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抗战遗址】海拉尔要塞风云

张灏

<p class="ql-block">作者:张灏</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1133574</p><p class="ql-block">探秘景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p> <p class="ql-block">  今年6月10日我们参观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其位于内蒙呼伦贝尔市海拉尔铁路工人新村北部,为国家4A级战争主题公园,是集愛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为一体的军事主题红色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海拉尔纪念园是在原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遗址上建立的主题公园,始建于1934一1937年,是日本关东军在海拉尔修筑的以内陆防御为主的军事工事,其中的北山阵地是国内同类遗址中地上地下工事最为复杂,规模最大,设施最全,保存最完好的一处环行防御阵地。</p> <p class="ql-block">  要塞遗址是日本侵华和我国各族人民反抗斗争的历史见证,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关东区在中国所犯罪行的有力证据之一。中共海拉尔区委区政府在侵华日军要赛修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作为弘扬愛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教育基地,功德无量。2009年5月被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8年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下车看到的纪念园整体形象,宏观雄伟,很受震撼!</p> <p class="ql-block">  大门左侧是炮楼,代表日军要塞。现在炮楼做售票处。</p> <p class="ql-block">  大门右侧是坦克,其下面用蒙汉文标注纪念园名称。纪念园的建成生动形象地证明了日本关东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p> <p class="ql-block">  海拉尔要塞遗址共有5处主阵地和4个辅助阵地,占地21平方公里,目前开放3平方公里。日本关东军第80混成旅团司令部设此,曾被当时的军事家称为"东方的马其诺防线"。</p> <p class="ql-block">  纪念园景区分地上地下两部分。地上有主题广场,海拉尔要塞遗址博物馆,地面战争遗迹三个区域。地下指地下工事,也称地下通道。首先了解主题广场和地面战争遗迹。</p> <p class="ql-block">  一座18米高的青铜雕塑矗立在主题广场,形象地刻画了中俄蒙三国战士在攻克海拉尔要塞后振臂欢呼胜利的场景。站在主题广场瞭望四周,整个园区建设充分体现战争主题,彰显中俄蒙三国共同抗击法西斯的磅礴气势,讴歌世界和平,园区大气,凝重,发人深省。</p> <p class="ql-block">  这是海拉尔要塞河南台阵地遗址,也称北山遗址。属于日军海拉尔要塞的辅助阵地,各种设施齐全,是整个军事工事的指挥中心。</p> <p class="ql-block">  要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为进攻前苏联于1934年至1939年间,在中国边境设立的17处军事工事中最大的两处之一,于1934年6月动工,1937年末竣工,到现在已有90年的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  景区四周摆放50余辆仿真坦克。这些坦克有的代表苏联红军攻克要塞中缴获的日军坦克等军事装备。</p> <p class="ql-block">  炮阵地,在河南台阵地的西北部,阵地由2门步兵炮组成。</p> <p class="ql-block">  1954式122毫米榴弹炮。</p> <p class="ql-block">  歼一6战斗机,中国第一款超音速战斗机,曾是解放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数最多,服役时间最长,战果最辉煌的中国产喷气式战斗机。</p> <p class="ql-block">  这是海拉尔要塞遗址博物馆,2008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建筑面积4320平方米,全馆共四个展厅,九个单元的内容揭露侵华日军在呼市犯下的滔天罪行。博物馆完整保留了日军司令部旧址及大量战争遗迹,展出抗战各个时期的文字资料100余万字,照片1000余张,地图30余幅以及大量的战争实物。这些资料具有很高的综合科学考察价值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  国内外知名媒体对博物馆进行过深度报道,如央视一台的《探索与发现》,央视七台《军事访谈》,央视十台《百科探秘》从不同角度报道过,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积极作用。</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获得的荣誉。博物馆通过详实的历史信息和大量的现代元素,不仅成为我国北方红色旅游的生力军,同时对更好延续中俄蒙三国人民友好往來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一进博物馆迎面有"勿忘"塑标,上面写着1931一一1945。这个数字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第一展厅主题是"东亚烽火兴安怒"。主要展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战场面。</p> <p class="ql-block">  1927年夏,日本政府召开东方会议,确立了先占领中国东北和内蒙古,进而侵占全中国的策略。1931年9月18日22时25分,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关东军独立守备队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借口突袭东北军北大营守军,并按预定计划围攻沈阳,迅速占领东三省。