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南极+走进南美系列之秘鲁(3)亚马逊雨林

2U-Angela

<p class="ql-block">南美旅行的精彩之处在于每到一处,几乎都是每个旅行者曾经梦想过的地方。亚马逊热带雨林 Amazon Rain Forest,是这次南美之行的又一大亮点。</p> 亚马逊热带雨林有770万平方公里,亚马逊河是世界上除尼罗河外第二长的河流(我国的长江短43公里,屈居第三);坐拥诸多世界之最:世界上流量最大、支流最多、流域面积最广的的河流,世界上的物种有10%都可以在亚马逊看到;亚马逊河有2000多种鱼类,包括食人鱼、粉红河豚(亚马逊精灵);亚马逊雨林有3万余种已知植物,雨林茂密到雨滴落在地面的世界需要10分钟! 从秘鲁利马起飞,落地世界上离海最远的海港 - 伊基托斯Iquitos。从飞机上的视角看云端下的亚马逊河蜿蜒曲折、汹涌磅礴的景色,非常难得。伊基托斯是游客进入亚马逊雨林的唯二选择中更加原始的地方,伊基托斯是在亚马逊河的发源地,陆路不能到达,只能飞机或水路到达;另外一个能到达热带雨林的地方是巴西的玛瑙斯,更加商业化些。 初见伊基托斯,这个秘鲁第六大的城市,就像是我们3-4线的小县城的样子,满街的摩托车和三轮电动车,再高级一点的是木制公交车,领队告诉我们木制公交车是当年美国人留下的。城市虽小但名气很大,伊基托斯虽然离亚马孙河入海口有3700公里远,但是三千到九千吨的海轮可以溯流而上抵达该地,使得它成为世界上距离海岸最远的海港(对标比较,我国的重庆作为长江上游最重要的港口,距离入海口不到2500公里,但因海轮无法直达,只能叫河港而不是海港);对外交通完全依靠航空和内河航运,是世界上没有陆路交通与外界连接的最大城市。它被英国《卫报》评为全世界最偏远的城市之列,还在2011年被《孤独星球》推荐为当年最值得一游的全球10大目的地之一。<div><br></div> 伊基托斯曾因橡胶繁荣The Amazon Rubber Boom 而闻名于世。19世纪末期,随着欧洲工业化程度的提升,欧美国家对于可以从雨林橡胶树当中产生的乳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伊基托斯作为地处亚马逊雨林最深处的城市,一下子涌入许多欧洲投机者、在此寻找到大量的本土廉价劳动力、发家致富、一时间伊基托斯成了整个南美洲橡胶分销和运输的枢纽。十几年后伊基托斯橡胶种植与出口业在一夜之间一蹶不振,受重创的原因一是被爆出残忍对待被强迫劳动的原住民,二是英国政府的商业间谍偷取了当地的橡胶树良种,走私到了英国殖民地马来西亚等地种植成功。 亚马逊热带雨林横跨南美洲9个国家,是人类最后的秘境之一。巴西占60%、秘鲁占11%,剩下的近30%在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圭亚那及苏里南境内。亚马逊河的支流数量达1.5万条之多,没有任何河流能与之匹敌。 亚马逊河的径流量达到了惊人的6.9万亿立方米,相当于长江等全球径流量排名2~9九条世界大河的流量总和,贡献了全球五分之一的河流入海淡水,每秒向大西洋排放22万立方米的淡水,以至于亚马逊河口方圆150公里以内的海水都不咸。<div>我们乘坐简陋的小船沿亚马逊河去往驻地。</div> 通往酒店的路标: CEIBA Tops 是亚马逊雨林中最独特的生态度假村之一,以世界级的树冠步道和深度自然体验著称,我们将入住度假村的丛林小屋。 去往小木屋路上的树木枝繁叶茂、千奇百态,已经令人惊叹了。 带泳池的轻奢度假村。 CEIBA Tops 最初由科学家建立,用于研究亚马逊雨林的树冠生态系统,后来发展为生态旅游度假村。 小木屋外观 <p class="ql-block">小木屋内部</p> <p class="ql-block">在午餐休息后泛舟亚马逊河,在当地土著的带领下去钓食人鱼。下午是一天中食人鱼最活跃的时段之一。</p> 沿途亲眼见到水淹森林Flooded Forest的生态系统,这些树木常年被淹在水下生存,也长得枝繁叶茂。 水边的人们早已习惯了被大自然包裹的声音,水面各种鸟类的鸣叫、昆虫的嗡鸣及风吹过亿万片树叶的沙沙声。 我们由当地导游带领前往一个已知的食人鱼聚集地。这些地点通常是宁静的河湾或泻湖(Cocha)、被淹没的森林边缘或水生植物茂密的区域。 <p class="ql-block">到达垂钓地点、小船停在水面。当地土著会做一个简单的钓具,并且鱼钩上面挂上鱼肉,然后用钓竿打击水面发出声响,水中的食人鱼听到水中的动静,同时嗅到水中的腥味后便会被吸引过来吞饵咬钩,被拉出水的食人鱼,只要你不是主动把手送到它嘴巴面前,它是无法像在水中那样对你造成伤害的。</p> <p class="ql-block">据说食人鱼由于体型笨拙、视力差、游速慢,如果不是人掉进水里且有流血伤口,是没有那么容易被食人鱼伤到/吃掉的。</p> <p class="ql-block">成功钓到食人鱼!晚餐交给餐厅,按土著人的吃法油炸食人鱼,大家分而食之。</p> <p class="ql-block">回程泛舟于十数公里宽的河面上,游船犹如一片落叶,泛起的那点微澜,很快被浩浩荡荡抹平。 大概只有这样的河流,才能蕴育出神秘而广阔的亚马逊热带雨林。