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天津

黄程阳

<p class="ql-block">  天津是笔者出生的地方,但由于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几乎没有留下任何记忆,也成为以后多少年留在心头的一个遗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来有一年五一假期骑自行车回了一趟天津,并且找到了当年曾经居住过的旧红砖宿舍楼,不过儿时的记忆实在是太淡薄了。图为当时经过凯悦饭店大楼门前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晃儿又过去了近四十年的时光。不久前有机会再回天津,并且在海河两岸留下了一串串足迹。坦率地说,虽然笔者自称是天津人,但如今的天津已经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比起上次花了十个多小时,这次乘高铁仅30分钟就到了天津站,真是今非昔比。当然除了天津站,还有西站、南站、北站、滨海站,而且都通高铁,交通确实太方便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出得天津火车站,眼前就是海河广场。作为很多外地游客来到天津的第一个景点,海河广场展现了天津的历史文化风貌,其中广场西侧的世纪钟堪称点睛之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世纪钟是为迎接21世纪于2000年底建成,并于2001年1月1日零时正式投入使用的。钟高40米,钟面直径14米,12个钟点由12星座的青铜浮雕组成,钟摆的S型长臂顶端是太阳,底端是月亮,时钟整体呈欧洲古典风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世纪钟的对面就是横跨海河的解放桥。这座建成于1927年10月的铁桥当初叫万国桥,1949年1月伴随天津解放而更名为"解放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解放桥为双叶立转式开启桥,开启时主桥中间部分分别沿两侧固定轨道旋转抬升,以供大型船舶通行。出于安全原因,解放桥近年来很少开启(最后一次开启在2023年5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解放桥沿海河溯流而上,不远处就是大沽桥。这是一座比较新的双拱斜拉吊桥,建成于2003年,由邓文中设计,全长243米。大沽桥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不对称双拱。东侧的大拱高39米,弧长140米,外倾18度;西侧的小拱高19米,弧长116米,外倾22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大沽桥南岸西侧,是近年来开发的天津环球金融中心,包括津塔大厦、津门酒店和三套高级公寓。图为高336.9米的津塔写字楼(亦称"天津之心"),地上75层地下4层,建成于2010年,当时为长江以北地区最高建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津劝业场是一座欧洲式建筑,建成于1928年。当时主楼高33米,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转角处8层)。在全国各地的百货商店里,天津劝业场以其独特的名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作为著名的老字号,劝业场曾有着辉煌的业绩,现在劝业场大楼处于维修改造之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白楼是和平区海河西岸的一片繁华区,历史上曾经是各国官僚买办汇聚的地方。关于小白楼地名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但大都缺乏权威性证据。现在的小白楼已经建设成为中央商务区,图中的建筑自左至右依次为:滨江凯隆酒店、凯旋门大厦、亚太大厦(远处)、国际贸易中心、平安泰达国际金融中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白楼商业区的传统建筑要数起士林的总店大楼了。起士林诞生于1908年,与上海雅克红房子、北京马克西姆餐厅和哈尔滨华梅西餐厅并称为中国四大西餐厅。后经反复合并改制,如今形成以西餐为主的起士林大饭店和以糕点为主的起士林食品有限公司两大系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大道位于小白楼旁边,其中纵横有23条街道,是一片多含旧式建筑的老区。通常认为地名"五大道"出自当地的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和重庆道(亦有成都道之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大道地区现存230余幢古建筑,以及50余幢名人旧居,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为五大道的先农大院,建于1925年,当时为先农房地产公司职员宿舍,现在则以餐饮文创产业的商店为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民园广场几乎位于五大道的中心区域,本以为是一个街心公园,其实以前这里是个体育运动场。2012年实施改建工程,建成为一个欧式古典风格的综合休闲娱乐场所,并保留了其中的400米环形跑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五大道诸多的历史性建筑中,有一座通称"疙瘩楼"的房屋,建于1937年,由意大利建筑师鲍乃第设计,为四层砖木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外墙镶砌了很多凸起的砖块,如一个个疙瘩。据说当时鲍乃第特地从当地窑厂廉价买进了烧坏变形的废砖,并巧妙地利用在建筑中。2013年疙瘩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辽宁路、丹东路和承德道的交汇处有一个圆形的街心公园叫中心公园,建于1917年,为欧式风格,中央是一座16柱凉亭。图为公园里面景育民的雕塑《融》,后边左侧的高楼是津塔大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中心公园西侧,就是如今红得如日中天的瓷房子。与其它景点人影稀疏形成鲜明对照,瓷房子的门里门外直到门口马路上都是游人,而且大家都在举着手机不停地拍。