从此,东北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p> <p class="ql-block">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在关东军的刺刀下成立了伪滿洲国。呼伦贝尔地区划分为兴安北省和兴安东省,省会分别设在海拉尔和扎兰屯。</p> <p class="ql-block">  第二展厅主题是"炼狱硝烟草原焦"。揭露日军修建要塞的暴行与劳工的遭遇。</p> <p class="ql-block">  日本侵略者用哄骗招工办法从山东,河北,东北抓来大批贫苦农民做劳工,修建地下要塞,他们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天天在日寇皮鞭下干十几个小时体力活儿,累死,饿死,病死,被打死的不计其数。</p> <p class="ql-block">  工程结束,为了保密,日军把劳工分批用铁丝把肩胛骨穿在一起,集体枪杀,尸体运到北山和敖包山之间的沙地掩埋,这就是海拉尔的万人坑。</p> <p class="ql-block"> 这是从修建海拉尔要塞的数万名中国劳工中唯一逃生的张玉甫照片。他在一个黑夜趁鬼子睡觉,爬过七道铁丝网,遍体鳞伤侥幸逃出虎口。海拉尔要塞是劳工血泪和生命筑成的要塞。</p> <p class="ql-block">  1939年7月12日,日本731细菌部队在哈拉哈河投放22.5公斤伤寒,霍乱和鼠疫细菌。</p> <p class="ql-block">  日本关东军在海拉尔巴彦汗一带设有110平方公里的毒气实验场,731部队,100部队和516化学部队常在这里进行毒气实验,残害呼伦贝尔各族同胞,还专设了731部队543支队,用活人进行细菌实验。</p> <p class="ql-block">  日军占领呼伦贝尔13年中,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推行奴化教育,强制奴役劳工,实行细菌战和化学战,每个中国人随时有灭顶之灾,呼伦贝尔各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p> <p class="ql-block">  第三展厅主题是"塞外惊雷万木春"。描述中苏蒙军联合攻克要塞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面对日军的侵犯,中国人民组织武装力量奋起攻击。东北边防军驻呼伦贝尔步兵第二旅旅长苏炳文中将,兼哈滿护路軍司令,负责守护中东铁路西部线。经过周密准备成立了"东北民众救国军",自任总司令,通电中外,誓师抗日,史称"海滿抗战"。从此拉开了中俄(前苏联)蒙抗战史诗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  1939年东北抗日联军小兴安岭根据地被日军破坏,抗联为在呼伦贝尔大兴安岭建立总后方,派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组成龙北指挥部,三次进军呼伦贝尔,与日军战斗300余次,由于敌我力量悬殊,1942年2月,抗联退入苏联境内,与苏红军远东红旗军第二方面军联合组成国际第88旅,一直与日军战斗到其投降。</p> <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在苏军元帅华西列夫斯基的指挥下,158万大军向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动总进攻。苏军第36集团军和53集团军分别从额尔古纳河,滿洲里,诺门罕三个方向向海拉尔突进,海拉尔要塞成为主攻目标。</p> <p class="ql-block">  为履行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协议,1945年8月9日午夜后,苏军36集团军对日军作战的"滿洲战役"全面打响。</p> <p class="ql-block">  8月12日苏军对固守海拉尔要塞的近7000日军决一死战,至16日,共浮虏3827人,打死3000余人,彻底摧毁了这个地下魔窟。1945年8月18日早6时日军举起白旗,宣布无条件投降。</p> <p class="ql-block">  苏联红军在攻占海拉尔的战斗中付出巨大代价,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如有七名用胸膛堵住敌人枪眼的"马特洛索夫式"的战斗英雄。在海拉尔东郊小孤山上,有24座苏军烈士合葬墓安葬着1130名苏军烈士。</p> <p class="ql-block"> 请记住下面的数字,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持续作战时间最长,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最重的是我们中国。</p> <p class="ql-block">  笫四展厅主题是"世界和谐传友情",反映中俄蒙三国合作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  以上记叙了纪念园的地上部分,包括主题广场,地面战争遗迹和要塞遗址博物馆。下面介绍地下部分即地下通道。</p> <p class="ql-block">  地下通道目前开放部分有6号7号洞口,总长度260米。游客需从6号洞口进,下台阶88级,7号洞口出,上台阶96级。洞内零下温度,可30元租大衣御寒。</p> <p class="ql-block">  地下通道距地面17米至19米。面积5000多平方,有50多间房,全部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工事一条主干道,两旁是房间,有指挥部,兵舍,发电室,厨房等等,还有完善的粮弹储备空间,据说可保障一两万人的部队在此生活战斗,当年日本关东军第80独立混成旅团司令部就设在此。(此图及下面两图网录致谢作者)</p> <p class="ql-block">  以下是已复原的司令部,士兵宿舍,厨房等。</p> <p class="ql-block">  这些地下工事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区域设有通风井和防爆门,体现日军永久性防御工事的设计特点。</p> <p class="ql-block">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这些触目惊心的史料,弥足珍贵的文字,充分显示出无数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铸就钢铁长城,用"一寸山河一寸血"谱写出民族解放的壮丽篇章,深深地震撼参观者。硝烟早已散去,和平留给了我们,让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深刻领悟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