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长风猎猎,战旗巍巍。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p><p class="ql-block">习总书记检阅共和国武装力量,并同各国来宾、各界代表一起观看分列式。</p><p class="ql-block">这次阅兵,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是中华民族捍卫和平正义的坚定宣示。</p><p class="ql-block">9时19分许,雄壮的乐曲声中,总书记乘坐红旗检阅车,沿长安街向东,依次检阅地面徒步方队、战旗方队和装备方队。</p><p class="ql-block">这是新中国第二次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胜利日阅兵。10年前的这一天,总书记宣布裁减军队员额30万,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迈出新步伐。</p><p class="ql-block">9时44分,9架直升机护卫党旗、国旗、军旗,26架直升机汇成“80”字样,3架直升机分别悬挂“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条幅,飞临天安门广场上空,拉开分列式序幕。</p><p class="ql-block">上万名受阅官兵、数百台(套)地面装备、百余架战机,编成45个方(梯)队庄严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p><p class="ql-block">在党旗、国旗、军旗引领下,受阅方队擎军兵种军旗和武警部队旗集中亮相,这是我军力量结构新布局在阅兵中的首次集中展示。</p><p class="ql-block">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引领装备方队以实战化联合编组、分7个作战群接受检阅。</p><p class="ql-block">预警侦察、远程打击……空中梯队按照模块化、体系化编组,基本涵盖我军现役主战机型。</p><p class="ql-block">这次受阅的武器装备全部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多数为首次亮相。</p><p class="ql-block">分列式尾声,7架战机划出14道彩烟,寓意中华民族14年可歌可泣的抗战历程,象征14亿多中国人民奔向强国复兴的绚丽前景。</p><p class="ql-block">“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我们愿同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以史为鉴,携手为人类前途命运争取更加光明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合唱</p><p class="ql-block">它们就是《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p><p class="ql-block">这四首歌以音乐为笔,串联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苦难觉醒到浴血抗争、再到走向胜利的壮阔历程,每一段旋律都烙印着特定历史阶段的民族记忆与精神内核。</p><p class="ql-block">《松花江上》诞生于1936年,由张寒晖创作。彼时“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五年,东北三省沦陷,无数百姓被迫背井离乡。</p><p class="ql-block">歌曲以凄婉深沉的旋律,唱出“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的故土眷恋,又以“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的悲泣,道尽山河破碎的痛楚与民众的流离之苦。</p><p class="ql-block">它像一面镜子,照见抗战初期民族的深重灾难,也成为唤醒国人抗日意识的“哀歌”,推动无数仁人志士投身救亡图存的洪流。</p> <p class="ql-block">《在太行山上》创作于1938年,由冼星海作曲、桂涛声作词。当时八路军深入华北敌后,在太行山建立抗日根据地,掀起游击战争的热潮。“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含泪为儿整理行装,妻子在村口目送丈夫奔赴前线,千万百姓舍家为国筑起革命防线。</p><p class="ql-block">歌曲一改《松花江上》的悲戚,以激昂明快的节奏,描绘“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的壮阔图景,又以“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的豪迈,展现八路军与太行军民并肩作战、守卫敌后根据地的坚定斗志。它是敌后抗战的“战歌”,让民众看到“深入敌人心脏”的抗争力量,凝聚起军民共同抗日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保卫黄河》是1939年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核心篇章,光未然作词。彼时全民族抗战进入相持阶段,黄河流域作为抗战重要战场,是民族抗争的精神象征。</p><p class="ql-block">歌曲以磅礴的气势、铿锵的节奏,将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摇篮”,又以“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的激昂,呐喊出“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时代强音。</p><p class="ql-block">它是全民族抗战的“壮歌”,打破地域与党派的界限,将黄河儿女的悲愤与抗争熔于一炉,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共御外侮的精神旗帜。</p> <p class="ql-block">《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则诞生于1943年,由曹火星创作。