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选走孝感</span></p><p class="ql-block"> ——傅岳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值六月,携带着上个年度光荣退休赋予自己的悠闲之风,携一家老小,选择在暑热还没有恣肆的季节,陪伴我们3月龄多一点,刚逾百天的萌宝宝,开启小朋友的第一次陪伴出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习惯了在太行山上山风相拥,竟浑然不知山下的热流如此强势及酷猛。来到焦作,只是仅仅两百公里的行程,山上山下区区900多米的海拔落差,在高速服务区小憩的间隙,已经领教了此地已经具有我们家乡中伏时(即30多天后)才出现的那种高温酷热。“读万卷书,不如行百里路”,这个季节,这种热度,远远超出我们山民对外域气温的预知。看看导航,离我们目的地还有很远,出行介于启程阶段。于是,赶紧关闭车门,调高了汽车的空调旋钮,呵护着我们的小外孙,继续南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刻,中原地区正在龙口夺食。丽日骄阳下,轰鸣的收割机风卷着飘扬的麦尘,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纵横驰骋。南行汽车上的小萌宝宝,在我们的怀抱里,瞪大好奇的眼睛,观望着路途数百公里这些陌生的农业机械,仿佛在熟悉着这种未知的农业劳动。咿咿呀呀,兴奋不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也是麦收季节,小时候的我跟着我的爷爷奶奶去农田里收小麦。那时候只能依赖人力<span style="font-size:18px;">挥镰收割</span>。为了预防下雨,总要起早搭黑,拼足全部人工能力抢收小麦。因为稍一迟疑,如果老天下起雨来,成熟的小麦就会面临减产或绝收。“龙口夺食”的词大概就由此而生。可喜如今麦收作业已经从繁重的人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康拜因、小麦收割机已变身为这种农活的新宠。我想,如果我的爷爷奶奶地下有知,恐怕这会是他们那代人永远难以置信的梦魇。“龙口夺食”,已渐渐演变成一个生疏的民间词语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家乡长治,如今已跃身为我国一座有影响力的山水城市。当年,却羁绊于太行山阻隔,长时间宛如桃花源里的故人,不知外面世界的模样。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次自由出行,仅仅从温爽和温润的角度,我们真正感受到长治确实是一座非常宜居的山水城市。可是,现在还有很多人似乎仍然生在福中不知福,在外埠人们看来,确实有些暴殄天物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高速公路已经在我国纵横南北,交通越来越便捷了。作为陆路出行的交通工具,“汽车”也越来越智能化。记得大约30年前,我曾经因公务去过湖北,一度在孝感停留过。那时候,开一辆汽车,需要不断地停车向当地人们问路。并且,汽车后备箱里随时都准备有一大桶冷水,预防汽车长时间行驶出现发动机开锅。那时,道路曲曲折折,车上还要预备上应急食品,以防止因长时间堵车而被困路途。现在,几十年间,高速公路建设以及汽车工业发展让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便捷。导航打开,北斗带着我们无缝隙随意出行。但像我们今天这样带着小小宝宝长距离游走,当年一定会被身边的人认为“吃了熊心豹子胆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些年到湖北公务出行,是为了我们当地培养人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候,我们长治的升学率非常低,很多适龄的青年特别是农家孩子求学无门。走过人生花甲,现在我们深有感触,青春年少时,如果没有机缘走出去,家永远是自己的世界。走出去,世界就有可能变成自己的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单位当年一位有大爱、有远见的好领导王和璧先生,在另一位好舵手局长李吉祥先生的精心运筹指导下,征得市委市政府以及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省人事厅厅长毕增福先生的鼎力支持,几经波折,终于与湖北省黄冈林校等一批教育资源发达的大中专院校达成联合办学协议。几年之间,我们共帮助长治市数百名孩子圆了上学梦。那时候,我们周转于湖北省河南省联合办学的院校之间,及时处理学教矛盾,有的放失地向各院校提出培养目标和教学建议,力争让我们送出去的孩子学有所成,确保孩子们顺利就业。这一举措,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人才,有效解决了我市基层部门人才匮乏的矛盾,提升了我市在外省的知名度,创新了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培养模式。多次在全国人事人才部门交流经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培塑这些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我们多次组织各院校的学生代表来到孝文化底蕴深厚的孝感市,培植年轻学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使命意识。<span style="font-size:18px;">“孝”为“百善之根”,教育年轻学子从对自己家庭的“小爱”出发,推及到对他人、对社会的滔滔“大爱”,凝聚共识,教化思想,培塑年轻一代良好的价值取向和优良的作风品德</span>。培育我市扎根基层的优秀本土人才。<span style="font-size:18px;">20多年之后,这批学生如今已成为我市经济建设的中坚。有的成为我市党政工作岗位上的重要领导,有的在经济战线叱咤风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在,当年那些有远见卓识的带头人,有的年已耄耋,有的已经作古,但当时他们能顶着压力,舍小家为大家,想方设法为我市培养乡土人才,不论未来的人是否会记得这些业绩,但他们永远是家乡培育人才的功臣,永远是闪烁在我心中的不朽英雄。庆幸那时候近距离接受了他们的栽培熏陶,共同完成了那些经历。因而,也可以自信地告慰自己,工作期间,自己也曾向社会、向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感喟这些藏在脑海里的一路过往,何其有幸!有一首歌“</span>我们生在这个东方大国,可以安居乐业,好好生活。我们生活在这个东方大国,远离战乱之火,远离灾难漩涡,五星红旗永不落”。人过花甲,知足常乐!非常<span style="font-size:18px;">感敬大自然的赐予,感恩祖国的庇护,感怀社会的温馨,感谢过去供职团队的厚爱,非常感恩所有帮助过我的贵人们!</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的家族崇尚耕读,先祖们以各自的绵薄之力,甘为人梯,让一代一代的子孙们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励志前行。何其有幸!一个逃荒家族,从温饱线上出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安生立命,一步一个脚印,行稳致远。出自肺腑地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涵塑了我们家族的文化给养。是勤劳自律,忠厚严谨的好家风陪伴了家族的递进更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承前启后的使命召唤,我辈的责任依然在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孝感高速服务区的孝文化栏壁下,抱着仅百天的小朋友,这里不仅有酷热的气温,更有浓厚的孝文化滋养。立此存照,从小朋友的第一次出行开始,让她簇拥着一家人的爱和希望,怀揣感恩,恬然地接受祖宗的家风家教,在未来幸福的岁月里,健康快乐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