督立的功德碑</p> <p class="ql-block">这是总督府的大堂,背后是大幅画,太阳代表皇帝,海浪代表百姓,仙鹤为总督。</p> <p class="ql-block">一块介绍大堂的展板提到,大堂始建于明朝初年,后改为直隶总督署大堂,是封建社会官衙权威的象征,用于总督拜牌迎旨、举行重大政务活动。展板上的文字让我对这座建筑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一块黑色的牌匾上刻着金色的汉字,内容涉及官吏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廉洁公正的重要性。牌匾的边框有精美的花纹装饰,整体设计庄重典雅,让人感受到古代官员的责任与担当。</p> <p class="ql-block">这是历任总督一览表,比较知名的有李卫,刘墉,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其中袁世凯做了二十五年总督,除了总督正常公务外,他还兴办了军务,洋务运动,购置了军舰等。</p> <p class="ql-block">官服上的等级标志</p> <p class="ql-block">在展厅的一角,一段关于洋务运动的文字吸引了我的注意。展板上提到了曾国藩和李鸿章,他们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推动中国生产力的发展。虽然洋务运动有其局限性,但它在推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抵制外国资本经济输入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p> <p class="ql-block">另一块展板则介绍了曾国藩在任直隶总督期间整顿官场风气的故事。他深入考察直隶吏治,发现积案众多,于是下定决心清理积案,展板上还展示了他提出的“六戒”,至今读来仍令人深思。</p> <p class="ql-block">一块介绍警政历史的展板标题为“始办警政”,下方有英文翻译。展板上有一张袁世凯的黑白照片,旁边还有对其生平的简要介绍。展板还包含一张警察队伍的合影,以及一段关于警政初创期的文字说明,让我对那个时代的治安管理有了新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展厅中还有一块关于直隶高等审判厅的介绍,展板上有两张黑白照片,一张是审判厅的建筑,另一张是刑事法庭开庭的情景。文字部分详细说明了审判厅在司法制度演变中的重要性,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法制建设的艰辛历程。</p> <p class="ql-block">一块介绍“总督治军”的展板内容涉及清朝时期直隶总督对军队的管理与改革,包括绿营裁改的历史背景和具体措施。展板上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和一位身穿传统服饰的官员画像,让我感受到那个时代军队改革的艰难与必要。</p> <p class="ql-block">在另一处展板上,我看到了关于孙嘉淦的介绍。他在乾隆年间担任直隶总督时,上奏“三习一弊”疏论,指出君主的“三习”和“一弊”,言辞犀利,令人敬佩。展板上还展示了他的一些手稿,字迹工整,透露出他的严谨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总督风云”展板前,我驻足良久。展板背景为蓝色,文字为金色,介绍了清朝时期的总督,他们忠诚直谏,在抵抗侵略和自强运动中表现突出。展板下方还有英文翻译,让我对这些历史人物有了更全面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一块介绍直隶总督职责的展板详细描述了清朝前期和末期总督的主要任务,强调了他们在保卫国家主权和抵抗侵略中的重要角色。展板背景为蓝色,文字清晰,突出了历史背景和人物事迹。</p> <p class="ql-block">展厅中还有一幅描绘金黄色稻田的画作,农民们在田间劳作,有的弯腰收割,有的搬运稻谷,整个场景充满了繁忙与丰收的氛围。这让我想到,直隶地区作为京畿重地,农业经济的稳固对整个国家的稳定至关重要。</p> <p class="ql-block">一块介绍清代直隶传统经济的展板提到,直隶地区平原广阔,适合种植多种农作物,交通便利,促进了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繁荣。然而,旱涝频仍、兵戈屡起是直隶长久存在的问题,历任总督均注重治理河道、兴修水利、劝课农桑,从而使农作物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商品经济迅速发展。</p> <p class="ql-block">展板上还介绍了电报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从1877年到1906年间,电报线路的建设、电报局的成立等重要事件,让我感受到那个时代通信技术的进步对国家治理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展厅中还有一只锈迹斑斑的邮筒,顶部有一个圆形的投递口,侧面刻有“1889”字样。它静静地伫立在展柜中,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通信故事。</p> <p class="ql-block">一座传统的中式建筑门前挂着四个红色菱形牌匾,分别写着“安”、“民”、“阜”、“物”,背景是绿色的门板,门的上方有精美的雕刻和彩绘。门前有一盆大型的棕榈植物,周围是灰色的石砖地面,整体氛围宁静古朴。</p> <p class="ql-block">李鸿章亲笔书写的对联</p> <p class="ql-block">小孙子在展板前观看。</p> <p class="ql-block">两个孙子在看书</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总督府感受颇深,在182年间历经74位总督99次任职,在统辖直隶,拱卫京师安全掌管军政事务,兼管长芦盐政与河道,总督们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在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有李卫,刘墉,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朝廷重臣更是功不可没。“一部总督府半部清史写照”,尤其是几个牌坊上都写着为官要清正廉明的励志铭,更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更是一个鞭策。代孩子们到此参观也让他们了解历史增长知识。</p> <p class="ql-block">我和小孙子在总督府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入住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我们又来到总督府对面的“莲花池公园”游玩,莲花池公园以荷花著称,现荷花己开过,但景色还是很美的。</p> <p class="ql-block">两个小孙子在假山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状元廊”牌坊前,面带微笑,显得非常开心。背景是茂盛的绿色植物和一些石雕,整个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我与大孙子在荷花池前面合影。</p> <p class="ql-block">妈妈与两个儿子</p> <p class="ql-block">我与两个孙子</p> <p class="ql-block">小孙子给我在直隶图书馆门前拍照,照的还不错吧!</p> <p class="ql-block">这是乾隆皇帝赐字,为莲花池公园的镇园之宝</p> <p class="ql-block">到了保定一定要吃“驴肉火烧”美美的吃上顿,然后打道回府。</p> <p class="ql-block">  八天的旅游结束了,游了沧洲,淄博,青岛,东营,保定开了眼界,吃了美食,下海洗了海澡,参观了展览,涨了知识,真是一趟快乐的旅行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