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加拿大旅游不是自驾车的话,除了坐飞机,就是乘汽车。来也匆匆,去也匆匆。</p><p class="ql-block">那年女儿全家陪我到加东旅游,渥太华是我们加东游玩的第一站 。也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渥太华,是加拿大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是加拿大的第四大城市,也是具有高水准生活水平,低失业率的大城市。</p><p class="ql-block">虽然从城市规模和国际知名度上看,都不及多伦多、温哥华和蒙特利尔,但渥太华独特的文化个性和优美的城市风光等,使渥太华不仅受到加拿大人民的青睐,而且成为世界观光者的关注。</p><p class="ql-block">渥太华占地面积205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仅有100多万人·,各种博物馆竟有200多个,尤其是它别具特色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堪称世界一流。</p> <p class="ql-block">1900年,渥太华遭受一场毁灭性的大火,使城市受到严重破坏。1937年,法裔建筑师雅克 · 格勒贝承担了改建渥太华市区的重任。</p><p class="ql-block">根据雅克 · 格勒贝的建议和设计,新建的渥太华,穿越市区的铁路移到了郊外,政府各部办公大楼也建在了郊外。城市居民区、商业区、办公区的建筑全部采用现代英式、法式和美式风格。工业区建在下风地带,以使市区免受污染。</p><p class="ql-block">此举不仅使渥太华市布局更加美丽,而且更具科学和环保价值。</p> <p class="ql-block">渥太华市区道路呈棋盘状,所有街道和空地全部实现了公园化和绿地化。是北美生活质量第一的城市,是加拿大第二干净的城市,也是全球排名第三的卫生城市。</p><p class="ql-block">国会大厦是加拿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标志性建筑。大厦矗立于国会山上,由三栋哥特式建筑组成,分中央区、东区和西区,是目前加拿大政府及参议院所在地。大厦中央耸立着举世闻名的和平塔,塔高92米,被誉为世界上最精致的哥特式建筑。和平塔内收藏了总重60吨的53座大钟,用以警醒世人和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殉难的加拿大人。</p> <p class="ql-block">国会大厦东区的众议院,顶部用青铜建造。绿色是铜锈,也叫铜绿--以此形成永不褪色的绿色,非常美丽。</p><p class="ql-block">国会大厦广场中的长明火坛,1967年为庆祝加拿大建国百年而建,至今未熄,并会长久燃烧下去。火坛中心是火,四周是水,意为加拿大各联邦和谐共存。火坛四周雕刻着加拿大各州的徽章和他们加入联邦的时间。</p><p class="ql-block">国会山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国会大厦和许多政府机关都建在这里。在这里漫步游玩,我仿佛置身在风景油画之中,说是如诗如画,一点也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建在市郊渥太华河边的市政厅大楼。据导游介绍,这里的市长就是个公务员=办事员,如市民反映电费结算的不对,找到市长常常当场就能得到及时解决。</p><p class="ql-block">里多运河的水门 。1826-1832年,为军事目的修建的里多运河,现在成为著名的游乐中心。里多运河全长202公里,一端连着渥太华河,一端与京士顿的千岛河相连。 里多运河以西为上城,围绕着国会山,集中了许多政府机关。里多运河以东为下城区,是加拿大国家档案馆、渥太华市政厅、历史博物馆、美术馆、加拿大造币厂等部门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恬静的渥太华河由西向东湍湍流过,将城市南北分开。17世纪末-18世纪初,欧洲列强之间为争夺殖民霸权矛盾重重,1756-1763年,英法作为北美大陆最大的两国殖民者为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霸权终于爆发了“英法七年战争”。如今,战争的硝烟虽早已散尽,但加拿大许多地方仍散发着前殖民时期英法文化交融特有的风情。南部居民大都是英国移民后代,讲英语;北部居民大多是法国移民后代,讲法语。就连我家赫伯在学校学的也是英法两种语言。</p> <p class="ql-block">和平纪念碑,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捐躯的67000加拿大人而建。高70英尺,非常壮观。</p><p class="ql-block">纪念碑顶部的和平女神和自由之身雕像,似在时时提醒世人不要忘记维护和平与自由。</p><p class="ql-block">加拿大和其它国家一样,敬仰和崇拜英雄。纪念碑上刻着1914--1918,是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牺牲的烈士。后来在碑的两面又刻上了“1939--1945”和“1950--1953”,用以追思二战和朝鲜战争中丧生的人们。别看加拿大人口不多,历次世界战争却都有其参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只有800万人的加拿大,竟有60万人上了战场。</p><p class="ql-block">和平纪念碑下的铜像群雕。由22个象征骑兵、炮兵、工兵、和空军、海军等雕像组成,个个形如真人,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位于国会山上的国家图书馆 是加拿大一个重要的建筑地标,并且出现在面值10加元的钞票上。这座图书馆的灵感来自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并以哥特式建筑风格建造;据建筑师称,哥特式风格是唯一“能够如此美丽如此大气地迅速适应地基”的建筑风格。 </p><p class="ql-block">1900年,渥太华遭遇那场毁灭性的大火时,多亏一位管理员及时把门关上,图书馆的藏书才幸免于难。</p> <p class="ql-block">国会山上最引人瞩目的是每年七至八月每天上午10时在国会山草坪上举行的换岗仪式,该仪式完全遵照加拿大皇家骑警的仪式进行。这个仪式自1959年伊丽莎白二世视察加拿大时首次举行,并一直沿袭至今。</p><p class="ql-block">换岗仪式是指上岗与下岗卫兵的交接仪式,卫兵们身着头戴黑熊皮高筒帽,身着深红色的呢料上衣和黑色裤子,高贵而又典雅。</p><p class="ql-block">仪式开始时,首先是吹着苏格兰风笛的乐队和和铜管乐队、鼓乐队依次进入,然后是全副武装的士兵在指挥官的指挥下入场操练;最后是升旗仪式和交换岗仪式,威严壮观而又气派华丽。</p> <p class="ql-block">走马观花游渥太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风景无限,如梦似幻,美好只在记忆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