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里是辽宁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它好像是一本翻开的"台历","台历"的左面刻着"1931年9月18日",台历的右面记录着事变的发生过程,历史仿佛凝固在了这个日期上。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拍摄于沈阳)</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前广场"警世钟"的钟声仍在告诫世人:和平从来不是必然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1932年3月10日,溥仪与本庄繁在汤岗子签订《日满密约》。日本帝国主义为了镇压东北人民的反抗,维护法西斯统治,建立一整套军警宪特机构,颁布一系列反动法令,制造了一起又一起惨案,东北大地处于极度的白色恐怖之中。</p> <p class="ql-block">1933年,热河沦陷后,日军又向察东长城沿线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之后,日军又向察哈尔、绥远进犯,逼迫中国政府与之签订《秦土协定》、《何梅协定》。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p> <p class="ql-block">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会师陕北后面临新困境:陕甘苏区地瘠民穷、蒋介石的追剿和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毛泽东高瞻远瞩将目标投在了山西,把国内革命战争同抗日民族战争相结合,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就是著名的红军东征山西战役。(拍摄于此)</p> <p class="ql-block">从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1938年5月,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写下《论持久战》,而南泥湾的镢头与枪杆,创造了"陕北好江南"的奇迹。(拍摄于此)</p> <p class="ql-block">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八项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抗日起了重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一桥惊醒山河梦!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在中国,没有哪座桥像卢沟桥一样,让亿万同胞刻骨铭心。<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国人民起反抗,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拍摄于此)</span></p> <p class="ql-block">马可·波罗曾盛赞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桥上大小石狮共501只,雕刻精美,形态各异。如今,石狮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静静地守护着这座桥,它们</span>不仅仅是文化瑰宝,也以其独特的方式见证了那段动荡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p> <p class="ql-block">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时也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1937年7月29日和30日,北平、天津相继沦陷。1937年8月8日,日军侵入北平所贴告示。</p> <p class="ql-block">"军人战死沙场乃是本分"——第29军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在南苑战斗中殉国。</p><p class="ql-block">"战死者荣,偷生者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在南苑战斗中殉国。</p> <p class="ql-block">战士王建堂出川抗战前,父亲赠给他这一面旗子,旗上显著位置写着"死"字,旁边写着"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等字。</p> <p class="ql-block">庐山抗日。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被迫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发表了令全世界瞩目的《庐山声明》。伟大的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在庐山之巅吹响了号角,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也由这里迈出了伟大的一步。(拍摄于此)</p> <p class="ql-block">这间房子布局复原当年会场。"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搏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茍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拍摄于此)</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里是哈尔滨</span>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行陈列馆。陈列展览以其所承载的独特的历史使命,用大量日本细菌战罪证文物、历史档案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口述史料,全面揭露了日本细菌战部队反人类、反文明和反伦理的本质,</span>以唤起人们对战争和人性的反思。(拍摄于此)</p> <p class="ql-block">七三一部队使用中国和外国健康活人进行了大规模的人体实验。专门建立了人体实验核心区域四方楼,根据细菌武器研究需要,设置了研究班,分别使用鼠疫、炭疽、霍乱、结核、伤寒等 50 余种细菌和病毒进行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p> <p class="ql-block">七三一部队毒气研究班把"马路大"推进密封的玻璃柜内,分别进行一度、二度、三度的毒气实验,直至把他们毒死为止。