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教师节 弘强国志2025】 三尺讲台育桃李 退休逐梦续华章——黄海容老师的“教育人生三部曲”

吕道宁

<p class="ql-block">昵称:吕道宁</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655276</p><p class="ql-block">图片:黄海容老师提供</p><p class="ql-block">音乐:感恩的心</p> <p class="ql-block"><b>○宁哥笔下人物风采录之十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尺讲台育桃李 退休逐梦续华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黄海容老师的“教育人生三部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吕道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东莞教育界,有这样一位将热爱与事业、生活完美融合的地理教师——黄海容。34年教龄,22年班主任经验,从肇庆山区走出的她,用勤奋改写命运,以热爱点亮教育之路;退休后,她未停下逐梦的脚步,深耕家庭教育、活跃于老年大学讲台,用行动诠释“终身学习”与“人生价值”的真谛,更以独特的人生智慧,成为无数人成长路上的引路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一部曲:破茧成蝶——从山区女孩到地理名师,热爱为灯照前路</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67年6月,黄海容女士出生在广东肇庆一个偏远的山区农村。彼时物资匮乏,温饱尚成难题,更让她揪心的是父亲“重男轻女”的观念——在父亲眼中,女孩只需读完小学便该回家干活,家中有限的教育资源,要优先留给两个弟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年幼的黄海容暗下决心。她格外珍惜课堂上的每一分钟,课上认真听讲,课下熬夜刷题,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这份对知识的渴望,被母亲看在眼里。母亲虽不善言辞,却总在暗处支持她:悄悄给她塞零花钱买课本,在父亲反对时默默维护她读书的权利。正是这份来自母亲的温暖与自己的执着,让黄海容在求学路上从未退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86年,黄海容以优异的成绩从重点高中毕业,顺利考上肇庆教育学院地理教育专业——这是她的“心之所向”,读书时便对山川湖海、风土人情充满好奇的她,早已将“地理”刻进了兴趣里。毕业后,她如愿穿上教师制服,成为一名人民教师。1989年,黄海容在家乡的学校开启教学生涯,三年的基层教学经历,让她摸清了学生的学习特点,也更加坚定了“要让地理课活起来”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为了提升教学能力,工作几年后,黄海容又考取华南师范大学进修,拿到本科学历。1992年,她来到东莞万江小享中学执教三年,1995年转入万江二中。从此扎根这里,直至2022年退休。在万江二中的27年里,黄海容将“兴趣”与“专业”深度绑定,把自己最爱的“旅游”搬进了地理课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地理老师是照本宣科讲“地形地貌”,黄海容却带着自己旅游时拍的照片、视频走进教室:讲西藏,她展示雅鲁藏布江河谷的青稞田,分享自己在纳木错湖边看到的星空;讲内蒙古,她播放草原上的那达慕大会,描述手抓羊肉的独特风味。“课本上的文字是枯燥的,但亲身经历的故事是鲜活的”,黄海容始终坚信,地理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她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学生们期待着她每次旅游带回的“新素材”,期待着从她的讲述里“走进”全国各地。在她的引导下,原本对地理毫无兴趣的学生,开始主动查阅地图;原本觉得“知识点难记”的学生,因为“故事”而轻松掌握考点。凭借独特的教学方法和优异的教学成绩,黄海容在39岁那年便被评为“高级地理教师”,成为东莞地理教育领域的骨干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的兴趣、专业、工作是‘三体合一’的”,回顾34年教学生涯,黄海容女士总说自己是“幸运的”。这份幸运,不是偶然降临,而是她用勤奋抓住机会,用热爱浇灌事业的必然结果——从山区女孩到地理名师,她走的每一步,都踩着“热爱”的脚印,坚定而有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二部曲:退休不褪色——深耕家庭教育,用“枢合”解困,助孩子快乐成长</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2年,黄海容女士正式退休。但在她看来,“退休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从教多年,她见过太多因学习压力而焦虑、厌学的学生;作为母亲,她晚年得女,对女儿的成长格外上心——这两份“牵挂”,让她把目光投向了“家庭教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人要终身学习,教育者更要如此”,退休后的第一件事,黄海容女士便报名参加家庭教育课程,同时走进老年大学,连续三年分别报了插花、形象设计、养生、手机摄影、视频剪辑、非洲鼓等6门课。原本只是想“充实生活”,却没想到这段学习经历,让她对“学生的困境”有了全新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老年大学的课堂上,黄海容发现:面对不喜欢的科目,自己会忍不住请假;遇到听不懂的内容,会觉得“脑筋不好使”,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我一个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每天要在学校待5天、学十几门课的孩子?”她突然明白,如今许多孩子“厌学躺平”、“焦虑抑郁”,并非因为“不努力”,而是因为要被迫面对太多“不喜欢”、“听不懂”的内容,还要承受家长“鸡娃”、“报补习班”的压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份“顿悟”,让黄海容更加坚定了学习家庭教育的决心。而真正让她“找到方向”的,是女儿的困境。