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3阅兵倒计时来临,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欣然命笔,作者9月2日深夜于北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夜阑之际,忆烽火岁月</b></p><p class="ql-block">明日,天安门广场将再次响起铿锵步伐,纪念那场伟大胜利八十周年。今夜,我独坐灯下,思绪如潮,回溯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窗外月色如水,平静的夜空下,八十年的光阴仿佛在这一刻凝聚,将我带回那个血与火交织的年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十年前的此刻,应是何等光景?想必亦是万家灯火,不过那灯火中闪烁的更多是期盼与不安。那是1945年9月2日的前夜,远东大地上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而和平的曙光已经显现。八年浴血,山河破碎,同胞蒙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多少人夜不能寐,多少人夙夜忧叹,多少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只为看见一缕曙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想抗战之初,北平沦陷,天津失守,上海烽火连天,南京惨遭屠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在这存亡之际,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赴国难。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如同黑暗中的明灯,指引着抗战的方向。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顽强抵抗,屡挫敌锋;广大人民群众以各种方式支援前线,形成了全民抗战的壮阔画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实乃我民族近代以来最艰苦卓绝之自卫图存。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展现了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枪林弹雨中,将士们前仆后继;硝烟弥漫处,百姓们坚韧不屈。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台儿庄战役,彰显了中国军队的英勇顽强;百团大战,显示了敌后战场的强大力量。每一个战役,每一次战斗,都凝聚着中华儿女的血汗与智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上至将军下至士卒,远至海外侨胞近至乡野农夫,无不以各种方式参与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海外侨胞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文艺界人士以笔为枪,鼓舞士气;工人们加班生产,保障军需;农民们节衣缩食,支援前线。那些年轻的面庞,那些坚定的目光,那些无悔的牺牲,构筑起我们民族的精神长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据统计,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6000亿美元。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然而,正是这些牺牲,换来了最终的自豪胜利,赢得了世界的尊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十载春秋更迭,当年浴血奋战的勇士多已不在人世,但他们用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却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今夜,在庆典前夜,我们不止于欢庆,更应沉思:胜利从何而来?和平代价几许?民族尊严如何捍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种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激励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日阅兵,不仅是国力的展示,更是对历史的铭记。每一件装备,每一个方阵,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我们珍惜和平,但我们也有能力捍卫和平。从当年的“小米加步枪”到如今的现代化国防,这条路漫长而坎坷,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与智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我们看到现代化的人民军队,不要忘记他们是从井冈山的烽火中走来,是从长征的艰险中走来,是从抗日战争的硝烟中走来。这支军队的血脉中,流淌着红色的基因,传承着革命的精神。今天的强大,是对历史最好的回答,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夜色渐深,窗外宁静祥和。此情此景,恰是对那场胜利最好的告慰。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享受着发展的成果,这一切都来之不易。愿我们不忘来时路,珍惜当下景,共创未来美。明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云霄,我们共同见证的不仅是一场庆典,更是一个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生动缩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继续弘扬抗战精神,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我们要牢记历史,但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汲取教训,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们要让世界知道,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纪念,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它提醒我们,和平需要捍卫,发展需要奋斗,民族复兴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让我们继承和发扬抗战精神,在新的征程上,书写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的篇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谨以此文,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并向所有为这场胜利付出鲜血与生命的人们,致以最深切的哀思与最崇高的敬意。他们的功勋,永载史册;他们的精神,永励后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高巍:祖籍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1957年生于包头市固阳县,机电一体化高级工程师,退休前任职风力发电新能源上市公司高管。兴趣广泛,偏爱文学,在网络平台发表文学和短视频作品近七百篇,阅读量四百多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