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建川博物馆,又名建川博物馆聚落,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建,位于中国博物馆小镇——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迎宾路,占地500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建川博物馆由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和与建筑设计师刘家琨进行整体规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建川博物馆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馆藏文物以抗战、民俗、红色年代、抗震救灾等为特色,拥有藏品一千余万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4790件。建川博物馆现已建成开放中国共产党党史、抗日战争、红军长征、抗震救灾、改革开放等33个主题陈列馆、广场和展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04年,建川博物馆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2009年,建川博物馆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0年12月21日,建川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流砥柱馆建筑面积为两千多平方米,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两支抗日武装力量:八路军和新四军。馆内展览主要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军队在抗战中的历史史实,以历史照片、资料、实物、文献以及地道战、地雷战、青纱帐场景复原或实景景观等方式陈列。展馆中有根柱子称为中流砥柱,直径1.8米,高18米,设计来源于八路军的第十八集团军编制序列数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是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流砥柱馆内拥有520余件(套)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其中包括赵一曼使用过的靰[wù]鞡鞋和白瓷碗,《红色中华》报刊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战争宣言》,多个版本的《论持久战》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正面战场馆位于中流砥柱馆旁,取意国共合作抗击侵华日军之意,建筑面积近两千平方米,是一座素白色的方形建筑。本馆主要以抗日战争中的二十二场重大战役为主要展示内容,分为“抗战缘起”“正面战场”“空中御敌”三个单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馆内文物有:《中华民国海陆空交通新舆图》,抗日战士李尚信的阵亡通知书及家书,《远征军司令部官佐名册》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屈战俘馆展览面积近千平方米,通过大量历史照片和文物,展示了被俘的抗日将士的英勇不屈和悲惨遭遇,揭露日军的虐俘罪行。不屈战俘馆由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程泰宁先生设计,樊建川馆长担当陈列设计。不屈战俘馆外形借鉴自然山石经过扭曲、褶皱、断裂而生成的形态构造而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飞虎奇兵馆展示面积1000多平方米,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援华概述”“飞虎神兵”和“友谊长存”。飞虎奇兵馆藏有1400件文物,展示搜救援华美军的美军中尉理查德・弗农・希尔、飞虎队和其创始人陈纳德将军以及抗日战争期间美军援华的整体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飞虎奇兵馆由前美国国家建筑师协会主席切斯特・怀东设计,建筑外形似一军舰航行在水中,象征着从太平洋彼岸援助中国的美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川军抗战馆建筑展厅面积2087平方米,展示了“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三十万川军出川抗战、三百万壮丁奔赴前线,四川作为大后方、民族复兴基地、出人出钱出粮、支援前线抗战的历史。馆内拥有两个单元十六个专题上万件珍贵藏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17年,川军抗战馆改陈列馆,增加了“四川人民抗日救亡运动”“四川遭受大轰炸”“四川大后方建设”“四川人民支援前线”“文化抗战在四川”等内容。新馆还运用场景复原、艺术雕塑、多媒体互动等高科技手段,营造出“大场保卫战”“滕县保卫战”“赠送死字旗”等历史场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日本侵华罪行馆展示了1931年到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对中国的殖民统治、资源掠夺以及屠杀等罪行。该馆以一年为一个单元介绍,揭露日军侵华犯下的暴行。侵华物证,自证其罪,是这个展览最大的特点。馆内陈列有6000多件文物,由樊建川先生用20年时间先后3次赴日本收集而成,包括三千封侵华日军家书、《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日军杀伤山东民众实录、《八·一三日记》等14件国家一级文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樊建川,男,汉族,1957年9月生,山西兴县人,中国共产党员,大专学历。现任成都建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建川博物馆馆长,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四川省商会副会长,成都市工商联副主席,四川省山西商会会长,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樊建川出生于军人家庭,高中毕业后有过两年知青经历,后入伍参军。1990年担任宜宾市政府(县级市) 常务副市长,1993年辞职,次年创办“建川房屋开发有限公司”。1999年9月,经文物部门批准,樊建川正式成立了建川博物馆,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已拥有藏品1000余万件,其中经评定的国家级珍贵文物4790件,建成开放博物馆56座,年接待游客500余万人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18年10月,樊建川被推荐为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2021年11月5日,入选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名单。2023年2月,荣获第三届“四川杰出人才奖”。2023年9月5日,当选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樊建川出版的作品有《抗俘:中国抗日战俘写真》,《兵火(从日军影像看中国抗战)》,《一个人的抗战》(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大馆奴》,《百城沦陷》,《“文革”瓷器图鉴》,《新民说·大馆奴:樊建川的记忆与梦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03年4月10日,四川安仁建川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四川省大邑县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樊建川先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03年5月5日,建川博物馆聚落项目被列为成都市人民政府重点项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03年11月28-30日,建川博物馆(聚落)设计研讨会在大邑县安仁镇召开。2003年3月、7月、9月,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与建川博物馆联合在北京、安仁分别举行了三次“‘血肉长城’抗战历史人物研讨会”,确定了“血肉长城”群雕的人物名单,为雕塑家的创作提供了前提,该群雕将投入900万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04年6月初,建川博物馆总平面市政基础设计完成。2004年6月,2008年奥运标识评委林磐耸先生、董继湘先生负责的博物馆形象标识设计工作开始,核心标志图形已经确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05年1月,建川博物馆的共产党抗日军队博物馆、四川抗日军队博物馆等12个馆已开工建设,同时抗战系列馆陈列文物的初步整理和陈列大纲内容设计已完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0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办馆主旨的建川博物馆正式开馆,已建成5个展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05年建川博物馆开馆以来,平均每年新增1-2个展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06年1月,建川博物馆首个民俗系列馆——老公馆家具馆进入陈列阶段,并在2006年1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带领团队立即出发将救援物资运进灾区,同时马上开始将地震的相关物品收集运出。2008年6月12日,地震发生之后的一个月,“震撼5·12-6·12日记”开展,展览以地震后一个月“日记”的形式组织,展示与这场地震有关的实物资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09年5月12日,建川博物馆汶川大地震博物馆于下午14:28分开馆。汶川大地震博物馆由“震撼5.12-6.12日记”、地震美术作品馆、地震科普知识馆构成,共30多个展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11年5月11日,建川博物馆汶川大地震博物馆的5.12抗震救灾纪念馆开馆。6月20日,经过重新陈列布展的震撼日记5.12-6.12馆、地震美术作品馆对外开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13年6月23日,建川博物馆长江漂流纪念馆开馆,展示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这一重大的活动事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17年10月28日,建川博物馆李振盛摄影博物馆开馆。2016年李振盛先生将平生所摄影像及藏有物件,悉数捐予建川博物馆保管。馆长樊建川将其以博物馆的形式来保管,即李振盛摄影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20年12月21日,建川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