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旱中</p><p class="ql-block"> 明天就是九月三日了,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日………</p> <p class="ql-block"> 尽管我没有经历过那个残酷的战火纷飞的年代,但是对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除了书本上学到的,更有一些是听亲历那个时候一些人讲述的……</p> <p class="ql-block"> 我出生的那个村庄在抗战年代曾是革命根据地,它的一部分在离村子大约两公里的一个小山沟里,那里静静的矗立着一座石碑……</p> <p class="ql-block"> 碑的正面刻有“花峪惨案遗址”字样,背面则是一连串的刘姓人员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自从记事儿的时候起,就经常听一位老人讲述:“……在逼问八路军去向无果的情况下,惨无人道的日本鬼子对来不及转移的乡亲们开始了屠杀,刺刀挑、铡刀轧甚至豁子(犁地工具)豁,最后把剩下的人赶进一所房子里用火烧……”</p> <p class="ql-block"> 最后之所以有五个人幸免于难,是因为这间房子里屋的门后边放了一堆那个时候过冬的食物——老倭瓜(南瓜),他们把老倭瓜砸碎了抹在头上身上……至今给我们讲述那段往事的时候,他们的脸上依然扭曲的厉害,有惊恐,更有愤怒与悲伤……</p> <p class="ql-block"> 自打懂事的时候,给生产队放猪的奶奶领着我经过现在已是故乡的一座小山包的时候,用赶猪的木棍指着前方的山头:“当年八路军在那里阻击前来扫荡的日本鬼子,眼看快要顶不住了,看到乡亲们还没有撤远老包急了,亲自掌号(吹冲锋号)……八路军战士们一看是老包掌号,一个冲锋把鬼子杀回去了……”</p> <p class="ql-block"> 奶奶说的老包就是包森,是冀东军区司令员兼八路军十三团团长,他亲手创建了盘山革命根据地并积极开展游击战争,以一个营的兵力全歼过鬼子全建制的骑兵中队无使一人漏网,更是活捉过日本天皇表弟赤本大佐从而震惊了日本朝野等辉煌战绩,沉重的打击了日本侵略者……</p> <p class="ql-block"> 高中的时候每年的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去一个叫蹿领庙的地方……当年冀东军区第八区专员杨大章带领两百多名县级以上干部,在八路军一个连的警卫下去盘山根据地参加重要会议途径这里夜宿,突遭数千日军包围……</p> <p class="ql-block"> 年轻的老红军占中连长,危机中临危不乱,果断决定突围方向,把仅有的小钢炮加在腿上打光了所有炮弹,打哑了山头上鬼子的重机枪,带领警卫连战士们杀了个三进三出,终于使得三十余人冲出了鬼子的包围圈……</p> <p class="ql-block"> 当年冲出重围的亲历者在给我们讲述那个时候的激烈程度的时候喊出“冲呀”“杀呀”的时候,声音依然振聋发聩,在山谷久久回荡……</p> <p class="ql-block"> 去年的春天驱车经过河北一个村庄,路旁的一面墙上写着“雪村战斗遗址”,突然想起当年历史课上老师讲过惊动我军高层的一次战斗就是“雪村之战”……</p> <p class="ql-block"> 冀中军区第八区司令员常德善摔部驻扎在肃宁县雪村,敏感的他通过对情报的分析判断敌人正在调集重兵对所部进行围剿,决定立即突围……</p> <p class="ql-block"> 政委王远音认为部队刚刚打开局面,乡亲们对我军给予了无私的支持并寄予厚望,不打一仗就撤退影响不好……仅仅不到四个小时是留是走的争论,错失了突围的最佳时机被日军重围……</p> <p class="ql-block"> 谭德善司令员没有犹豫亲自架起机枪掩护大家撤退突围,直至身中二十余弹壮烈牺牲,政委王远音腿部中弹依然坚持到最后弹尽粮绝,为免遭落于敌手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p> <p class="ql-block"> 这场战斗据说是我军历史上这个级别唯一一次军政两位首长同时牺牲,都是好样的,当这次战斗总结的时候,使中央最终下决心改变了双首长制政委最终决策——战时军事首长与政委共同决策。</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后的今天,硝烟早已散尽,刚刚结束了上合峰会的海河解放桥上灯光璀璨,桥下游船如织,这一切那个年代的好多人都没有看到过,但是,他们一定想到过,要不然为什么他们会舍生忘死不顾一切……</p> <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的事情我们没有经历过,但我们却永远也不能忘记,明天就是大阅兵了,让我们一起:缅怀先烈,铭记历史,致敬英雄,牢记担当,传承红色基因——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