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当历史的烽烟渐渐远去,和平的阳光洒满大地,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我们总会不禁畅想:若真有平行时空,那些曾在冰天雪地里浴血奋战的抗联战士们,踏过时空而来,看到如今的中国,会是怎样的神情?</p><p class="ql-block"> 80年前,他们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极寒中,穿着单衣、啃着树皮,用简陋的武器与装备精良的敌人殊死搏斗。杨靖宇将军胃里只有未能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却始终坚守着“宁死不当亡国奴”的信念;八女投江,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不屈风骨。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为功名利禄,只为“把鬼子赶出中国”,只为后代能过上“有饭吃、有衣穿,能安安稳稳过日子”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若平行时空的对话有终点,杨靖宇或许会笑着转身。因为他看见,自己用生命守护的土地上,没有了硝烟,没有了饥饿,有的是孩子们的笑脸,有的是祖国的繁荣。而我们,也会带着这份跨越时空的嘱托,继续前行——不忘过去,才能走向未来;铭记牺牲,才能赢得胜利。</p> <p class="ql-block"> 不忍回首的历史,应该时刻被铭记,然后砥砺前行——重温经典之作,就像网剧《灵魂摆渡》之“君再来”篇,就是刻画了日本侵略时期的惨痛经历。最近,“灵魂摆渡十年之约”的话题再次成为热议,当我们再次重温《灵魂摆渡》第二季《君再来》时,总会被那个叫“大雪”的女子所揪心。</p><p class="ql-block"> 故事背景设定在民国二十七年,即1938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地深陷战火的泥沼。大雪本是一个身世坎坷的女子,父母双亡的她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想去大上海闯荡谋生,却不幸被一个日本人欺骗,被带到了一所表面看似普通的医院,实则沦为了日军的 “玩物” 与精神娱乐工具。 </p><p class="ql-block"> 这家医院打着为穷苦老百姓免费治病的幌子,行着令人发指的人体实验暴行。日军将无辜的中国人骗进医院,残忍地将他们抬上手术台,用手术刀剖开身体,取出器官,放入特制的药瓶保存。整个医院犹如人间炼狱,成为中国人有去无回的埋葬坑。大雪也被困于此,每日目睹同胞遭受折磨摧残,死状凄惨,怨念深重。那些死去的灵魂因痛苦与不甘,无法转世,只能永远被困在这片充满罪恶的土地上。</p><p class="ql-block"> 在这黑暗压抑的环境中,大雪虽身不由己,却怀揣着炽热的爱国之心。当拥有阴阳眼的夏冬青意外穿越到这个时空,大雪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她虽无法写字,却想尽办法偷来日本人的记事簿和铅笔,凭借记忆,将医院里日军的暴行一幅幅画在记事簿上。她恳请冬青将这些证据带出去,揭露日军的丑恶行径,让全世界知晓日军不仅在武力上侵略中国,还在中国土地上用中国人的生命进行惨无人道的医学实验。</p> <p class="ql-block"> 她本是舞台上耀眼的名角,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被日军当作“玩物”囚禁,最终怀着未说出口的牵挂与屈辱死去,连魂魄都困在旧日的戏楼里——这不是虚构的悲剧,而是抗日战争时期无数中国女性的缩影,是那段山河破碎岁月里,一道淌血的伤疤。</p><p class="ql-block"> 剧中的“大雪”,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侵略者的残暴与人性的扭曲。日军以“欣赏艺术”为名,行迫害之实,把她的才华当作消遣,把她的尊严踩在脚下。她藏在戏服里的反抗、眼底未凉的恨意,何尝不是当年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写照?就像东北抗联的女战士们,面对同样的欺凌,有人选择跳江明志,有人拿起枪战斗,她们或许没有“大雪”的戏台,却用生命唱着最悲壮的“抗争之歌”。</p> <p class="ql-block"> 说到抗争,就不能不提东北抗联英雄杨靖宇将军。这位河南汉子,把名字从“马尚德”改成“靖宇”,带着“平定寰宇”的决心走进东北林海。在零下四十度的极寒里,他和战士们啃树皮、嚼草根,棉衣破了就裹麻袋,枪里没子弹就拼刺刀。1940年那个雪天,被叛徒出卖的他,面对日军劝降,只留下一句震彻山林的话:“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当敌人剖开他的腹部时,发现里面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却装满了对祖国的赤诚……</p> <p class="ql-block"> 同样,纪录片《冰雪雄魂》里,有段镜头让我记忆犹新:抗联战士们在雪地里行军,草鞋早已磨破,脚趾冻得发黑,却依然攥着枪,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前行。他们中,有像“大雪”一样被侵略者迫害过的百姓,有失去家人的孤儿,还有放弃优渥生活的知识分子。就像“大雪”困在戏楼里仍未熄灭的希望,这些战士困在绝境里,却从未放弃过“赶走鬼子,回家团圆”的念想。</p> <p class="ql-block"> 就像《君再来》的结局,“大雪”的魂魄终于等到了一句迟来的“对不起”,可历史里的那些“大雪”,那些杨靖宇和抗联战士们,却再也等不到回家的日子。“商女亦知亡国恨”,大雪虽是歌女,却冒死记录暴行,打破“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刻板印象,凸显出中华民族的英雄气节。</p><p class="ql-block"> 80年过去了,戏楼早已不是囚禁人的牢笼,林海雪原也不再是烽火战场,但我们不能忘了:今天的安稳,是“大雪”们的屈辱换来的,是杨靖宇将军以及无数英烈们的鲜血铺就的。</p> <p class="ql-block"> “勿忘国耻”从来不是一句沉重的口号,而是对“大雪”说“你的苦难我们记得”,对先烈们说“你们的牺牲没有白费”。就像剧中那句“有些债,必须还;有些记忆,必须留”,我们纪念胜利,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护那些用生命换来的美好——让戏台只唱太平曲,让山林只闻鸟鸣声,让每个中国人,都能活得有尊严、有底气。</p> <p class="ql-block"> 雪花无声,却是历史的证词。她以血泪为墨,画下了永不褪色的真相:大雪的悲剧是《灵魂摆渡》对战争暴行的深刻批判,更是对历史记忆的庄严祭奠。她在烈焰中凋零,却在民族的记忆中永生……</p><p class="ql-block"> 雪落无声,却能覆盖山河;忠魂有痕,早已刻进血脉。8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想起“大雪”的眼泪、杨靖宇的坚守,便是对先烈们最好的告慰:这盛世,如你们所愿;这山河,我们替你守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