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胜利浙江受降纪念馆位于富阳区银湖街道宋殿受降村,该厅不仅是中国战区浙江及福建厦门受降区与日军投降接洽的唯一地点,更是抗战胜利后全国16个受降点之一,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1945年9月4日,侵浙日军在宋殿村举行投降仪式,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富阳县长新乡被更名为受降乡,并扩建为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展馆面积2300平方米,分为地下一层、夹层和地上一层,除了展馆核心区,还建有影视厅、活动教室、集会广场等。地下展厅陈列了近200幅历史照片和实物,还原了受降仪式场景。</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出口处还建有8米高的钟楼,设置警世钟一口,寓意警钟长鸣。</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建筑风格以大块条石为主,整体呈现庄严肃穆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 抗战期间,浙江军民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抗日战争胜利浙江受降纪念馆的建立,旨在揭露侵华日军在浙江犯下的严重罪行,记载浙江军民浴血抗战的悲壮历史,讴歌浙江抗战的英勇事迹,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以铭记历史,警示后人, 珍爱和平、开创未来。</p> <p class="ql-block"> 1931年9月18日,日本开始侵占中国东三省。1936年11月,日本与德国、意大利等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的抗战拉开了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次日,日机就对浙江实施狂轰滥炸,11月5日凌晨,日军在杭州湾北岸的全公亭、金山卫、曹泾镇等地同时登陆后,兵分两路,一路北上进攻上海,一路西进侵湖州,经长兴进犯南京。</p> <p class="ql-block"> 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日军分三路南下杭州,24日攻陷杭州。至1937年底,形成了敌我隔钱塘江对峙的局面。1940年1月22日,日军偷渡钱塘江,侵入萧山县城,并分三路继续南窜,结束了隔江对峙的局面。为封锁浙江沿海,掠夺主要港口的战略物资,1941年4月中旬,日军发动了宁绍战役。17日攻陷绍兴,20日攻陷宁波。至此,以绍兴、宁波为中心的萧甬线两侧国土全部沦陷。1942年5月,日军发动浙赣战役,一度打通浙赣铁路全线,继而窜犯温州、丽水等地区,后因兵力不足,劫掠大批财物后撤离,退踞金华。浙赣铁路金(华)萧(山)线两侧,宁波至东阳公路以北大片地区陷于敌手。1944年6月,日军又发动了龙(游)衢(州)丽(水)温(州)作战,再度攻陷龙游、衢州、丽水。9月9日占领温州。</p> <p class="ql-block"> 日军在侵略占领过程中,不断制造惨案,给浙江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根据权威调研数据,抗日战争时期浙江省军民伤亡总计约40.5万人,其中平民直接伤亡31.4万人,财产损失按1937年法币值计算约30亿元,灾民达500万人。</p> <p class="ql-block">直接损失:</p><p class="ql-block"> ●房屋损毁176万间,禽畜损失187万头,船只损毁7.5万艘;</p><p class="ql-block"> ●金华地区社会财产损失1.83亿元,居民财产损失2.04亿元(1940年代法币值)。</p> <p class="ql-block">经济破坏:</p><p class="ql-block"> 日军掠夺萤石矿等资源,砍伐树木超1000万棵,蚕丝业、渔业等遭受系统性摧毁。</p> <p class="ql-block"> 人口总体伤亡:浙江省作为日军侵略重灾区,军民伤亡总数达405,125人,其中平民直接伤亡313,788人。细菌战导致约6万人死亡,数十万人受伤,涉及8个市、30个县。</p> <p class="ql-block">典型案例:</p><p class="ql-block"> ●衢州细菌战造成39,938人死亡;</p><p class="ql-block"> ●金华地区伤亡29,106人;</p><p class="ql-block"> ●海盐县人口较战前减少28,527人(下降13.8%)。</p> <p class="ql-block"> 开明街鼠疫 : 1940年10月27日下午2时许,日军飞机在宁波市区空投染有鼠疫杆菌的跳蚤、麦粒、粟米、面粉。两天后,开明街以东、中山东路以南、太平巷以西、开明巷以北5000余平方米域内暴发鼠疫。至12月6日,市民感染而死135人。为铲除疫源,烧毁疫区内115户居民的137间街</p> <p class="ql-block"> 沸水锅: 侵占宋殿的日军惨无人道地用这样的锅烫煮抗日志士和当地百姓。</p> <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12月24日,富阳县城沦陷。随即日军第22师团35联队第3大队移驻宋殿村,其中一个中队的队部就设在宋作梅家里(后被修建为受降厅)。之后宋殿成为日军江北指挥所,日军在宋殿大肆修筑防御工事,在沦陷区实行法西斯统治,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在村南挖坑,把无辜遭到杀害的数以千计的中国同胞抛在坑里,史称“千人坑”。