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2024年9月2日下午4:30,兴隆县第二中学录播教室“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启动仪式在此隆重举行。本次活动旨在发挥优秀教师“传、帮、带”作用,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推动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p> 共启青蓝新篇 <p class="ql-block"> 新鲜血液注入二中大家庭。本学期,赵文亚、陈鑫等13位教师(含新入二中、公费师范生及新九年级教师)加入青蓝队伍,他们带着朝气与热情,开启教育新征程。</p> <p class="ql-block"> 学校教科室精心制定《“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实施方案》及学习材料,为师徒结对活动落地见效提供明确指引,助力双方精准开展教学帮扶。</p> 共担育人使命 <p class="ql-block"> 校领导为门大华、高翔等13位师父颁发聘书,这份聘书承载着学校的信任与责任。随后,师徒双方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书》,自此结为教育路上的同行者。</p> <p class="ql-block"> 师父代表门大华老师发言,表达了倾囊相授、助力徒弟成长的决心;徒弟代表王文滨老师表态,将虚心求教、勤奋钻研,以奋发姿态追赶前辈脚步。</p> 领导讲话指方向 <p class="ql-block"> 李静校长作总结讲话,肯定“青蓝工程”的重要意义,对师徒双方提出殷切期望,为后续活动开展指明方向,鼓励大家共促二中教育高质量发展。</p> <p class="ql-block"> 本次共有13对师徒结成帮扶对子,涵盖七至九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等多个学科,具体结对情况如下:</p><p class="ql-block"> 新入二中教师:赵文亚(历史,师父门大华)、陈鑫(生物,师父高翔)、张红樱(语文,师父齐晓瑞)、吴春焱(物理,师父李贵江)、李远峰(数学,师父李亚芹)、王存秋(道法,师父张春华)公费师范生:王文滨(历史,师父王雪梅)、孙藤(物理,师父李铂锡)、宋嘉鑫(英语,师父李晓莉)</p><p class="ql-block"> 新九年级教师:姜浩(数学,师父张辅晔)、阚帅(数学,师父王艳东)、王朋超(物理,师父张全福)、赵丹(英语,师父杨莉)</p><p class="ql-block"> </p> 共促教学成长 <p class="ql-block"> 为助力新入二中教师快速适应教学岗位,夯实教育教学基础,教学干部们迅速投入到新教师培训工作中,为初入二中的教育新星们带来了一场内容详实、实用性强的“入职第一课”。</p> <p class="ql-block"> 培训伊始,教学处王志国主任围绕“教学常规与规范”展开讲解。从教案撰写的核心要素、课堂教学的环节设计,到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技巧,再到听课评课的基本方法,主任结合学校过往的优秀教学案例,用生动的语言将抽象的要求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步骤,让新教师清晰掌握了日常教学工作的“标尺”。</p> <p class="ql-block"> 随后,张建东主任聚焦“教学常规” 他强调,新教师要尽快适应二中教学模式,建立以训赋能,聚力成长——严抓教学常规,筑牢育人根基——张建东主任为新教师解读教学规范要点。<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立规范意识,将教学常规内化为日常教学的“基本功”,从细节处保障教学质量。</span></p> <p class="ql-block"> 在新教师培训中,王贵敏主任围绕学校特色的“三二五教学模式”,孟菲主任从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展开专题指导,帮助新教师掌握高效教学的“金钥匙”,为后续教学工作筑牢根基。她们为新入二中教师解码“三二五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以“理念+实践”的形式,深入解读“三二五教学模式”的核心内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孟菲主任教给教师精研导学案编制,打造教学“导航图”。紧扣课标要求与教材重难点,做到“三符合”——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符合教学进度、符合分层教学需求,避免内容过难或过易。此次培训让抽象的教学模式变得可操作,为今后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培训赋能,聚力成长。培训最后王学娟校长对新入二中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和希望。此次培训既是对新教师的精准赋能,也是学校“以老带新、共同进步”优良传统的延续。相信新教师们定能将培训所学转化为教学实践,在二中的教育沃土上站稳讲台、绽放光彩,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此次“青蓝工程”启动仪式,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结对,更是兴隆县第二中学教育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实践。相信在师父们的悉心指导与徒弟们的不懈努力下,青年教师定能快速成长,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目标,师徒携手为学校教育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共同书写二中教育的崭新华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