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长城赋

母焕胜,

怀柔长城赋 原创 母焕胜 燕山逶迤,拱卫京畿;怀柔古垣,横亘苍茫。居幽燕之襟带,扼军都之要冲,承秦砖汉瓦之厚重,载宋元明清之华章。其势若游龙跃涧,蜿蜒于层峦叠嶂之间;其形若猛虎踞崖,巍峨于苍松翠柏之上。历千载风霜而骨峻,经百代烽烟而气扬,实长城之翘楚,华夏之瑰宝也。 怀柔区长城以险峻、原始和历史底蕴著称,主要特点及经典如下: 追溯其源,滥觞于战国。燕昭王拓土北疆,始筑列障以拒东胡;秦汉一统,续缮边垣以御匈奴。魏晋以降,烽燧时兴时废;隋唐盛世,关隘渐成体系。逮及朱明,筑垒尤勤。永乐肇基,遣将督工;隆庆年间,戚继光镇蓟辽,易土为砖,增台筑敌。工匠负砖石于悬崖,运斧凿于险峰,以糯米灰浆凝其基,以铁榫木构固其构。历经数载,方成此延袤百里之巨构,垂范千古之雄关。怀柔境内,箭扣之险、慕田峪之秀、黄花城之奇、水长城之幽,星罗棋布,各擅其胜,共谱长城之壮歌。 黄花城长城 江南风情‌ 位于怀柔水长城,以山水相依、四季景观著称,春季山花遍野,夏季泛舟嬉水。 ‌ ‌历史底蕴‌ 建于明永乐年间,现存明代板栗园与长城相映成趣。 若夫春和景明,惠风拂面,登城纵目,则见千峰叠翠,万壑流泉。桃蹊吐艳,映雉堞之斑驳;柳陌含烟,绕烽台之嶙峋。朝暾初升,染城垣以金辉;晨雾未散,笼关隘以轻纱。山岚穿垛口而过,若流霞之漫卷;莺燕啭林麓之间,似清商之婉转。黄花城畔,春水初生,映长城如盘龙卧波;慕田峪旁,新绿遍野,衬敌楼若列阵将士。时有农夫驱犊,耕沃野于城下;或见樵夫负薪,踏幽径于山间。此际登临,觉天地之旷远,感岁月之安恬。 慕田峪长城 ‌历史悠久‌ 始建于1368年,由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督建,现存开放段3000米。 ‌ ‌景观独特‌ 以双面垛口、关台奇特、敌楼密集为特色,著名景观包括正关台、大角楼、鹰飞倒仰等。 ‌ ‌设施完善‌ 设有封闭式缆车、施必得滑道、长城文化体验馆等,接待能力突出。 ‌ 文化价值‌ 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11年成为国家5A级景区,2021年入选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至若夏木葱茏,骤雨初歇,则有涧水鸣琴,松涛漱石。云气漫过敌楼,若轻纱之缥缈;凉风拂过城墙,送暑气之暂息。水长城边,碧波荡漾,映青山如黛;箭扣崖下,飞瀑流泉,奏清音似弦。戍卒遗迹尚存,石灶残烟似诉当年炊爨之艰;箭孔痕印犹在,断碑藓迹堪忆昔日厮杀之急。偶有山雀啄食于残砖,似叹沧桑之变幻;间见野兔奔窜于荒草,若惊世事之迁移。入夜则繁星垂野,流萤点点,城垣若巨龙蛰伏,静听山风之低语;皓月当空,清辉遍洒,烽台似巨人屹立,遥看星河之浩渺。 夏之韵 箭扣长城 自然险峻‌ 未开发,以牛犄角边、南大楼、鬼门关等险峻节点闻名,绵延20多公里。 ‌ 生态价值‌ 周边景色绝美,四季景观各异,吸引大量驴友。 冬之雪 逮夫秋高气爽,层林尽染,则见丹枫如火,黄菊铺金。落日熔金,映危垣之斑驳;归鸿列阵,掠长天之辽远。