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8月18日,一个细雨如丝的早晨,雨水洗去了城市的喧嚣,却洗不去历史的厚重。这天是侵华日军投降80周年纪念日。怀着崇敬之心,我踏入了坐落在沙河顶的十九路军淞沪抗战烈士陵园。陵园内松柏苍翠,纪念碑高耸入云,雨水打在青石板上,发出细碎的声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八十多年前那段气壮山河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  陵园入口处,一座镌刻着“十九路军淞沪抗战烈士陵园”的牌坊庄严肃穆,牌坊两侧的石柱上,“英魂不泯,浩气长存”八个大字笔力遒劲,似在向每一位来访者昭示着这里的精神内核。</p>  <p class="ql-block">(图片采自网友航拍片,致谢拍摄者)</p>  <p class="ql-block">  穿过牌坊,一条笔直的甬道通向陵园深处,甬道两旁的烈士墓整齐排列,每一块墓碑上都刻着烈士的姓名与籍贯,有的甚至只有一个模糊的代号。他们中有的牺牲时年仅二十出头,有的尚未留下子嗣,却用生命在民族危亡之际筑起了一道血肉长城。</p>  <p class="ql-block">  给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墓献上鲜花!</p>  <p class="ql-block">  1932年1月28日,淞沪会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借口“日僧被殴”,悍然出动海军陆战队进攻上海闸北,驻守此地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的率领下,违背南京国民政府“不抵抗”的命令,毅然举起抗日大旗。彼时的十九路军,大多是粤籍将士,他们中不少人曾经历过北伐战争的洗礼,深知家国安宁的可贵。面对装备精良、号称“皇军精锐”的日军,他们用步枪、手榴弹甚至大刀,在闸北、江湾、吴淞等地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p><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时宣称是“百万粤军三千归,粤地家家挂白绫”啊!多么悲壮的故事啊!(图片采自网友航拍片,致谢拍摄者)</p>  <p class="ql-block">  沿着甬道前行,一座高约20米的纪念碑映入眼帘。纪念碑正面是十九路军将士的铜像。</p>  <p class="ql-block">  铜像身穿简单戎装,肩扛步枪,左手叉腰,一副坚毅不拔的姿态,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在见证着后人对烈士的缅怀。铜像下方,“抗日救国”四个鎏金大字在雨雾中依然闪耀,这正是十九路军将士用生命践行的誓言。</p>  <p class="ql-block">  1933年,为纪念在淞沪会战中牺牲的烈士,十九路军将士与广州民众及国外华侨共同捐资修建了这座陵园。 </p><p class="ql-block">       陵园主要建筑有:凯旋门、战士墓、抗日亭、英名碑、先烈纪念馆、将士墓、将军墓和先烈纪念碑等处烈士纪念建筑物,以及后期增加的浮雕墙。</p>  <p class="ql-block">  整座陵园建筑规模宏伟,布置严谨,造型庄重典雅,南北走向的墓道形成一条十分明显的中轴线,罗马柱廊呈合抱式的拱卫着主纪念碑。主体建筑均用花岗岩石砌成,是一座富有古罗马建筑风格的陵园。</p>  <p class="ql-block">  在纪念碑前,一座“淞沪抗战阵亡将士题名碑”静静矗立。碑上密密麻麻刻着1000多名烈士的姓名。由于题碑比较高大,抬头看去字迹难以辨认。但史料介绍,这些名字是从当年的战地记录、士兵名册中逐一整理出来的,还有许多烈士因为没有留下姓名,只能成为“无名英雄”。我用目光轻轻地抚摸着石碑上凹凸不平的字迹,仿佛能感受到他们年轻的生命在战火中燃烧的温度。这些烈士的名字或许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粒尘埃,但他们却用生命在民族记忆里刻下了永恒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西侧的大型浮雕,生动再现了淞沪会战的关键场景:</p><p class="ql-block">       有个局部的浮雕刻画着士兵们在枪林弹雨中架设浮桥的画面,冰冷的河水没过膝盖,他们却咬紧牙关,用肩膀扛起木板,为后续部队开辟通路;</p><p class="ql-block">       有个局部的浮雕展现了军民协作的场景,百姓们推着独轮车,将粮食和药品送往前线,年轻的姑娘们则在后方为伤员包扎伤口,脸上虽有疲惫,眼神却充满力量。</p><p class="ql-block">       这些浮雕没有刻意渲染战争的残酷,却让人体会到“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悲壮!在民族危亡面前,每一个中国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家园。</p>  <p class="ql-block">  陵园中一行行、一排排的十九路军将士墓被一年年长大的柏树掩没在树丛中,将士墓的碑石宛如一具具石棺整齐地排列着。看着、拍着,心中不禁阵阵悲酸!为国捐躯!何等悲壮!</p>  <p class="ql-block">  烈士陵墓在清明、重阳等传统节日都会有烈士后人、社会团体及一些个人前来拜祭、祭扫。</p>  <p class="ql-block">  近期因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特别多的社会团体及烈士后人前来祭扫。我来到时,已有社会团体及个人给烈士墓敬献了花圈鲜花!</p>  <p class="ql-block">  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参谋长戴戟在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未能与十九路军将士战死沙场。死时执意让家人把他们安葬在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陵墓,与阵亡众将士相伴。</p><p class="ql-block">       这是十九路军淞沪抗战烈士陵园里三位将军的陵墓。</p>  <p class="ql-block">  瞻仰完烈士陵墓后,我来到了同样设在墓园内的先烈纪念馆里,了解十九路军淞沪抗战中的事迹。</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分五个部分展示十九路军将士在淞沪抗战中英勇事迹和英雄故事。</p><p class="ql-block">        第一部分 : 国之干城  热血淬炼</p><p class="ql-block">        第二部分 : 同仇敌忾   勇挫日冠</p><p class="ql-block">        第三部分 : 悲壮转移   签署协定</p><p class="ql-block">        第四部分 : 正义同心   八方来援</p><p class="ql-block">        第五部分 : 魂归故里   精神永存</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门前两位十九路军将士雕像肃立在战壕边上,一副视死如归,永不后退的姿态,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一个退伍军人模样年青人正聚精会神地看着展览,想必是被十九路军将士的英雄气概所感动了!</p>  <p class="ql-block">  看着烈士们的遗物,看着介绍的图片,特别看着十九路军战前誓师大会的照片,我不禁泪目了!照片中的这大帮热血战士大部分都已经葬在这烈士陵园里了!</p>  <p class="ql-block">  十九路军的抗战,只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个片段,但它所展现的“不畏强暴、勇于牺牲”的精神,却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座陵园里,每一块墓碑都是一座丰碑,每一段故事都是一首壮歌。</p>  <p class="ql-block">  走出陵园,城市的喧嚣再次传来,但我的心却是沉甸甸的,不由的阵阵感慨。那些长眠在沙河顶的英魂,早已化作岭南大地上的精神坐标!<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唯有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才能让民族的脊梁永远挺直;唯有传承精神,继往开来,才能让英雄们用生命守护的祖国,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彩。</span></p>  <p class="ql-block">  文章完成于2025年9月3日</p><p class="ql-block">       摄影编辑 : 礁石鸣琴</p><p class="ql-block">       文字编撰 : 礁石鸣琴</p><p class="ql-block">       模板设计 : 礁石鸣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