</p> <p class="ql-block">据说在亚马逊河流域看到粉红河豚(Amazon River Pink Dolphin)的机会非常大,但没人能100%保证能看到,需要一点运气和船夫的技巧。我们在船夫的吆喝声中似乎是看到远处有涟漪,船夫说有可我是真没看见粉海豚(应该叫河豚)。后来跟船夫要了照片及视频。</p> <p class="ql-block">几乎所有亚马逊雨林Lodge的经典行程里都包含钓食人鱼及寻找粉红河豚,然后是和土著居民联欢。</p> <p class="ql-block">这里不是他们的家,是专为旅游项目开辟的一个平台。当我提出能不能去他们居住的地方看看土著居民的生存环境的要求时还是被婉拒了,理由是这个部落住的地方很远,不在我们的行程计划中。</p> <p class="ql-block">当地土著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通过工艺品制作、导览、表演为游客服务,在与外界交流中发展自己,同时保留住本土传统文化习俗,是走出丛林融入现代化进程的聪明之举,也是商业化进程。</p> <p class="ql-block">我们被吩咐准备一些零钱,无论男女老少谁拿到小费都会事后统一上缴给部落首领,由他进行分配。显然每个参与表演者眼中都透出渴望的表情,希望他们都能如愿以偿。</p> <p class="ql-block">临时搭建的小集市上有食人鱼做成的标本在卖。</p> <p class="ql-block">酋长在表演喷枪打猎的独门绝技。</p> <p class="ql-block">树懒 Sloth,行动慢悠悠类似考拉的萌宠</p> <p class="ql-block">忘不掉女孩纯真的眼神,希望这片净土不被商业化毁掉得太快。</p> <p class="ql-block">夜晚回到小木屋,想像身在热带雨林明天就要去徒步了。正值雨季的雨林,潮湿闷热脚下泥泞是免不了的;带着期待和探险的小兴奋进入梦乡。</p> <p class="ql-block">亚马逊雨林全年都很湿热,分为干季(6-11月)和雨季(12-5月)。即使是干季,降雨也只比雨季少10-20%;即使在雨季,持续降雨通常也不会超过一两个小时,降雨之后就是晴天,雨林里还随时转换着不同的小气候。</p> 从小木屋通向餐厅的步道已经令人目不暇接了 ,亚马逊热带雨林蕴藏着世界最丰富最多样的生物资源,昆虫、植物、鸟类及其他生物种类多达数百万种,其中许多科学上至今尚无记载。 餐厅外观 <p class="ql-block">餐厅巨大,可容纳好几个团队同时用餐。</p> 酒店周围的植物、花朵都中规中矩。 <p class="ql-block">早餐后真正的徒步开始了,去探索这个世界上最大,物种最多、被誉为世界之肺的神秘生命王国;它原始、神秘、刺激,我们此行要去感受地球没有人类时本真的样子,去感受大自然的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徒步导游,要带领我们在2小时内穿越一段度假村附近的热带雨林。</p> 雨林地面是潮湿泥泞的,蚊子数量惊人,随意停留10秒钟,就会被数十只蚊子包围,它们的口器穿透力很强,可以穿透单层速干衣裤。 来南美之前就听说亚马逊雨林内的蚊子多达300种,其中不少携带了致命病毒,所以每个人都将防蚊措施做到极致,头上都戴了事先准备好的防蚊罩。 亚马逊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氧气生产者。因为茂密的森林不仅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还可以释放出大量的氧气,每年所释放出的氧气总量相当于全球氧气总量的1/10,所以又被称为“地球之肺”。 亚马逊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众多珍稀动植物和独特生物的家园。潮湿和大量腐木也使菌类疯狂滋生。 随处可见大大小小、各种色彩、形状各异的菌类和不知名的浆果,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像花朵怒放,有的像晶莹的瓷器,有的生长在一簇气生根上,像扇面上的朵朵梅花,偶见一枝落地的腐木上,长着一串珍珠般的菌类,娇小可爱。 地导展示一只蜈蚣:亚马逊雨林的蜈蚣也比一般的蜈蚣大得多。 <p class="ql-block">雨林里蜘蛛种类繁多,地导发现了一只!</p> 虽然道路泥泞、蚊虫猖狂,我们还是尽情呼吸雨林的空气,仰望高耸的树木、几乎不可见的树冠以及周围丛林茂密、众多植物花草菌类和地衣等附生在树干、树枝甚至树叶上,这是别处没有的景致。 千姿百态的树根:这是木棉树的巨大板根,据说是可以用来造船的。 像是会走路的树根 - 行军树 象蛇一样蜿蜒生长达十数米的巨大树根 <p class="ql-block">我们徒步的这片雨林,地接导游说只能算是亚原始森林,因为他们在附近种植了一些芒果树和芭蕉树,有人类活动的痕迹。</p> 热带雨林中的奇花异草 告别亚马逊雨林,徒步项目结束。我们的下一站是马丘比丘。 前序:走近南极+走进南美系列之秘鲁(2)纳斯卡地画及鸟岛<div>后序:走近南极+走进南美系列之秘鲁(4)库斯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