</p> <p class="ql-block"> 炸毁钱江桥 :钱塘江大桥全长1453米,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为支援上海抗战,为上海、杭州等地撤退物资、疏散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此时日军逼近杭州,为了阻滞日军利用钱塘江大桥南侵,12月23日下午,桥梁设计师茅以开忍痛将通车仅3个月的钱塘江大桥炸毁。</p> <p class="ql-block"> 衢州保卫战: 浙赣战役中,日军在攻陷金华、兰溪后,集重兵攻衢州。1942年5月27日至6月7日,国军与占优势的日军在衢州展开激战,击毙伤日军18000余人,同时也付出伤亡2200多名官兵的代价。</p> <p class="ql-block"> 1938年3月16日,空军轰炸员吴复夏、射击手虞卫民、驾驶员王景常驾机轰炸被日军占领的笕桥机场。炸毁敌机11架,仓库4座,炸死日军20余人。返航时在富阳上空突遭敌机截击, 空战中除王景常跳伞后被新登炉头村村民所救,吴和虞壮烈牺牲。图为吴复夏像。</p> <p class="ql-block"> 中共浙江省委的成立和浙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1938年5月,中共浙江临时省委成立。9月,转为正式省委。1939年7月,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省委建立后,建立健全各级党组织,壮大党员队伍,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p><p class="ql-block"> 1941年5月起,新四军军部和第一师、第六师陆续派干部和武装力量抵达浙东,和当地党组织、抗日武装一起开展创建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斗争。至1945年9月,以四明山为中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逐渐巩固和扩大,发展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全国19块根据地之一。1944年12月,新四军一师南下浙西。1945年1月,成立新四军苏浙军区,开辟了以天目山为中心的浙西抗日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 浙东抗日根据地: 从1941年5月至1945年8月底,历经大小战斗643次,克复南汇、上虞2座县城,攻克大小据点110余个,毙伤俘敌伪官兵9000多人,浙东抗日武装发展到10000多人。</p> <p class="ql-block"> 天目山演讲: 1939年3月,周恩来在西天目禅源寺向浙西行署军政人员、政工队员、干训班学员和浙西临时中学师生等约1500人发表《抗战的现状与展望》演讲。宣传抗日形势,高度评价浙江抗战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号召大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起来争取抗战胜利。</p> <p class="ql-block">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形成了以美、英、苏、中为核心的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同盟国之间互相配合,彼此支援。从1942年开始,浙江省地方当局和广大军民多次营救、接待和护送盟军飞行员和战俘。</p><p class="ql-block"> 1942年4月18日、美军16架轰炸机在队长杜利特尔的率领下。空袭了日本。返回浙江衢州机场时,由于与地面失去联系,飞行员被迫跳伞,其中6架飞机在浙江境内坠落,有24人获得了浙江军民的救助。</p> <p class="ql-block"> 1945年1月21日,美国驻华空军第十四航空队中尉驾驶员托勒特(中)驾机空袭上海日军据点时,负伤跳伞,为淞沪支队营救,送至四明山梁弄陆空战地勤务总部养伤。图为托勒特伤愈归队,临行前与浙东游击队领导人刘亨云、何克希、谭启龙、张文碧(从左至右)合影。</p><p class="ql-block"> 驻华美国陆军陆空战地勤总部临海办事处主任柯克斯上尉,为托勒特伤愈归队一事函谢何克希。</p> <p class="ql-block">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同盟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共同对抗法西斯的侵略。经过开罗、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等会议,对战胜法西斯和战后的安排达成共识。1943年9月8日,意大利宣布投降;1945年5月9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向同盟国签字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了完全胜利。</p> <p class="ql-block">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p> <p class="ql-block">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蒋介石委任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负责中国战区内接受日军投降事宜。何应钦发布命令,将中国战区划分为16个受降区,指定了各受降区的受降主官和日军的投降代表。