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读到《增广贤文》这句“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想起了父母的早。小时候见父母每天五、六点就起来,起来做什么呢?早早地开始一天的生活。母亲在家煮猪吃的,煮人吃的,打扫屋里屋外,以前家里没有水井,还要去村子口那口公用水井挑水。要忙到七、八点,才把家里的事忙清,准备吃早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呢?是一起来就去田地里干活。遇到特别忙的日子,比如,农忙季节,那是天麻麻亮就起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起了鲁迅,在课桌上刻下的早字。我的早,应该从读初中的时候开始,读书厉害的人都起得早,四、五点就起来背书。因为几乎门门功课都有要记住的东西,不早点回来背,根本没有时间去记。</p> <p class="ql-block">出来社会打工,对早的意识就没有那么强,除非工作要求早起,没有必要起那么早,只要上班不迟到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年来又开始有了早起的意识,因为有了自己的家,因为上班有一段距离,因为要起来做早餐,有必要起早点。早起最大的好处就是上班从容,不急不忙,上班路上安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一些文友的文章,起早要打卡,不打卡还起不来,我就暗暗地笑。起早是自己的事,不需要外人监督。只要想起,什么时候起来,都可以做到。只要对自己说,明天几点起来,自然就在那个时候点醒了。实在不放心,可以给自己定个闹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除了上班,每天早起外,周末休息,也是按时起床,让早起变成自己的生活方式,如同太阳,什么时候升起来,什么时候落下去,都是在那个时间点,不早也不晚。也没有周末和节假日,顺应这个时间点,就能活得健康长久。</p> <p class="ql-block">“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后面其实还有两句:“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父母对于这四句话都落实到位了。父母在我年纪小的时候,也时常争吵。有时母亲气不过,就跑回娘家,几天不回来。母亲没在家,连个做饭的人都没有,孩子也没人管。没办法,父亲就带我去外婆家,把母亲接回来。这样折腾了几次,父亲就不再随便发脾气了,一个家和和睦睦的,最后一起白头偕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勤”在父母身上也是做得非常到位,可以说从早到晚没有一刻停下来。刚才说到早上要忙的事,接着说吃完早饭后,一家人出去田地里干活。干到中午回来做饭,母亲负责做饭,父亲呢?见饭还没有做好,又去忙其他的事去了。我干完活来,累得什么都不想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吃完中午饭,我要午休一会,父母又去为下午的工作做准备。下午干完活回来,吃完晚饭总该没事干了?不,还不能停下来,还得为明天的事做准备。</p> <p class="ql-block">这样从年头忙到年尾,没有周末和节假日。这样忙碌一辈子,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至少衣食无忧。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一生健康平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从小就感到父母的辛苦,不想过父母那种生活,我的体质也干不来。幸好出来社会让我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天不用那么劳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样的生活有好也有坏,好就不用说了,坏就是太闲了。上班回来,吃完夜饭就没有事可以做了。遇到周末就更闲了,不可能天天去玩,于是,找了一小块地种菜,可种了一段时间又不想种了。于是,想起了学习书法,可以练了一段时间,又不想练了。钓鱼呢,也不是我的爱好。我又想起了阅读,没事的时候在楼下的小院子的读书,还是一件很惬意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也非完全没事做,可以把自己的家收拾好,只是我静不心来做好来。想做到像父母那么勒快我还得努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呢?目前还是独居生活,只需处理好和同事的关系就好。现在和同事的关系非常好,每天都很开心。有的同事笑我是墙头草,两面倒。他们不知道,我是谁也不想得罪,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没有必要把工作的气氛搞得尴尴尬尬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还需进一步练习臣服,完完全全接纳自己。只有接纳自己,才能接纳别人。看到不顺眼的人事,能理解和包容。人前人后都不说人的是非。别人说是非,不附和着去说。这是我以后要修炼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