黄海容的女儿读初中时,成绩优异、见识广博——这得益于黄海容多年来的“户外育儿”:周末带孩子去郊外观察植物、辨认地形,寒暑假带孩子长途旅行,从云南到新疆,从海南到东北,女儿在大自然中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拓宽了眼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可到了初三,中考的压力突然袭来,女儿开始失眠,情绪变得不稳定。尽管黄海容读了不少育儿书,学了不少家庭教育理论,却始终无法帮女儿缓解焦虑,这让她第一次感到“束手无策”。就在她四处求助时,2024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枢合系统”,并专程前往厦门枢合总部学习了6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厦门,黄海容了解到,枢合系统是一套“双向奔赴”的家庭教育体系:一方面通过“父母智慧课堂”,教给家长科学的育儿方法;另一方面通过“AI智慧仪”和“形象思维训练课程”,帮助孩子提升学习能力。让她眼前一亮的是,枢合AI智慧仪的理念,竟与自己坚持多年的“户外育儿”不谋而合——智慧仪通过人工智能,采集了2200种大自然的声音合成音频,能让孩子在睡觉时也“沉浸”在大自然的氛围中,促进脑神经元连接,提升思维活跃度;再配合20节1对1的形象思维训练课,从专注力、记忆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四个维度,帮孩子高效提升学习效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不就是把‘大自然’搬进了家吗?”黄海容当即决定,把枢合系统带回家给女儿使用。让她惊喜的是,女儿佩戴智慧仪睡觉10天后,失眠问题明显改善,情绪逐渐稳定,学习状态也慢慢恢复。最终,女儿顺利考上了理想的高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女儿的转变,让黄海容看到了枢合系统的价值。她开始主动分享自己的经历,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她的学生、亲朋好友的孩子,在使用枢合系统后,有的缓解了焦虑,有的提升了专注力,有的改善了睡眠。如今,黄海容依然坚持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定期分享育儿理念,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家长明白:“孩子的成长需要‘引导’,不是‘逼迫’;鸡娃不是爱,让孩子轻松学习、快乐成长,才是教育的本质。”</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三部曲:游学生活两相宜——从“地理课堂”到“老年大学讲台”,把热爱酿成风景</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旅游对我来说,不是放松那么简单,更是学习和积累的过程。”这是黄海容女士坚持了几十年的“旅游观”。大多数人旅游,是为了打卡景点、享受美食,但黄海容的旅游,是“考察型深度游”——每到一个地方,她不仅会去著名景点,还会特意安排参观当地的博物馆,走进风俗民情街,体验当地的公交、地铁,甚至住民宿,和当地人聊天,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每天旅游结束后,不管多累,黄海容都会在酒店写下游记,详细记录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在西藏,她记录下青稞的生长周期与当地气候的关系;在内蒙古,她观察草原植被的分布与地形的关联;在陕西,她考证兵马俑的发现过程与当地地理环境的联系。这些游记,不是简单的“流水账”,而是她为地理课堂积累的“活素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讲‘西藏能源’时,会结合自己在羊卓雍措看到的光伏电站;讲‘内蒙古产业’时,会分享自己在草原上看到的畜牧业合作社;讲‘交通’时,会对比不同地区的出行方式差异。”正是这份“用心”,让她的地理课始终充满吸引力,也让她在退休后,迎来了新的“讲台”——东莞市老年大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4年,黄海容女士凭借丰富的旅游经历和专业的地理知识,成为东莞市老年大学的兼职教师,开设了《旅游和地理》课程。第一次上课,她便用自己的“西藏之旅”作为案例,从西藏的地理常识、能源分布、旅游线路,到自然风光、美食住宿、交通选择,再到自己在西藏的亲身经历,讲得生动有趣,台下的老年学员们听得入了迷,纷纷说“仿佛跟着黄老师去了一趟西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16日下午,东莞市老年大学为学员们开设了《旅游地理体验课·西藏雪域之旅》公开课,黄海容女士作为主讲人,再次用“沉浸式”的讲解征服了在场所有人。她展示的西藏照片里,有雪山下的经幡,有湖边的牦牛,有当地居民的笑脸;她分享的“环游西藏攻略”里,有避开高反的小技巧,有性价比高的民宿推荐,有必尝的特色美食。课堂上,她还不时与学员互动,解答大家的旅游疑问,气氛热烈而温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7日上午,在东莞市老年大学南城校区,黄海容女士又带来了“游学养”系列公开课——《带你走进内蒙古大草原》。这一次,她不仅讲内蒙古的地理知识,还教大家如何用手机拍摄草原美景,如何剪辑旅游视频。课后,学员们纷纷表示:“黄老师的课,既有知识又有实用技巧,听她讲课,比自己去旅游还过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万江二中的地理课堂,到东莞市老年大学的《旅游和地理》讲台,黄海容始终在“分享热爱”的路上。如今的她,依然保持着旅游的习惯,依然在学习新的知识,依然在传播家庭教育理念。她说:“34年教书,我把地理讲给孩子听;现在退休了,我把旅游和地理讲给老年人听,把家庭教育的方法讲给家长听。能让更多人因为我的分享而收获快乐、得到帮助,这就是我人生最大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黄海容的故事,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却藏着最动人的力量——那是对知识的执着,对教育的热爱,对生活的热忱。从山区女孩到地理名师,从退休教师到家庭教育推动者、老年大学讲师,她用一生证明:只要心怀热爱,不断学习,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吕道宁,1956年出生,属猴,热爱生活,爱好运动、摄影、旅游和写作,中共党员,高级编辑,资深媒体人,曾两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公开出版过《新闻论谈录》、《新闻启示录》、《营销正能量》、《问鼎中国新闻奖》等新闻论著和新闻业务书籍。2016年退休后随女儿定居广东东莞。</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