</p> <p class="ql-block"> 日军在南京签署的投降书</p> <p class="ql-block"> 8月21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代表到湖南芷江洽降。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9月11日﹣10月25日,中国各主要受降区先后举行日军投降仪式,128万余日军向中国缴械投降。</p> <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富阳县长新乡宋殿村被指定为侵浙日军向中国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前进指挥所接洽投降的地方。纪念馆以“受降厅”为核心扩建而成,该厅原为地主宋作梅宅院中的厅堂。为纪念此重大历史事件,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富阳市人民政府修复受降厅并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1945年9月4日和5日,日方133师团洽降代表到该村宋作梅宅第与中方接洽投降事宜。</p> <p class="ql-block"> 接受侵浙日军投降的受降主官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日军的投降代表为侵占杭州的第133师团师团长野地嘉平,投降地点为杭州。1945年9月4日下午,野地嘉平派师团参谋长樋泽一治,率随员到富阳县长新乡宋殿村,向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战区前进指挥所主任韩德勤、第三战区参谋长张世希、浙江省政府主席行辕主任贺扬灵、国民党浙江省党部主任委员罗霞天接洽投降。5日上午,韩德勤将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致野地嘉平的第四、第五号备忘录令樋泽一治转交。9月15日,顾祝同在杭州向日军第十三军司令官松井久太郎的代表第133师团师团长野地嘉平发布投降命令,令日军缴械投降。</p> <p class="ql-block">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同盟国根据《波茨坦公告》惩处战犯的规定,决定设立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甲级战争罪犯进行审判,乙级和丙级战争罪犯则由各盟国军事法庭自行审判。</p> <p class="ql-block"> 1946年5月3日﹣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审判东条英机等28名甲级战犯。42页的起诉书,列数了被告所犯的反和平罪、战争罪和反人道罪等罪行。长达1231页的判决书,揭露和裁定了日本战犯在策划、准备和发动对中国和亚洲、太平洋战争中所犯的罪行。判处东条英机等7名战犯绞刑,荒木贞夫等16名战犯无期徒刑。1948年12月23日,东条英机等在东京巢鸭监狱被执行绞刑。</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2月25日﹣-12月30日,苏联滨海军区军事法庭在伯力城(哈巴罗夫斯克),对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违反国际法,研制并使用细菌武器的日本关东军总司令山田乙三等12名战犯进行了审判。</p> <p class="ql-block"> 1945年11月6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在南京、上海、北平、汉口、广州、沈阳、徐州、济南、太原、台北等地成立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日本的有关战犯进行逮捕和审判。据统计,中国除提交给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33名战犯外,共颁布15批计1575名战犯、2014名嫌疑犯。共有167名被判处有期徒刑、41名被判处无期徒刑,谷寿夫、田中久一、田中军吉、向井敏明、野田毅等110名被判处死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对在押的日本战犯进行审判。1956年4月2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处理在押日本侵略中国战争中犯罪分子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分别在沈阳和太原开庭,对在押日本战犯进行了公开审判。判处铃木启久等45名战犯8年至20年的有期徒刑,对1017名罪行较轻、悔罪态度较好的战犯以宽大处理,宣布不予起诉,释放回国。</p> <p class="ql-block"> 浙江籍全国抗战英烈</p> <p class="ql-block"> 1995年,富阳市人民政府对宋作梅宅院作了整修,称之为“受降厅”,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防教育,受降厅于2005 年11月,被中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富阳受降纪念馆乘坐地铁6号线往桂花西路方向,在受降站下车,出站后步行约600米即到。</p> <p class="ql-block"> 资料拍摄于: 抗日战争胜利浙江受降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拍摄时间: 2025年7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