关于瓷房子,以后的美篇还将详细介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鼓楼位于南开区城厢中路,建成于1493年前后,与炮台和铃铛阁并称"天津三宝"。鼓楼长宽高均为27米,砖木结构,重檐歇山层顶,配绿色琉璃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鼓楼周围的东街、南街和北街构成T字型步行商业街,与鼓楼的历史文化形象相呼应。北街主要经营古董,南街以饮食为中心,东街则集中了各种纪念品。不过不知是否时间不巧,几乎所有商店都是门可罗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与鼓楼商业街类似的还有海河西岸边上的古文化街。古文化街面积约20万平方米,包括始建于1326年的妈祖庙天后宫,还有民俗博物馆。图为古文化街南口的"津门故里"门牌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文化街中一色的青石板路,两旁大约有上百家传统文化商店。北街以古玩玉器和文房四宝为主,东街有杨柳青年画和泥人张彩塑,南街则是天津大麻花和狗不理包子。跟鼓楼比起来,这里的香火旺多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津相声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文化街五号院的相声茶馆是体验天津相声的代表性场所。您看门口招呼听客的马三立一副喜相,看来会在众多的游客中找到知己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与古文化街隔河相望的意大利风情区也很红火。该区建成于1902年,占地面积28.45公顷,现存137栋意大利设计师设计的欧洲古典建筑。图为建成于1925年的意大利兵营,三层砖木结构,内侧有大拱券式通廊,历史上意大利曾在此驻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意风区的梁启超故居也是小有名气,包括1814年建成的住宅楼和1924年建成的书斋,两者合计建筑面积超过两千平方米。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意风区的汉白玉雕塑潘神,表现了希腊神话中的牧神潘单手环抱宁芙绪任克斯,而绪任克斯却化成了芦苇。潘用芦苇制作了排箫,喻意"得不到的爱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外,马克波罗广场13.8米高的和平女神像、但丁广场的但丁纪念塑像,以及众多的意大利餐饮店和富于本地特色的风味小吃,也都是意风区的引人之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意风区的一角紧连着海河上的北安桥。北安桥始建于1939年,1973年重建,三拱钢筋混凝土结构,全长93米,宽24.6米。北安桥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桥头四角的西洋雕塑中赋予了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的元素,桥栏上四个乐女手抱琵琶、筲、笙等乐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解放桥到了晚上又是另一番风采。灯光将其钢铁的身躯照成金黄色,威武中不失妩媚。江中有满载乘客的游船,身后有辉煌璀璨的大厦,构成了天津特有的海河夜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游的赤峰桥在初升红日的映衬下也很迷人。赤峰桥主跨境134米,采用斜塔双索面弯斜拉结构,塔高64.92米,倾角63度,形似船帆。据说斜塔内有电梯直通顶上的观光厅,但出于安全原因未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狮子林桥位于古文化街东北角的海河上,始建于1954年,1994年和2003年分别进行了扩建和抬升。该桥以狮子为主题,除两桥头的四座汉白玉石狮像外,在桥栏和桥墩上还形态各异的狮子像,有"千狮之桥"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狮子林桥沿海河上溯就到了"天津之眼"了。天津之眼正式名称为永乐桥摩天轮,是全世界唯一的桥轮合一的交通兼观光设施,建成于2009年。摩天轮高120米,直径110米,设有48个吊舱,每个舱可乘8人,旋转一周约28分钟。摩天轮的支撑架为120度等角箱型截面结构,底部跨径125.4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头再来看看解放桥。解放桥连接海河东路与解放北路,桥长97.64米,宽19.5米,双向四车道时速30公里,车道两侧留有行人专用道,是沟通市中心海河两岸的重要交通枢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解放桥北侧广场上的世纪钟也披上了迷人的色彩。据说世纪钟每天正午和傍晚六点报时,节假日还会增加报时次数。悠扬的钟声回荡在海河两岸,给人带来神奇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然,天津的公交事业也是今非昔比。目前全市已开通地铁11条,总长达335公里。图为地铁3号线津湾广场站,高大的穹顶和华丽的吊灯彰显着辉煌绚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地铁2号线横贯市内东西,其中建国道站紧邻意大利风情区,于2024年更名为"建国道意风区"站,并突出文化特色。图为车站内装饰的Al壁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日新月异发展的缝隙中,还能看到往日的时光。图为辽宁路上一景,陈旧的电表和电闸在向人们讲述着旧时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入夜的津湾广场也是一片金碧辉煌,海河的波光更增添了迷人的色彩。作为天津大门口的一张名片,相信津湾广场还会有更大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说为了迎接秋天的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今年以来天津市内一直在搞城建施工,所以到处都是脚手架和施工机械。步履匆匆,难以反映天津的全貌。未来的天津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〇二五年九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