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村巷道杂草

Anita

<h3>为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容村貌,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村民出行便利,集中组织开展了村巷道路杂草清理专项行动。本次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br>一、 高度重视,组织有力<br>村两委高度重视此次清理工作,将其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来抓。<br>1. 成立专班,明确责任: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的专项工作小组,制定了详细的行动方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br>2. 广泛动员,积极宣传:通过村内广播、微信群、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提前进行宣传动员,赢得了村民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为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br>二、 行动迅速,成效显著<br>本次清理行动采取了人工“集中清理+长效维护”相结合的模式,高效推进。<br>1. 清理范围全覆盖:对全村主干道、小巷弄堂的杂草、杂物进行了彻底清理,实现了清理无死角、全覆盖。<br>2. 参与力量多元化:本次行动发动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建家园”的生动局面。<br>3. 环境面貌大提升:村巷道路变得宽敞、整洁、明亮,长期困扰村民的“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村庄整体环境焕然一新。<br>三、 主要经验与亮点<br>党员先锋,模范带头: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投身到最脏、最累的劳动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br>四、 存在的问题与反思<br>1. 长效机制有待加强:杂草生长周期短,易反复,单靠集中整治难以持久保持。如何建立常态化的管护机制是下一步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br>2. 工具设备可升级:部分区域仍依赖传统镰刀锄头,效率较低。未来可考虑添置更多高效、环保的机械设备,提升工作效率。<br>3. 死角清理需更彻底:个别房前屋后及沟渠边缘的清理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需加强宣传引导,提升村民自觉维护意识。<br>五、 下一步工作计划<br>为巩固本次清理成果,推动村庄环境持续向好,我村计划如下:<br>1. 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推行“路长制”或“分区包干制”,将每条道路、每个区域的保洁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定期进行巡查和维护。<br>2. 探索生态防治方法:对道路两旁硬化处理,或协商村民种植花卉、灌木等替代杂草,既美化环境又从源头上减少杂草生长空间。<br>3. 加强宣传教育:将环境卫生要求纳入村规民约,通过评选“美丽庭院”等方式,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自觉维护房前屋后及公共区域的清洁卫生。<br>4. 定期开展“回头看”:计划每季度组织一次集中清理活动,防止杂草问题反弹回潮。<br>总之,本次杂草清理专项行动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更凝聚了民心,展现了新时代乡村文明新风尚。我村将继续以提升村民生活品质为目标,扎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而不懈努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