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文编剧电影《梅岭之恋》在东南亚国际电影节荣获最佳题材奖

千城传播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吴德文:从赣南沃土到国际影坛的文学与光影追梦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影享新时代,赣南才俊耀东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影享新时代”东南亚国际电影节的璀璨舞台上,一部以赣南文化为底色的电影《梅岭之恋》斩获“最佳题材奖”,成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电影文化的桥梁。而这部影片的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赣州籍东莞作家吴德文,凭借其对乡土的深情凝视与文学创作的深厚积淀,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基层创作者的文化力量。与此同时,青年导演胡文冰以卓越的导演才华摘得“最佳导演奖”,两位赣南才俊的联袂闪耀,为这场国际电影盛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吴德文:从赣南田埂到国际影坛的文学耕耘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 赣南血脉,东莞逐梦</span></p><p class="ql-block">1970年,吴德文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这片浸润着客家文化与红色基因的土地,成为他创作灵感的源泉。1991年,他南下东莞,就职于大岭山台升国际集团,从务工者到文学创作者的蜕变,始于1996年那个充满理想的年份。他以笔为犁,在工厂的喧嚣中开辟出一方精神田园,用文字记录时代变迁,用故事传递人性温度。</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2. 文学丰收:多部作品铸就创作版图</span></p><p class="ql-block">吴德文的创作涵盖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领域,已出版《田埂上的花》《树挪活》《拯救》《佛音》等短篇小说集,以及《浮生》《阿福》《春风》等长篇力作。他的文字既有对乡土的深情回望,如《田埂上的花》中赣南乡村的质朴画卷;也有对都市生活的深刻洞察,如《浮生》里打工者的生存哲学。这些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众生相,多次获评省级文学奖项,奠定了他在当代文坛的地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3. 银幕筑梦:电影剧本的跨界突破</span></p><p class="ql-block">如果说小说是吴德文对文字的极致追求,那么电影剧本则是他向光影艺术的跨界探索。自2010年起,他先后创作《梅岭之恋》《望乡》《保证完成任务》《我是外星人》《东江儿女》《大地之子》等十余部电影剧本,题材横跨乡土、历史、科幻与现实主义。其中,《梅岭之恋》于2018年拍摄成片并获国家公映证,成为其编剧生涯的里程碑;而《三清琴魂》更斩获2021年江西省国家电影剧本专项资金扶持,彰显了政府层面对其创作价值的高度认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梅岭之恋》:一部电影的题材突围与国际认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 题材创新:赣南文化的银幕绽放</span></p><p class="ql-block">《梅岭之恋》以赣南梅岭为背景,通过一段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将客家民俗、红色历史与生态保护等元素熔铸一炉。影片摒弃了传统乡土电影的煽情套路,以诗意的镜头语言与克制的叙事节奏,展现了中国南方山区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厚。这种“以小见大”的创作手法,使其在东南亚国际电影节上从数百部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题材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2. 国际共鸣:文化桥梁的搭建者</span></p><p class="ql-block">评委会在颁奖词中指出:“《梅岭之恋》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与地域文化展示,为东南亚观众提供了一个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窗口。”影片中客家山歌的吟唱、梅关古驿道的重现、以及生态保护主题的探讨,均引发了国际影人的深度共鸣。这种“用世界语言讲中国故事”的创作理念,正是中国电影“走出去”战略的生动实践。</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3. 续篇筹拍:题材价值的持续深耕</span></p><p class="ql-block">目前,《梅岭之恋》(第二部)已进入筹拍阶段。吴德文透露,续集将延续首部对赣南文化的挖掘,同时引入更多当代社会议题,如乡村振兴与青年返乡创业。这种“题材IP化”的运作模式,不仅体现了创作者对本土文化的坚守,也为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市场化探索提供了新思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胡文冰与吴德文:导演与编剧的黄金搭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梅岭之恋》的成功背后,是编剧吴德文与导演胡文冰的默契协作。胡文冰作为中国新生代导演的代表,凭借其对影像语言的精准把控与对人文关怀的深刻理解,将吴德文的文字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银幕画面。此次他荣获东南亚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既是对其个人才华的肯定,亦是对“编剧-导演”创作模式的认可。</p><p class="ql-block">业内人士指出,吴德文的剧本为胡文冰提供了扎实的叙事基础,而胡文冰的导演功力则赋予了文本以视觉生命力。这种“文学性”与“电影性”的互补,正是《梅岭之恋》能够在国际影坛脱颖而出的关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多重身份:作家、编剧与文化传播者的立体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 协会职务:推动基层文学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作为东莞市作家协会大岭山分会副主席、东莞市作家协会理事,吴德文长期致力于基层文学创作生态的培育。他通过组织文学沙龙、改稿会等活动,为东莞务工者群体中的文学爱好者提供成长平台,其主导的“新工人文学计划”已孵化出数十位本土作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2. 企业家身份:文化产业的创新实践</span></p><p class="ql-block">2018年,吴德文创立赣州力群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业务涵盖影视制作、文化IP开发及区域文化推广。公司以“赣南文化”为核心品牌,先后推出《客家摇篮》纪录片系列、《赣南小吃》微电影等项目,将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可持续的文化产品。这种“作家+企业家”的双重身份,使其成为中国基层文化产业化探索的先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未来展望:从国际舞台到文化长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 创作计划:深耕现实主义题材</span></p><p class="ql-block">吴德文透露,未来三年将聚焦“大湾区建设”与“乡村振兴”两大主题,创作《东江儿女》(续集)与《大地之子》(长篇电影剧本)。前者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背景,展现跨区域合作中的文化融合;后者则通过一位赣南农民的视角,记录中国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2. 国际合作:构建中国电影话语体系</span></p><p class="ql-block">随着《梅岭之恋》在国际影坛的突破,吴德文正积极推动中国-东南亚电影联盟的建立。他计划联合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编剧,共同开发“海上丝绸之路”题材影视项目,以文化合作促进民心相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3. 文化传承:让赣南故事永续流传</span></p><p class="ql-block">“我的根在赣南,那里有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吴德文常说。他已启动“赣南口述史”计划,通过采访百位客家老人,记录即将消失的民俗与历史记忆。这些素材将被转化为小说、剧本及数字博物馆内容,让赣南文化在时代变迁中焕发新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以文学之光,照见乡土未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赣南田埂到东莞工厂,从文字匠人到银幕筑梦者,吴德文用三十年的创作生涯诠释了“基层创作者”的无限可能。他的作品如同一面镜子,既映照出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也折射出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胡文冰等新生代导演的崛起,更让中国电影的世界表达有了新的可能。</p><p class="ql-block">在“影享新时代”的浪潮中,吴德文与他的同行者们正以文化为舟,载着乡土的记忆与时代的梦想,驶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这或许就是中国基层创作者最动人的姿态——脚踏大地,心向光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