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编辑:jerry上校</p><p class="ql-block">摄影器材:三星S21U</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神策门至太平门段城墙</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5.09.02.pm</p> <p class="ql-block"> 南京明城墙是明初京师应天府(南京)的城墙,包括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墙,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p><p class="ql-block"> 南京明城墙始建于元至正廿六年(1366年),完工于明洪武廿六年(1393年),历时达28年,动用全国1部、3卫、5省、37府、162州县,共28万民工,约3.5亿块城砖,终完成四重城垣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 南京明城墙的营造在六朝建康城和南唐金陵城的基础上,一改以往取方形或矩形的旧制,依山脉、水系的走向筑城。讨论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势。南以外秦淮河为天然护城河、东有钟山为依、北有后湖为屏、西纳石城入内,形成独具防御特色的立体军事要塞。其中京城城墙长达35.3千米,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现仍完整保存25.1千米。而外郭城墙更是超过60千米,围合面积逾230平方千米,为世界历史之最。</p> <p class="ql-block"> 南京明城墙高坚甲于海内,是中国礼教制度与自然相结合的典范,也是古代都城建设的杰出代表,其筑城技术达到中国筑城史上的巅峰,是东亚筑城技术的典范。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其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均无法与之比拟,是继中国长城之后的又一宏构。</p> <p class="ql-block"> 1956年10月,南京城墙被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列为江苏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南京城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作为“明清城墙”项目的牵头者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p> <p class="ql-block">神策门。</p><p class="ql-block"> 神策门是南京明城墙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又称和平门,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央门以东、南京火车站以西,坐南朝北,是南京明城墙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也是所有城门中唯一保留有民国以前镝楼的城门。</p> <p class="ql-block"> 神策门是南京明城墙中唯一的外瓮城城门,建有外瓮城一座,门垣共两道,瓮城设有左右两个门洞,并且不正对城门,城门为单孔拱券结构,城门上为清光绪年间重建的三开间重檐歇山顶谯楼一座。</p><p class="ql-block"> 神策门始建于明朝洪武初年,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建成,因该地驻扎着精锐禁军“神策卫”而命名为神策门。</p> <p class="ql-block"> 南京城墙神策门至太平门段(即北线)于2025年8月26日完成修缮并全线开放,该段城墙长约6000米,平均高度约20米,是观赏南京“山水城林”景观的绝佳位置。 </p><p class="ql-block"> 北线城墙共有6个登城口,游客登上城墙,紫金山、鸡鸣寺、玄武湖、紫峰大厦……南京的山、水、城、林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南京极具代表性的“山水城林”视角正式回归。8月26日,随着历时10个月的解放门-玄武门段修缮消险工程完工,南京城墙北线(神策门-太平门段)全线恢复开放,市民游客可再度登高解放门,打卡玄武湖、紫金山、古老城垣与现代都市“同框”的绝美画面。</p> <p class="ql-block">玄武门。</p> <p class="ql-block">紫峰大厦。</p> <p class="ql-block">解放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