登高而望,长城如龙脊蜿蜒,接穹苍于天际;极目所及,沃野若锦缎铺陈,连村落于云边。慕田峪上,霜叶覆城,似铺丹霞之毯;黄花城旁,金风送爽,如奏清越之箫。时有骚人墨客,携酒登临,题诗于断壁,寄情于苍山;或有稚子牵裳,拾叶于城隅,笑语于秋风,留影于烽前。更有摄影者举镜,定格“箭扣夕照”之壮美;写生者挥毫,描绘“水长城秋韵”之雅致。 秋之枫 擦石口长城 防御功能‌ 始建于1541年,兼具防御外侵与拱卫帝陵双重功能,现存3公里墙体分布8座敌楼。 文化特色‌ 境内有明代摩崖石刻、万历八年记功碑等历史遗迹。 及夫冬雪初霁,天地一白,则见琼楼玉宇,银装素裹。城垣若玉龙蛰伏,静卧于雪原;烽台似冰笋耸峙,直指于霄汉。朔风过处,若闻当年戍角之悲壮;积雪消融,似见昔日征人之泪潸。箭扣险峰,雪覆悬崖,如银蛇狂舞;水长城畔,冰凝湖面,若玉镜初成。寒鸦啄雪,印爪痕于洁玉;樵翁负薪,踏足迹于冰原。暖阳初照,雪融檐角,滴沥之声若古调之悠扬;暮色降临,雾笼城根,朦胧之景似水墨之淡雅。 冬之雪 观其形制,独具匠心。敌楼分三层,中设通道,上覆穹顶,可驻兵、可储物、可瞭望;马面凸墙外,外接箭窗,内连城墙,利防守、利反击、利传讯。箭扣长城,壁立千仞,“鹰飞倒仰”之险,猿猱难攀;慕田峪长城,平缓开阔,“牛犄角边”之奇,独具特色。水长城更绝,城入水、水绕城,形成“长城戏水”之奇观;黄花城则妙,“十八盘”蜿蜒曲折,似天梯倒挂。城墙依山而筑,随势起伏,或陡峭如天梯,需攀援而登;或平缓如坦途,可信步而游。砖石坚致,历经风雨而不腐;灰浆凝实,饱经霜雪而弥固。其下则深沟险壑,为天然之屏障;其上则崇山峻岭,为自然之卫护。 忆昔烽烟四起,胡马窥边,戍卒披坚执锐,坚守此垣。晨吹号角,唤醒千山之沉寂;暮燃烽燧,传递万里之警讯。逢敌来犯,则矢石如雨,杀声震天;遇友驰援,则鼓乐相闻,旌旗招展。戚继光练兵于此,创鸳鸯阵以破敌;李成梁戍边其间,筑堡垒以固防。多少英雄,血洒疆场,埋骨于青山之下;几许壮士,魂牵故国,寄情于明月之前。“土木之变”后,于谦督守京畿,怀柔长城为屏障;“庚戌之变”时,将士浴血奋战,古垣之上写忠诚。其功赫赫,载于史册;其德昭昭,传于民间。 今则烽烟散尽,干戈永息,长城不再为争战之界,而成为文明之碑。中外游客,慕名而来,登城揽胜,感怀古今。黄发老者,扶栏远眺,忆往昔之峥嵘;垂髫小儿,逐阶而上,探历史之奥秘。春日里,踏青者络绎不绝,赏山花与长城相映;秋日里,登高者比肩接踵,观红叶与古垣共辉。国际友人叹中华工程之浩大,赞华夏文明之悠久;学子研学,寻历史之踪迹,悟民族之精神。怀柔长城,已成为连接中外、传承文化之纽带。 夫怀柔长城者,非独砖石之堆砌,实为民族之精神。其坚韧不拔,若中华民族之脊梁;其蜿蜒万里,似中华文明之绵延。它见证了王朝之更迭,历经了时代之变迁,却始终屹立于燕山之巅,守望着华夏之安澜。怀柔之地,因长城而显厚重;长城之魂,因怀柔而更鲜活。 嗟夫!登临此垣,不禁慨然。昔之金戈铁马,已成过眼云烟;今之国泰民安,方是盛世容颜。看今朝,怀柔长城之下,高铁飞驰,联通南北;产业兴旺,惠及民生。愿此古垣永固,若日月之昭昭;愿我中华永昌,如江河之绵绵。谨作此赋,以记其盛,以抒其怀,以传其远。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