这个场景是依据七三一部队原队员证言复原。</p> <p class="ql-block">人体实验完全背离了国际公约和人道精神,违反了生命伦理和医学准则,是人类文明史上充满黑暗与丑恶、野蛮与暴力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一件件历史档案,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为实验牺牲品,令人发指地揭露了七三一部队反人类残暴罪行。请别忘记,来时路,有民族苦难,有国恨家仇。勿忘国耻!</p> <p class="ql-block">东北抗日联军纪念园内,醒目的"东北抗联骑兵马队"和"东北抗联民族英雄浮雕墙"映入眼帘。在蓝天白云映照下,地形起伏,丛林掩映,展现了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与敌寇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p> <p class="ql-block">赵一曼,东北抗日联军某团政治委员,在一次战斗中负伤不幸被捕,宁死不屈,正气凛然,1936年遇难年仅31岁。她写给幼儿遗言:"…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英勇的同志们前进呀!赶走日寇推翻"满洲国"……——东北抗联第一军军长兼政委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p> <p class="ql-block">"苦绝、孤绝、壮绝",抗日联军坚持抗战整整14年,由于敌人"坚壁清野",抗联将士经常几个月吃不到一粒粮食,只能以树皮草根充饥。东北的寒冬,风如刀割,滴水成冰,隐蔽在山里的战士却连火都不敢生,一觉醒来,常有人一只脚已冻伤残废,也有人再也没能醒来。</p> <p class="ql-block">1940年日军对东北抗日联军队伍收紧了包围圈,在天寒地冻当中,缺粮少弹的恶劣条件之下,杨靖宇率领着队伍,与敌人血战100多天,历经数十次殊死的搏斗,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倒在雪地,最终只剩下杨靖宇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这是杨靖宇面对日伪军劝他投降时的铮铮誓言,展现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在冰冷的皑皑白雪上,杨靖宇为抗日战争流尽最后一滴血。</p> <p class="ql-block">"我虽然仅是华夏一匹夫,然以堂堂七尺须眉,抗日救国之信仰坚如磐石,今日得以血溅山河,我足矣!"杨靖宇牺牲后,残忍的日军将其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竟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抗联英雄虽已故去,抗联精神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东北抗联将士不怕困苦、不改其心、不移其志、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熔铸了一座精神丰碑。"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那个他们为之付出鲜血与生命的远方与未来已经实现,并会越来越光明灿烂!</p> <p class="ql-block">东北著名爱国人士车向忱为儿子缝制的书包。1936年任光作曲的《打回老家去》成为当时流传最广的抗日名曲之一。"打走日本帝国主义,东北地方是我们的。他杀死我们同胞,他强占我们土地。东北同胞快起来,我们不做亡国奴隶。打回老家去!打回老家去!"</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中东铁路大桥横跨松花江,滔滔江水见证了那段黑暗悲惨的岁月。"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 、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拍摄于此)</p> <p class="ql-block">河北涉县赤岸,曾是抗日晋冀鲁豫的腹心地、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司令部长期驻扎于此,刘、邓在这里战斗生活达五年之久,运筹帷幄,浴血千里太行山。这里是国内唯一全面详实记录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抗战历程的红色地标,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p> <p class="ql-block">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以来,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拉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同年9月八路军第129师东渡黄河,转战太行,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战。</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出师抗日誓词——"日本帝国主义,它是中华民族的死敌。..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现在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成功,我们改名为国民革命军,上前线去杀敌!….不把日本强盗赶出中国,不把汉奸完全肃清,誓不回家!"</p> <p class="ql-block">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日伪军和反击其扫荡的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图为彭德怀副总司令在前线指挥作战。</p> <p class="ql-block">人民战争——冀晋鲁豫边区掀起抗日高潮,根据地的民兵拿起各种各样武器,在敌后战场开展大规模的人民游击战争,因为依靠人民、动员人民,发展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成为坚持八年长期抗战最重要的因素。"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p> <p class="ql-block">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麻雀战,都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这就是真正的人民战争。