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3日,一个注定载入史册的日子。当清晨的阳光洒向天安门广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在此隆重举行。这场盛大的阅兵仪式,不仅是对过往峥嵘岁月的庄严回望,更是对民族复兴征程的豪迈宣言,让每一位中华儿女心潮澎湃,热血沸腾。</p> <p class="ql-block">站在历史的坐标上回望,80年前的胜利来之不易。那是无数英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丰碑,是中华民族从屈辱走向觉醒的伟大转折。当礼炮轰鸣、国旗飘扬,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如洪钟大吕,激荡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历史无法重写,但未来可以开创。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铿锵有力的话语,既是对历史的深刻铭记,更是对未来的庄严承诺。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积贫积弱的国家,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初心从未改变。</p> <p class="ql-block">阅兵场上,铁流滚滚,气势如虹。从空中护旗梯队到徒步方队,从战旗方队到装备方队,每一个方阵都展现着中国军人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风采。尤其是信息支援、军事航天、网络空间等新域新质力量方队的首次亮相,标志着中国军队在新时代的跨越式发展。当歼-35A隐形战斗机划破长空,当空警-600预警机展翅翱翔,当高超音速导弹车驶过长安街,这些国之重器不仅彰显着中国国防科技的日新月异,更传递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决心。这些新装备、新力量、新编组,无一不在诉说着一个事实:今天的中国,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最令人动容的,是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战旗方队。一面面战旗,一个个番号,背后是平型关大捷的英勇无畏,是百团大战的波澜壮阔,是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壮豪情……这些战旗不仅见证了抗战时期的烽火硝烟,更传承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当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先辈们用生命诠释的爱国情怀。这种精神的传承,正是我们开创未来的不竭动力。</p> <p class="ql-block">联合军乐团的演奏将仪式推向高潮。14个排面的队形寓意着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80名礼号手象征着胜利80周年。当《松花江上》《保卫黄河》的旋律再次响起,激昂的乐章与整齐的队列交织,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那个全民族浴血奋战的年代。而新时代强军乐曲的雄壮节奏,则奏响了民族复兴的强音,展现出新时代中国军人的昂扬风貌。</p> <p class="ql-block">此次阅兵,新装备比例高达84%,首次成体系展示“作战体系”概念;军事航天、网络空间等战略兵种首次集中亮相;多型新机以特殊编队形态接受检阅……这些亮点不仅展示了中国国防现代化的辉煌成就,更传递出和平发展的坚定信念。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这场阅兵,正是对这一承诺的最好诠释——强大的国防力量,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守护;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和平。</p> <p class="ql-block">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与参与者,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今天的中国,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到航天强国的逐梦星辰,从科技创新的大步跨越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中国正在用行动书写着新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强国有我!”这不仅是阅兵场上官兵们的铿锵誓言,更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深知:唯有铭记历史,才能珍惜当下;唯有自强不息,才能守护和平;唯有团结奋斗,才能实现梦想。让我们以此次阅兵为新的起点,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传承抗战精神,赓续红色基因,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p> <p class="ql-block">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记忆的灯塔永远明亮。80年前,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80年后的今天,我们将以奋斗续写新的辉煌。让我们携手并肩,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视频:来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编写:王汉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