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游(上)

&nbsp; &nbsp; &nbsp; &nbsp; 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千年以上中国看陕西、河南、山西......山西,因位于太行山西部而名;东有太行屏蔽,西和南以黄河为天堑,北有长城拱卫,外河而内山、故有“表里山河”之称;春秋时是晋国的所在地,到战国时分成韩、赵、魏三国,故称之为“晋”或“三晋”。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神农尝百草、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家喻户晓的故事都是发生在这里。尧都平阳,在今临汾一带;舜都蒲坂,在永济附近;禹都安邑,在夏县境内。山西文物古迹众多,“华夏之根、黄河之魂、佛教圣地、晋商家园、边塞风情、关圣故里、古建瑰宝、太行神韵”是山西旅游文化的八大品牌。 &nbsp; &nbsp; 我们第一站来到王家大院,王家大院位于中国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为灵石望族静升王氏于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修建的住宅建筑群。现存建筑多为清康熙至嘉庆年间修建,占地4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 <p class="ql-block">砖雕</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的各个建筑群,包括堡、巷、院、祠堂等,散布于静升村各处,各自形成独立的布局体系。主要建筑群是视履堡和恒贞堡,建于村北黄土坡上,分踞东、西,隔沟相望,以龙凤桥彼此相通,并与地势更高的崇宁堡成呼应之势。视履堡和恒贞堡都是堡墙环绕的封闭型城堡式建筑群,以南北轴线为准,以四合院为基本单元,由南向北形成几进院的纵深,并从中轴线向东、西两个方向横向展开。其中视履堡以东、西主院即敦厚宅、凝瑞居为中心展开,其后院及花院、书房院环布北、东、西各处;恒贞堡则以东、西对称形式,从南向北各排四层院落,再配以若干偏院。其主院结构,或为前厅后室,或为前园后室,再配以厢房。总体布局在规范之中有所变化,井然有序而又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竹雕门框,节节高升</p> <p class="ql-block">书院中的掩耳猴子,两耳不问窗外事,专心读书。</p> <p class="ql-block">王家祖训规圆矩方,规矩多一点,麻烦少一点。</p> <p class="ql-block">尊卑有序:古人以东为尊,身为兄长的王汝聪居东宅敦厚宅,弟王汝诚居西宅凝瑞居。</p> 砖雕 <p class="ql-block">四合院</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砖雕和木雕</p> <p class="ql-block">主干道:红门堡依山而建,以中间主干道左右对称,从低到高分为四层,形成规整的“王”字造型。</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分为东保院高家崖建筑群(视履堡)和西保院红门堡建筑群(恒贞堡),如一座石桥相连。加上孝义词堂,面积45000平方米,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p> <p class="ql-block">鸵鸟蛋</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双林寺,原名中都寺,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创建于571年,明、清时期大规模重修,于是这座已有千余年高龄的古寺,现存建筑和彩塑却主要为明请时期。据统计,这里的彩塑有2052尊,保存完好的多达1566尊。幸存的五代彩塑,重修的明清彩塑,都成为时代的标杆。</p> <p class="ql-block">山门</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天竺胜境</p> <p class="ql-block">  四大天王,高达三米之多,分别手持琵琶、宝剑、蛇和伞,各自护卫东南西北。四大天王手中所持物件,按佛教《圆觉经》中“四轮”之说,为土、金、风、水。因佛经在中国长期流传,又附会为“风调雨顺”,清代翟灏所著《通俗篇》引王业燕《阁知新录》说,凡寺门内四大天王,各持一物,暗喻“风调雨顺”,“五谷丰登”。</p> <p class="ql-block">更震慑人心的是眼神。从一进山门,到登上天王台阶的这段距离,游客都会感受到力士灼灼目光。四位力士的眼神,投射方向各不相同。</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弥勒菩萨坐像 </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菩萨像</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天王像</p> <p class="ql-block">双林寺释加殿释迦摩尼坐像</p> <p class="ql-block">胁侍菩萨</p> <p class="ql-block">十八罗汉雕像,第一尊瘦罗汉。</p> <p class="ql-block">哑罗汉:双手相交,双脚合拢,坐姿中规中矩,可而紧锁的眉头,紧抿的双唇,尤其是睁得又大又圆还微斜视的眼睛,仿佛有千言万语要表达却被压抑住。</p> <p class="ql-block">病罗汉</p> <p class="ql-block">十八尊罗汉眼灵动鲜活,面部表情竟无一雷同。