只有这种人民战争,才能战胜民族敌人。"——毛泽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红日照遍了东方,…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气焰千万丈。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 <span style="font-size:18px;">抗战到底!这是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怒吼,这是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誓言。</span></p> <p class="ql-block">"9000将士进涉县,30万大军出太行“这句震撼人心的表述,生动诠释了一二九师在涉县的荣光。这背后,是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军民鱼水情深的见证;这背后,更是一二九师在战火中锻造出的钢铁意志与强大生命力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转战华北,浴血太行,创建了冀晋鲁豫抗日根据地,谱写了光耀干秋的不朽篇章!</p> <p class="ql-block">中国山底村抗日地道战遗址,位于河北邯郸峰峰矿区西部义井镇。当年村民兵充分发挥"地道战"、"地雷战"优势,成功粉碎日军数十次袭击和围剿,演绎出许多可歌可泣英雄故事,地道星罗棋布,奥妙无穷,原汁原味地再现了抗战时期革命先辈的智慧和力量。(拍摄于此)</p> <p class="ql-block">这座瞭望台高8米,是根据抗战时期的原形结构,按照一比一的比例重新建造的,瞭望台是周边3公里范围位置最高的建筑,站在瞭望台上可以俯视整个山底村及周边。瞭望台内部还有一个通往地道的出入口。</p> <p class="ql-block">"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人仰马也翻,全民皆兵,全民参战,把侵略者彻底消灭完!"</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十年代电影《地道战》镜头就是山底村地下抗日地道、地上防御工事以及石雷等形形色色的实物,历经七十多年仍保存完好。目前是我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原汁原味的抗日地道,它不仅完整地反映了一段令人难忘的抗日历史,也成为今天红色旅游基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深挖地道,构筑地下长城。</span>山底位于太行山脚下,一面靠山,三面靠沟,由于这一带地理位置特殊,抗战时期便成为我抗日领导组织的根据地,由此也成了日军袭击"扫荡"围剿的重点目标。</p> <p class="ql-block">土炕式地道口。抗战时期在与敌人斗争的战争实践中,山底村人民巧妙利用家中的土炕与地道打通,其暗藏着地下堡垒,进出方便为传达情报、百姓躲藏争取了宝贵时间。</p> <p class="ql-block">水井式地道口。抗战时期,敌人进村发现地道后找不到人就往地道内灌水,"水是宝贵的,从哪里来让它流到哪里去",在这里村民开挖了水井式地道口。一旦有紧急情况就钻地道内,也不影响日常百姓生活使用。</p> <p class="ql-block">草垛式地道口。草垛在当时是当柴火用的,玉米秸秆还可以用来饲养牲畜,当民兵发现敌人后,往草垛里随便一躲都不容易发现,草垛里往往是别有洞天,与地道相连错综复杂更加隐蔽。</p> <p class="ql-block">碾盘式地道口。地道不仅用来躲避敌人,用于打击敌人也十分有效。在山底村的十字路口处常安放有碾盘,其底部与地道相通,碾盘基部有多个射击孔,一旦敌人来犯,民兵可在其中利用射击孔观察敌情、阻击敌人进攻。</p> <p class="ql-block">驴槽式地道口。为了抗击敌人侵略,山底村人民充分发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因地制宜开展了地道战斗争。驴槽式地道口作用可大了,敌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这里也是山底村村民的藏身之处吧!</p> <p class="ql-block">"兵民是胜利之本"这个重要论断,出自毛泽东论著《论持久战》。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指出:"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p> <p class="ql-block">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是在原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遗址上建立的。海拉尔是一处既能北取西伯利亚,又能南夺中原的战略要地。日本关东军修筑要塞,防备苏联,将马其诺防线当做了在海拉尔修建战略设施的样本。(拍摄于海拉尔)</p> <p class="ql-block">日本关东军利用海拉尔周围的五个高地筑起了五个阵地,五个阵地居高临下,彼此依托相互配合,把海拉尔全城纳入了封锁视线。</p> <p class="ql-block">海拉尔要塞地下部分设施是非常齐全,四通八达的要塞是最为突出的特点,星罗棋布的通道将地下要塞和地面火力点编织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借助地下四通八达的通道,不仅可以运输弹药,还可以在短时间内调动大量军队。</p> <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158万大军在苏军元帅华西列夫斯基的指挥下,向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动总进攻,海拉尔要塞成为了主攻阵地。</p> <p class="ql-block">由战地记者拍摄的珍贵照片,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戈姆波利斯基中尉挺身而出,振臂高呼"共产党员跟我冲",率领战士冲向敌人阵地的英勇瞬间。</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用自己走过的相关历史资料加以整理,以<span style="font-size:18px;">彰显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铭记历史、缅怀英烈、</span>迎接胜利日,回望永不能忘的烽火岁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