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给新源社区讲课</p> <p class="ql-block">纪念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给新源社区讲课</p><p class="ql-block"> 孙卓清</p><p class="ql-block">同志们:</p><p class="ql-block"> 首先感谢龙华区新源社区党委在上午刚收看完天安门九三大阅兵后下午就邀请我来这里讲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课!下面我从以下五个方面给大家讲讲这段历及其我们应吸取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当九月的阳光洒在卢沟桥的石狮上,当和平鸽掠过南京城墙的弹痕,我们不仅要问: 八十年前那场决定人类命运的战争,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精神遗产?202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让我们共同回望那段用鲜血铸就的岁月,聆听历史深处的回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 这场持续14年的伟大战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卫国战争,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炮声,到1945年东京湾的投降书的签署,中国人民以3500万军民伤亡的惨重代价,为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回望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缅怀先烈,更是为了从历史中吸取力量,开创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今天的宣讲我将从五个维度,带你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p><p class="ql-block">一、历史背景: 东方战场的黎明</p><p class="ql-block">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郊外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却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即炮轰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这一事件不仅是日本大规模侵华的开端,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枪”。英国军史家安德鲁. 罗伯茨在《二战史》中写道: “中国战场如同一个巨大的吸盘,始终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使其无法投入其他战场。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从独自苦撑到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始终站在抗击法西斯的最前线。美国战略家马歇尔曾评价: “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为盟军赢得了宝贵的战略准备时间。”</p><p class="ql-block">二、重要战役: 血铸长城的史诗</p><p class="ql-block"> 1937年9月13日,中国军队在闸北八字桥打响了抗战第一枪,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率“八百壮士”死守四行库,女童子军杨惠敏冒着生命危险泅渡苏州河献旗。这场持续三个月的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为沿海工业内迁赢得了宝贵时间。</p><p class="ql-block"> 抗战期间的重要战役包括以下十三大战役,这些战役在战略防御和相持阶段发挥了关作键用。</p><p class="ql-block">1、淞沪会战(1937年8月一11月): 中日双方投入约100万兵力,中国军队以伤亡33万人的代价歼灭日军6万人,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p><p class="ql-block"> 2、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 日军以20万军队进攻,南京轮陷后制定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30余万军民遇难。</p><p class="ql-block"> 3、大原会战(1937年9月一11月): 包括平型关战役(八路军首胜,后面要讲到)和忻口会战,国军损失10余万人,日军伤亡约3万。</p><p class="ql-block"> 4、徐州会战(1938年1月一5月): 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歼敌1.6万,取得重大胜利。1938年春天的台儿庒,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英雄的血。当日军坦克碾过残垣的断壁时,中国士兵抱着集束手榴弹冲向铁甲;当阵地失守时,敢死队员在腰间捆满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这场血战歼敌1万余名,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5、武汉会战(1938年6月一10月): 日军投入35万兵力,中国军队伤亡40万,但迫使抗战进入相持阶段。</p><p class="ql-block"> 6、上高会战(1941年3月一4月): 中国军队以伤亡2万代价歼敌1.5万,被称为最精彩一战。</p><p class="ql-block"> 7、长沙会战(1939年一1942年): 三次会战共歼敌10万以上,迟滞了日军南进步伐。</p><p class="ql-block"> 8、缅北滇西战役(1943年一1945年): 孙立人将军率远征军击毙日军5万余人。</p><p class="ql-block"> 9、百团大战(1940年8月一12月): 八路军在华北主动出击,击毙日军2.5万,破坏了日军的“囚笼政策”。</p><p class="ql-block"> 10、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25日): 为配合第二战区防御作战,八路军115师在山西灵丘县平型关设伏,首次集中较大兵力伏击日军板垣师团第21旅,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几十辆辎重,缴获大量物资,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p><p class="ql-block"> 11、夜袭阳明堡(1937年10月19日): 八路军129师769团在山西代县突袭阳明堡机场,以手榴弹炸毁24架敌机,歼灭日军100余人。</p><p class="ql-block"> 12、雁门关伏击战(1937年10月18一21日): 八路军120师716团在雁门关石头沟设伏,切断日军大同至忻口的补给线,击毁日军汽车数十辆,毙伤敌500余人,大大减轻了太原会战的压力。</p><p class="ql-block"> 13、湘西会战(1945年4月一6月): 中国军队取得雪峰山大捷,为抗战最后胜利奠基础。</p> <p class="ql-block">三、英雄人物: 民族精神的丰碑</p><p class="ql-block"> 1、抗战英烈永垂不杇</p><p class="ql-block"> 赵一曼: 东北抗日联军女英雄,被捕后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临刑前高呼“未惜头颅新顾国,甘将热血沃中华”。</p><p class="ql-block"> 扬靖宇: 东北抗联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冰天雪地中孤身与敌周旋数昼夜,牺牲后日军发现他的胃里只有棉絮与草根。