</p> <p class="ql-block">释迦殿背面渡海观音像</p> <p class="ql-block">双林寺大雄宝殿接引佛和背景的文殊、普贤菩萨</p> <p class="ql-block">双林寺千佛殿水月自在观音</p> <p class="ql-block">韦陀塑像的“不动之动”:双林寺<span style="font-size:18px;">千佛殿的韦陀像,身向前略顷,下身略向后靠,呈现出夸张的S造型,全身的扭动程度超过了普通人的极限,充满了“不动之动”的美感。飘逸柔软的飘带环绕全身,犹如被风吹动一般,与坚硬的铠甲形成强烈的对比。</span></p><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双林寺菩萨殿在维修,其中的千手观音没有看到。</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镇国寺,原名京城寺,明朝嘉靖年间改名为镇国寺,延用至今。寺分前后两个院落,前院建山门天王殿和左右钟鼓二楼,正中为大殿三间亦称万佛殿。</p> <p class="ql-block">万佛殿。这座殿宇造型独特,平面近正方形,屋顶为单檐歇山式,出檐深远,庞大的七辅作斗拱,总高超过了柱高的2/3,使殿顶形如伞状,在历代寺庙建筑中颇为罕见。此殿,始建于五代,殿貌奇古,结构奇特,从建筑的艺术上别具一格,是国内现存五代时唯一的木构建筑。</p> <p class="ql-block">  万佛殿:在我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仅晚于五台山南禅、佛光二寺院,这处殿堂整体梁架结构严密,用材规格,符合力学原理,工艺精湛,作工精细,1000多年来岿然如故。 </p> <p class="ql-block">万佛殿内塑像最为珍贵,是五代北汉天会年间建殿时的作品。万佛殿内佛坛宽大,长宽为6.09米见方,高55厘米,沿边用青砖叠砌而成,约占全殿面积一半。坛上正中设束腰须弥座,释迦佛趺坐其上。释迦牟尼佛像,右手举到胸部,手掌伸张,“将合未合”,表现的是佛在灵山上“拈花说法”的经典一𣊬。</p> <p class="ql-block">这些塑像,面目丰满、腴润,身躯高大、健壮,躯干微曲,塑造手法近似唐塑风格,饱含五代时塑像的风韵。</p><p class="ql-block"> 文殊、普贤上半身着铠甲,胸部丰满厚实,下半身却是轻盈贴体的裳裙,兼具男性雄健与女性柔美。白润的面庞、突出的胸腹及至颈部的横纹,无一人不显示出唐风的遗存。不过比起盛唐时期的气象,却又柔秀了些。</p> <p class="ql-block">镇国寺万佛殿内的彩塑,是全国寺观庙堂中保存至今的唯一五代作品。</p> <p class="ql-block">胁侍菩萨,面相丰满圆润,颈纹突出,呈现出明显的唐风影响,但相比盛唐的丰腰肥臀,却更为瘦削细长。其长眉细眼,鼻梁挺秀,衣裙轻薄贴体,又有如世俗中的宫妃美人。</p> <p class="ql-block">连佛、弟子、菩萨、金刚、供养人共有11尊塑像。</p> <p class="ql-block">殿内当心间东缝六椽袱下一排字:“奉为皇帝相公及文武宷寮,建造佛殿壹所,原法界生灵同登觉道”。天会七年的“皇帝相公”叫刘钧。</p> <p class="ql-block">殿内的五代天王像,左边阔鼻深目如西域胡人,右边面宠圆润如本土武将,显然是以现实人物为蓝本。</p> <p class="ql-block">弥勒菩萨</p> <p class="ql-block">镇国寺四大天王</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平遥古城</p><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中部,古城池总面积2.25平方公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p> <p class="ql-block">早上的街道</p><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有2700多年的历史。平遥古城内有大小街巷100多条,传统民居3797处,六大寺庙建筑群和县衙署、市楼等历代古建筑,有古城墙、镇国寺、双林寺、平遥县衙、平遥察院、文庙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市楼: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 重修,后世多有补葺。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占地面积 133.4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市楼为砖木结构两层过街楼建筑,面宽、进深各三间,三重檐歇山顶,孔雀蓝、黄、绿三色琉璃瓦覆顶,并饰琉璃脊饰、宝刹。</p> <p class="ql-block">我们由于时间紧,包了个电瓶车把主要景点打了个卡(不进去),城墙及城楼(南)。</p> <p class="ql-block">平遥城隍庙是全国唯一三庙合一的千年古邑,是平遥古城的实物遗存。</p> <p class="ql-block">文庙前门,平遥文庙大成殿重建于金大定三年(1163),距今已有862年的历史,是现存文庙中仅存的金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文庙后门,始建于唐贞观初年的平遥文庙,是我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文庙建筑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县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衙之一,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现存最早建筑可追溯至元至正六年(1346年)。