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抗战遗址】铁血旅顺,百年沧桑

哪里飞来的红

<p class="ql-block">昵称:哪里飞来的红</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3437632</p><p class="ql-block">探秘景点:大连旅顺口</p> <p class="ql-block">自荐理由: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这次参与寻幽探秘旅行家的“历史寻踪”活动,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通过深入挖掘和展现抗日战争遗址,探秘遗址背后的动人故事,由此发扬爱国情怀,坚定民族气节,不仅是对先烈的深情回望,更能让抗战精神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彩!</p><p class="ql-block">本文通过遗址探访,将日俄战争与抗战岁月的血泪交融成震撼叙事,既揭露了殖民之殇,更彰显民族不屈之魂。文中兼具史料价值与情感张力,让锈蚀的炮台与残破工事成为穿越时空的警钟,警示世人勿忘国耻、珍视和平。</p> <p class="ql-block">“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短短数十字就已囊括了旅顺口的辛酸历史。</p><p class="ql-block">这里是京津的海上门户,这里是保卫东北的天然屏障,这里有着举世闻名的天然不冻旅顺军港。</p> <p class="ql-block">旅顺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与山东半岛隔渤海相望,扼守渤海海峡咽喉(与威海共扼渤海门户),是天然的深水良港和极其重要的军事要塞。</p><p class="ql-block">明朝在此设防,修建城池(如北城),成为辽东重要的海防据点。清朝继续加强建设,特别是北洋水师时期。李鸿章在此兴建庞大的船坞、炮台等设施,使其成为北洋水师的主要基地之一(与威海卫齐名)。</p><p class="ql-block">因其无与伦比的战略价值,旅顺成为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必争之地和主战场,经历了惨烈的争夺和屠杀(如“旅顺大屠杀”),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p><p class="ql-block">‍自1894年鸦片战争开始,晚清时期的中国一直处在内忧外患的局面。</p><p class="ql-block">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借着旅顺军港的地理优势,本不该被日本攻陷的旅顺,却因清政府腐败无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11月21日,被日本攻陷。</p><p class="ql-block">日军在攻陷旅顺后,随即就展开了四天三夜的屠杀,肆无忌惮屠杀旅顺2万余人。</p><p class="ql-block">观光旅顺,近代历史的烙印随处可见,一个个让国人没齿难忘的片段让每个到此的国人心情都久久不能平复。</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曾设“旅顺市”。1950年与大连合并为“旅大市”。在我海军历史上有一款主力导弹驱逐舰051型叫“旅大级”就是与它对应的。它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型导弹驱逐舰。1981年,“旅大市”改称“大连市”,旅顺成为大连市的一个市辖区——旅顺口区。</p> <p class="ql-block">参观游览旅顺口区的第一站:那就是旅顺博物馆,它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底蕴的综合性博物馆,就位于在旅顺太阳沟宁静的街区,旅顺博物馆犹如一座凝固历史的殿堂巍然矗立。其主馆建筑自身便是一件值得品味的艺术品——落成于1917年,是典型的近代折衷主义风格。</p> <p class="ql-block">这座博物馆的由来,深嵌于近代风云:1905年日本殖民者始建,1945年由苏联红军接管,直至1951年才正式被新中国命名为“旅顺博物馆”,郭沫若先生1954年题写的馆名至今熠熠生辉。博物馆三易其主,最终成为属于中国人民的文化圣殿。</p> <p class="ql-block">步入主馆展厅,时光仿佛在这里层层沉淀。引人注目的不仅是展柜内的珍品,连那些陈列文物的深色木质展柜本身也承载着历史,多为日本明治时期精心打造,它们作为“会说话的容器”,默默陪伴着跨越千年的文物,成为展陈中一道独特而凝重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当您轻轻走过主馆那些百年展柜,目光拂过青铜的锈迹与丝路的尘沙,旅顺博物馆便不再仅是建筑与藏品的集合——它成了可触摸的历史脉络,邀您聆听时光深处传来的悠长回响,每一步都踏在文明绵延不绝的根系之上。</p> <p class="ql-block">我们参观游览的第二站:旅顺日俄监狱旧址。旅顺日俄监狱旧址,位于中国大连市旅顺口区,是一座由沙俄始建于1902年、后由日本于1907年大规模扩建并使用的臭名昭著的监狱。这座监狱是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侵华、殖民统治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铁证!</p><p class="ql-block">监狱建筑规模庞大,设施森严,设有牢房、刑讯室、工厂、绞刑场等。其独特之处在于融合了俄国和日本的建筑风格与监狱管理模式,生动体现了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领土上争夺势力范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旅顺日俄监狱是当时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关押人数最多、迫害最残酷的监狱之一,被囚禁者来自中国、朝鲜、日本、俄国等多个国家,无数爱国志士和普通民众在此遭受非人折磨甚至失去生命。它不仅是日俄侵略者残暴统治的工具,更是被压迫民族苦难与抗争的象征。