</p><p class="ql-block"> 张自忠: 抗战中牺牲的国民党军最高将领,枣宜会战中身中数弹仍高呼杀敌,践行了“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枯,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的誓言。</p><p class="ql-block"> 2、国际友人的无私援助</p><p class="ql-block"> 白求恩: 加拿大共产党员,率领医疗队支援中国抗战,在救治伤员时不幸感染牺牲,毛泽东称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p><p class="ql-block"> 陈纳德与飞虎队: 美国志愿航空队在中国战场与日军浴血奋战,开辟了著名的“驼峰航线”,为抗战运送了大量抗战物资。</p><p class="ql-block"> 柯棣华(印度人): 加入八路军医疗队,救治前线伤员,最终因癫痫病病逝于抗日前线。</p><p class="ql-block"> 史迪威(美国人): 作为中国战区参谋长,推动国际援华物资分配并支持中共抗战。</p><p class="ql-block"> 饶家驹(法国人): 在中国上海设立难民营,屁护大量弧儿和难民避免遭日军杀害。</p><p class="ql-block"> 中西功(日本人): 潜伏敌营为中共传递大量有价值情报。</p><p class="ql-block"> 这些国际友人的行动体现了跨越国界的人道主义精神,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p class="ql-block">四、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其意义深远且多维。核心意义体现在四个方面: 彻底粉碎日本殖民野心、促进民族大团结与抗战精神形成、推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民主主义革命基础。这些成果共同重塑了中国国际地位与民族命运。</p><p class="ql-block"> 1、主权与民族尊严的捍卫</p><p class="ql-block"> 粉碎殖民图谋: 通过14年浴血奋战,中国首次取得近代史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收复台湾等失地(原先日本占领),终结了日本“大东亚共荣圈”计划。</p><p class="ql-block"> 洗刷民族耻辱: 扭转了鸦片战争以来屡战屡败的局面,成为废除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关键转折。</p><p class="ql-block"> 2、民族凝聚力的升华</p><p class="ql-block"> 抗战精神的形成: 全民族统一战线展现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这种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核心组成。</p><p class="ql-block"> 社会结构变革: 战争动员打破了地域与阶层隔核,为后续建立人民政权创造了社会条件。</p><p class="ql-block"> 3、国际影响力的彰显</p><p class="ql-block"> 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牵制日军主力达76%,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爆发,成为同盟国战略协同的重要支点。</p><p class="ql-block"> 国际秩序重塑: 中国以四大国身份参入联合国创建,首次获得大国地位认可。</p><p class="ql-block"> 4、革命进程的加速</p><p class="ql-block"> 政治力量对比变化: 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赢得民众广泛支持,军队从5万发展到120万,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积蓄了力量。</p><p class="ql-block"> 理论实践验证: 毛主席的持久战战略和人民战争思想的有效性,为后续解放战争提供了成功范式。</p><p class="ql-block">五、当代启示: 传承精神,开创未来</p><p class="ql-block"> 1、坚持爱国主义教育</p><p class="ql-block"> 根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我们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广泛开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p><p class="ql-block"> 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组织推出爱国主义教育精品出版物,广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我在由教育部主办的《素质教育》杂志2025年第3期上发表了一篇《让毛泽东思想教育重回学校》的文章,主要是基于百年教育思想史的考察与新时代创新写的,在这篇文章中提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要凝聚起家庭、学校、社会的磅礴合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新时代的阳光下茁壮成长,让教育之光点亮民族复兴的星辰大海。</p><p class="ql-block"> 2、弘扬抗战精神</p><p class="ql-block"> 抗战精神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一是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二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三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四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拨的必胜信念。中国人民正是因为有这永截史册的抗战精神,才前扑后继坚持抗战14年取得了最后胜利。</p><p class="ql-block"> 3、维护世界和平</p><p class="ql-block"> 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我们要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p><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 同志们:</p><p class="ql-block">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中国的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是一部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壮丽史诗,是一座永远矗立在中华民族心中的精神丰碑。</p><p class="ql-block"> 站在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font class="meipian-red">不忘初心、牢记使命</font>,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檞奋斗!</p><p class="ql-block"> 最后,让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共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让我的从历史中吸取智慧,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