历经十余年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已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从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到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到始终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分裂投降,历史与实践让民众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引领民族走向胜利的核心力量。</p><p class="ql-block">歌曲以质朴直白的语言、朗朗上口的旋律,唱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的真切认知,从民间小调逐步传遍全国,成为民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拯救民族的心声共鸣,也为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发展方向,埋下了思想伏笔。</p><p class="ql-block">四首曲目,从东北沦陷的“哀歌”到敌后抗争的“战歌”,从全民族抗战的“壮歌”到信仰凝聚的“赞歌”,不仅是音乐作品,更是一部浓缩的“抗战精神史”。</p><p class="ql-block">它们记录着民族从苦难中觉醒、在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印证着“中国共产党是引领抗战走向胜利的核心力量”这一历史必然,至今仍以旋律为纽带,让后人触摸到那段烽火岁月里的民族初心与精神力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世界的目光看向东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胜利的旗帜高高飘扬</p> <p class="ql-block">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生产的29型125架军机米秒不差驭风飞越天安门,光荣接受党和人民检阅。此次参阅机型充分体现了中国军队高新航空武器装备的最新发展水平,展示了人民军队慑阻强敌、制胜空天的强大力量底气,也展现了新中国航空工业74年来取得的成就,聚军心、强民心,令世人瞩目!</p><p class="ql-block">阅兵式上,各地面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依次登场,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新型战机纷纷亮相。从机型来看,空警600、歼20A、歼20S、歼35等型号均首次在公众前亮相;备受期待的歼20系列、歼35系列、歼15系列等新型战机,不负众望现身阅兵场。</p><p class="ql-block">此次参加阅兵的空中梯队以作战体系编成,按照模块化、体系化编组,由先进的预警指挥机、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组成,基本涵盖我军现役主战机型,充分展示海、陆、空3个军种预警指挥、战略投送、对面打击等多域作战力量,凸显我军空中作战力量的跨越式发展,彰显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从单一装备研发到体系化作战解决方案的完整能力链。</p><p class="ql-block">本次受阅的航空装备涵盖我军联合作战主体空中力量。直升机编队包括多型直升机,护卫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编成“80”字样,悬挂“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条幅,率先低空飞过天安门广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中国航空工业集团)</p> <p class="ql-block">空中无人作战方队中,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僚机、舰载无人直升机等多型装备亮相。</p> <p class="ql-block">预警指挥机梯队中,空警500A、歼16编队与空警600、歼15T编队依次接受检阅。随着国产新型预警机研制列装,我军指挥控制、预警探测协同打击能力显著提高。</p> <p class="ql-block">特种机梯队中,运9反潜巡逻机、电子侦察机、雷达干扰机在歼16护卫下编成三个楔队接受检阅。多型特种飞机的列装大幅提升了我军海空侦察、巡逻监视、电磁制压能力。</p> <p class="ql-block">运输机梯队包括由运20A和运20B组成的两个楔队,以战斗姿态编组飞行,新型多用途运输机配装新型国产发动机,具有航程远、载重大、速度快的特点,多次执行海内外重大任务,具备远程战略投送能力。</p> <p class="ql-block">轰炸机梯队的轰6N、轰6K、轰6J轰炸机编为三个楔队,具备远程奔袭、大区域巡航、防区外打击能力,是我军空基远程打击力量。</p> <p class="ql-block">加受油机梯队由三架运油20A演示为轰6N、歼16、歼20加油。运油20A飞机是我国新一代空中加油装备,支撑中国战机奋飞远航。</p> <p class="ql-block">歼击机梯队集合了我国多款新型隐身战斗机,由歼16D、歼20、歼35A、歼20S、歼20A组成的两个楔队震撼亮相,歼击机家族加速换羽更新,坚决担负起捍卫祖国领空不容侵犯的神圣使命。</p> <p class="ql-block">歼15DH、歼15DT、歼35、歼15T组成舰载机梯队接受检阅,从滑越起飞到弹射出击,从单一机型到多机协同,中国舰载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p> <p class="ql-block">教10、歼10S组成教练机梯队,是我军适应先进作战飞机飞行员训练、构建新教练机体系的主要机型。</p> <p class="ql-block">阅兵分列式最后,7架歼10表演机划出14道彩烟,寓意着中华民族14年可歌可泣的抗战历程,象征着14亿中国人民奔向强国复兴的绚丽前景。</p> <p class="ql-block">党领导新中国航空工业走过了74年的壮阔征程。