</p><p class="ql-block">如今,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向世人无声地诉说着那段黑暗的历史,警示后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二O三高地和东鸡冠山堡垒,这是日俄战争的主战场。 </p><p class="ql-block">日俄战争中最惨烈的是发生在旅顺西边的二零三高地争夺战,一开始主攻第三军司令乃木希典一根筋的进攻东鸡冠山,觉得二零三高地即使占领,也处于俄军火力覆盖范围内,意义不大,俄军也未做重视,仅有四个连防守,除了顶部的炮台外就是山腰的一溜战壕,结果在东鸡冠山死伤无数,拿下遥遥无期,而俄军波罗的海舰队即将到达,必须尽快消灭俄太平洋舰队的压力下,乃木希典改为重点进攻二零三高地,可惜此时俄军陆防总司令康特拉琴柯也发现了日军的企图,对二零三高地大兴土木,架上通电的铁丝网,挖了大量的陷阱,派了更多军队进行防守。日军从9月17日开始进攻,到12月5日最终拿下二零三高地,阵亡将近2万,占到日俄战争阵亡总数的三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日俄战争中保存最好的战争遗址就是东鸡冠山堡垒。东鸡冠山堡垒和203高地。是扼守旅顺的两把钥匙,缺一不可,所以也就成为争夺最惨烈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东鸡冠山堡垒的遗迹至今保存相对完整。斑驳的混凝土工事上密布的弹孔、坍塌的坑道、巨大的爆破坑(如著名的“东鸡冠山爆破点遗迹”),都无声地诉说着那场帝国主义为争夺中国领土而进行的非正义战争的残酷。 </p><p class="ql-block"> 1894年,甲午战争战败后,日军攻打旅顺并对城内平民进行了屠杀,制造了“旅顺惨案”,平民死亡约两万人。战后三国干涉还辽,日本撤出旅顺后清政府组织了殉难者的集体安葬,设享殿和“万忠墓”碑一方。</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后来的万忠墓纪念馆,馆中陈列1994年百年祭时清理原墓时出土的各种物品与遗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白玉山塔是日军于旅顺口留下的侵华建筑之一,是见证日本侵略者殖民中国东北罪证的重要物证。该塔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白玉山顶,塔高66.8米,塔内有螺旋形阶梯273级,塔尖为弹头形状,建造目的为纪念日俄战争中日军的“亡灵”,以炫耀“战功”,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和对华殖民活动。始建于1907年6月,1909年11月竣工。1945年旅顺口解放后称为“白玉塔”,1952年,“纳骨祠”拆除,1985年,白玉塔作为“日俄战争遗址和帝国主义侵华物证”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依山更名“白玉山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苏军胜利塔建造时间:1955年3月下旬开工,同年9月3日落成,正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10周年。 其高度与规模:塔高45米,寓意1945年战争胜利;占地面积15,546平方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建筑特色:塔基为正五边形,由花岗岩砌成,塔身主体为花岗岩磨光筑砌,塔尖为15米高的铜质镀金塔尖,顶端铸有稻穗环绕的五角星,象征胜利与友谊。</span></p><p class="ql-block">该塔是为纪念苏联红军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对日作战的功绩而建,见证了苏联对解放中国东北的贡献。 </p><p class="ql-block">塔身铭文用中苏两国文字镌刻,记录了苏联红军与中国人民武装部队共同抗击日本侵略的历史,体现了中苏两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合作与友谊。</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观光旅顺火车站。<span style="font-size:18px;">旅顺火车站</span>为典型的俄式木建筑,候车室主建筑顶部正中建有铁皮鱼鳞瓦塔楼,极富异国情调。</p><p class="ql-block">甲午战争后,日本统辖辽东半岛,这冲犯了沙俄吞并东北亚的计划。于是俄国伙同德法,上演“三国干涉还辽”。清廷用三千万两白银赎回了辽东半岛,俄国却顺势扩大辽宁长城以北的东北势力,并租下旅顺与大连这两处“飞地”。旅大扼守黄渤海,港口终年不冻,是苦寒的俄国最觊觎的一类战略重地。后来俄国又攫取了由中东铁路干线向辽东半岛南部修筑支线的权利。1902年3月,满洲里至大连实现铁路通车,旅顺站是终点站。1902年4月,中国铁路史上第一列国际列车,从旅顺口驶出,开往遥远的沙俄首都圣彼得堡。1904年2月,日军偷袭旅顺港,日俄战争爆发。这次大清都不是棋子,而是列强的棋盘了,直接宣布“均系友邦”,保持中立。次年,俄军战败,关东州落入日本人之手。其实现在看到的火车站并非完全由俄国建造。</p> <p class="ql-block">旅顺火车站最初建在对面,更为简单。1903年,俄国人又设计了一个俄国风格的新站,但刚做完基础工程,战争爆发,工程停摆。1905年,日军占领旅顺后,感觉工地有损市容,就决定完全沿用俄罗斯风格在原有基础上续建,并将旅顺火车站改名为“旅顺驿”。 </p><p class="ql-block">旅顺站被列为第六批国保,并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2014年4月20日,旅顺站宣布停运,结束了长达111年的运营历程。到现在,旅顺站停运都已经十一年了,成为了仅供在外欣赏的文物。或许有一天,它会迎来新生,或许不会,但它完好地矗立着,就是风景。</p> <p class="ql-block">如今观光旅顺的每一方土地,都像是翻阅一首凝固在建筑里的史诗,一幅随四季变换的天然油画,一处能让人放慢脚步、触摸历史、感受宁静与浪漫的独特风景。都是旅顺不可错过的灵魂所在。</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这次参与寻幽探秘旅行家的“历史寻踪”活动,<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通过深入挖掘和展现抗日战争遗址,探秘遗址背后的动人故事,由此发扬爱国情怀,坚定民族气节,</span>不仅是对先烈的深情回望,更能让抗战精神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