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铁道谱华章 青春接力向未来——沈阳车辆段迎新音乐节奏响传承与奋进之歌 <p class="ql-block">夏木葱茏,蝉鸣悠扬。一场别开生面的迎新音乐节在沈阳车辆段拉开帷幕,为2025年新入职员工带来了一场跨越百年的精神洗礼。90分钟里,党史、铁路史、局史、段史与悠扬旋律交织,老物件诉说岁月故事,红色基因彰显传承力量,让新一代铁路人在光影与歌声中,触摸历史温度,明晰使命担当。</p> <p class="ql-block">老物件里的时光叙事:凝固的历史与流动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音乐节以“老物件的记忆”开启时光之旅,沈阳站、小东站、瓢儿屯站的标志性元素依次登场,成为打开历史的钥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沈阳站的红砖穹顶在屏幕上亮起时,手持旧图纸的老师傅娓娓道来其百年变迁:从1899年“谟克敦站”的兴建,到1905年日俄战争后“奉天驿”的屈辱,再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沈阳站”的回归,名称更迭间是民族尊严的重塑。2013年改造后,6万平方米的站房、18个站台的现代化规模,更让新员工看到历史遗产与时代发展的完美融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小东站的手扳道岔则承载着“安全至上”的精神密码。18.48米长的6号道岔、43公斤的钢铁重量,因“横竖拉刀口必须严丝合缝”的操作要求,淬炼出“一点不差,差一点也不行”的“小东精神”。老师傅讲述辽沈战役期间,铁路职工在碉堡中坚守100多天、安全接发150趟军列的壮举,让“安全是铁路生命线”的信念深植人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瓢儿屯站的展柜里,一本1992年的初中语文课本引出雷锋与铁路的温情故事。书中《人民的勤务员》记载着1961年雷锋冒雪清扫站台的场景,“做这点事累不着”的朴实话语,与李斌义务服务33载、薛飞获评“学雷锋先进个人”等当代事迹呼应,展现雷锋精神在铁道线上的代代相传。《如愿》《只要平凡》等歌曲穿插其间,让历史的厚重在旋律中静静流淌。</p> <p class="ql-block">红色基因的薪火相传:从战火硝烟到时代担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二幕“红色的基因”中,鸭绿江断桥与“英雄列车”车牌成为诠释铁路人初心的生动载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鸭绿江断桥上的弹孔诉说着抗美援朝的峥嵘岁月。迟浩田将军题写的“鸭绿江断桥”五个大字,背后是铁路人搭建“生命运输线”的牺牲奉献。这座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以实物见证着“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的深刻启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Z12次“英雄列车”的故事则激荡人心。1959年辽西洪灾中,20多位女乘务员在断粮断水的三天三夜里,守护612名旅客并抢救350多名灾民,铸就“一心想着旅客,一切为了旅客”的精神丰碑。2008年冻雨灾害、2020年疫情防控中,新一代列车员的接续担当,让“英雄列车”的旗帜始终高扬。《大合唱九儿+197653》《这世界有那么多人》等曲目,用激昂旋律为红色传承注入情感力量。</p> <p class="ql-block">未来站台的青春承诺:检车锤传递的使命与荣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音乐节尾声,一把刻满岁月痕迹的检车锤完成了意义非凡的交接。老师傅将这把见证蒸汽机车到高铁时代的工具递向青年代表,寄语:“从蒸汽机车到高铁,每一代铁路人都在用责任守护铁轨延伸的方向,现在接力棒交到了你们手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小沈举起检车锤,誓言铿锵:“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青锋一代》《骄傲的少年》唱出青春豪情,大合唱《阔步新时代》将气氛推向高潮。在《明天会更好》的旋律中,小沈送上祝福:“愿此程山高海阔,所行皆如春;乘风万里,所愿皆可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场音乐节不仅是一次迎新仪式,更是一场精神的接力。新入职员工们带着百年铁路的精神滋养,将以“新鲜而坚韧的力量”,在万里铁道线上续写属于新时代的奋斗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