70余年来,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建立了完整而先进的航空科研体系,研制生产交付了大量的军民用航空产品及其配套产品,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阅兵中,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震撼亮相,人民日报第一时间发布了现场高清图片,展现了中国战略力量的雄伟气势。这款导弹被誉为“打击范围覆盖全球”的国之重器,全时戒备、威慑力十足,成为阅兵焦点。</p>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是一场震撼人心的历史回响与时代宣言。使每个中国人都能深刻感受到这场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庄严致敬,更是对民族精神的凝聚与未来发展的宣誓。</p><p class="ql-block">一、历史的回响:铭记苦难辉煌阅兵式以“14”“80”等数字贯穿设计,从空中护旗梯队悬挂的“1945-2025”字样,到徒步方队中抗战老部队的血脉传承,无不传递着对14年浴血抗战的深切缅怀。当抗战老兵、烈士遗属代表与民兵方队共同接受检阅时,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特别是民兵方队首次亮相抗战主题阅兵,展现了全民抗战精神的延续。这一刻,我们不仅铭记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惨烈,更读懂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真理。</p><p class="ql-block">二、强军的答卷:科技与力量的交响装备方队以“成体系、要素全、实战化”为特点,新型四代装备、无人智能系统、高超声速武器等国之重器集中亮相,彰显了中国军队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打击群的压轴登场,既是对“能战止战”理念的诠释,也是对“永不称霸”承诺的庄严宣示。当歼-20、直-20等明星机型编队掠过天安门时,观众席的欢呼声与掌声,是对国防科技自主创新的由衷喝彩。</p><p class="ql-block">三、和平的承诺:大国担当的彰显此次阅兵特别安排执行过维和任务的部队参阅,从“铁血长城”到“蓝盔卫士”,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的观礼席位,俄罗斯总统普京等26国领导人出席,以及联合国副秘书长等国际组织代表的参与,共同勾勒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阔图景。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p><p class="ql-block">四、精神的传承:薪火永续的召唤阅兵式上,联合军乐团奏响《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经典曲目,激昂旋律唤醒了民族集体记忆。抗战老战士、支前模范代表与维和部队官兵的同框亮相,生动诠释了“一老一新”的精神传承。当国旗护卫队年轻升旗手张威以挺拔身姿升起五星红旗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仪式的庄重,更是“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p><p class="ql-block">这场阅兵,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告慰,更是对未来的铿锵宣誓。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唯有团结奋斗,方能实现民族复兴。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与参与者,我们当以先烈为榜样,将抗战精神转化为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延伸阅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他们就是今天“新华社”出图背后的人</p><p class="ql-block">今天,话题#新华社出图#冲上微博热搜第一,引发全网热议。新华社派出150名摄影记者组成报道团队深入一线,镜头里一张张阅兵画面,记录着大国崛起的铿锵步伐。他们始终站在历史发生的第一现场,以赤诚与专业,为时代留存最珍贵的底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山河已无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英魂耀中华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今天,我们以庄严之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告慰英烈先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山河锦绣,家国盛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今日中国,如您所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整理、编辑:悟为(郭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创作地址:甘肃省兰州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注:本文部分图片、文字及观点,来源于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中国军号、学习强国、互联网、百度、头条、新华社、新华网、香港文汇报、新浪官博、央视新闻、“中国航天报”、“农民日报”、“大漠问天”、“我们的太空”、“中国四维”、“宇宙天文馆”、“牧星观海天”、“谢丹青__青年小伙子”、“中国军号”、抖音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得需要的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如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立删。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