</p> <p class="ql-block">武庙</p> <p class="ql-block">二朗庙</p> <p class="ql-block">城墙及城楼(北)</p> <p class="ql-block">马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日升昌票号创建于道光三年,是中国第一家票号,当时以“汇通天下”著称,也是中国银行的前生。</p> <p class="ql-block">日升昌票号成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平遥富商李大全出资,与掌柜雷履泰共同创办。其前身是西裕成颜料庄,因社会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传统镖局押运现银的方式效率低下且风险高,遂转型为专营银两汇兑、存放款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成为中国第一家票号。</p> <p class="ql-block">我们时间不够,没有进去参观。</p> <p class="ql-block">山西博物馆:山西博物院主体建筑外形方正,逐层外挑,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审美情趣。</p> <p class="ql-block">双耳小平底陶壶</p> <p class="ql-block">庙底沟彩陶罐 新石器时代 </p><p class="ql-block">特点: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典型遗物,黑色彩绘花卉图案精美,被称为“史前玫瑰”,展现远古先民审美追求。</p> <p class="ql-block">彩绘蟠龙盘(龙山文化时期)</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铜鼎(商,公元前17世纪初-前11世纪)</p> <p class="ql-block">鸮卣 商代 造型为背靠背的猫头鹰,被称为“愤怒的小鸟”,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是商代精美青铜器代表。</p> <p class="ql-block">兽形觥 (商代 )</p><p class="ql-block"> 整体状如蹲兽,三层花纹,以云雷纹衬托兽面纹、夔龙纹等,工艺复杂,是商代晚期青铜器精品。</p> <p class="ql-block">战国时期的铜牺立人擎盘,高14.5厘米,长18厘米,盘径14厘米,重1.38公斤。1965年长治市分水岭出土。盘为圆形,侈口,平底,下接支柱,可以灵活转动,盘底以镂空蟠虺纹装饰。牲背上站立一人,面目清秀,手握盘柱。</p> <p class="ql-block">晋侯夫人组玉佩 西周 </p><p class="ql-block"> 由204件玉器组成,复原长度约1.5米,是迄今所见最大的一组西周玉组佩,工艺精湛,体现贵族身份。</p> <p class="ql-block">山西博物院镇院之宝西周晋侯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2000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4号墓出土。盛酒器。出土于第一代晋侯燮父墓中。</p><p class="ql-block"> 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凤尾象首支撑,器盖与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是晋侯宗庙祭祀礼器,造型独特,工艺精湛,体现西周贵族审美与权力象征。</p> <p class="ql-block">卜骨</p> <p class="ql-block">侯马盟书。盟书又称“载书”,是东周时期诸侯或卿大夫为了加强内部团结、打击敌对势力举行盟誓活动的约信文书。</p> <p class="ql-block">错金云纹豆</p> <p class="ql-block">龙形觥,商代晚期,1959年出土于山西省石楼县桃花庄。龙形觥的造型独特,宛如停泊在水中的小龙舟前端为龙首,双眼圆凸,两角张开。</p> <p class="ql-block">释迦七尊像。北齐。此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胁侍”的七尊组合:该佛像出土于1954年太原花塔村,高46厘米。主尊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全身贴金并施赭红彩,背光呈舟形,周边浮雕宝塔、飞天等佛教元素。底座雕刻莲花化生手托博山炉供养,背面绘有彩绘佛像,整体工艺精湛,兼具雕塑与绘画艺术特征。</p> <p class="ql-block">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此次行程重头戏---看火箭发射。</p> <p class="ql-block">近距离看火箭发射卫星,相当震撼。</p> <p class="ql-block">发射塔架</p> <p class="ql-block">参观卫星发射中心</p> <p class="ql-block">前一天晚上火箭就是这个塔架发射的。</p> <p class="ql-block">万年冰洞(Ice Cave),位于山西忻州市宁武县春景畦乡,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已有300万年历史,是世界中纬度中山(海拔1000米-3500米为中山)地区最大的冰洞。洞内制冷机制强、冰储量多。</p> <p class="ql-block">行程过半,我们开启俩人自驾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