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日蔡老师等张家口游。

范立雄

<p class="ql-block">早上出去踩点儿。</p><p class="ql-block">大境门。</p> <p class="ql-block">张家口堡。</p> <p class="ql-block">老火车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早上7:30开始旅游。</p><p class="ql-block">第1站老火车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第2站大境门。</p> <p class="ql-block">大境门长城</p><p class="ql-block">大境门长城是张家口最为知名的地标建筑,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第五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大境门与山海关、嘉峪关、居庸关并称为万里长城上的四大地标点,与另外三处显著不同的是,大境门以门命名。</p><p class="ql-block">"大好河山"四个颜体大字是1927年时任察哈尔都统的高维岳题写的,如今"大好河山"已成为张家口的1l城市名片。</p> <p class="ql-block">三娘子庙</p><p class="ql-block">三娘子庙内供奉着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勒坦汗(俺答汗)之夫人三娘子(又称钟金哈屯),此庙不仅是蒙汉和平的象征,更体现了张家口人民对她的感念。</p><p class="ql-block">三娘子作为明代蒙古土默特部的核心政治人物,在推动明蒙"隆庆和议"及后续的明蒙和平互市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据有关资料记载,三娘子曾经与俺答汗一起到张家口马市视察,这个情景被明代诗人穆文熙写成了著名的《张家口》诗歌:"少小胡姬学汉装,满身貂锦压明瑞。金鞭娇踏桃花马,共逐单于入市场。"万历四年(1576年),著名诗人、文学家徐渭应老同学、宣府巡抚吴兑之请,来到塞外宣府,亲眼目睹了三娘子的风采,写下了《咏三娘子》一诗:"汉军争看绣緬裆,十万弯弧一女郎。唤起木兰亲与较,看她用箭是谁长。"从这些诗歌中,可以了解到三娘子与宣府、张家口的密切关系。三娘子与张家口的关联,既是蒙汉经济融合的缩影,也是边疆治理中女性力量的典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关岳庙</p><p class="ql-block">关岳庙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初建时为关帝庙,也称武庙、老爷庙,主祀三国时蜀将关羽。民国时期,为缅怀民族英雄岳飞,关帝庙同时增塑岳飞像,关、岳同祀,关帝庙改称关岳庙。</p><p class="ql-block">关岳庙共分东、西、中三部分,中院正殿为关帝殿,左右分别为梓潼殿、龙王殿。西院正西为岳王殿,两侧配殿为鲁班殿、财神殿。东院为马王殿。</p><p class="ql-block">大境门内关岳庙的修建与张家口作为明、清及民国时期时外商贸枢纽的历史密切相关,是张家口的军事、商贸、民族融合的产物。关岳庙既是忠勇精神的载体,也是张家口从"武城"到"商堡"转型的见证,体现了长城立化从封闭防御到开放包容的演变。以晋商为主的口商商帮对中国传统文化极其重视,关羽被尊为武财神,而岳飞则是民族气节的象征。大境门是万里长城与万里茶道的立汇点,当年口商商帮带领驼队和老倌车队经大境门北上漠北蒙古及俄罗斯,开创了国际贸易的惊天伟业,关岳庙则是他们祈求平安,阐释忠义诚信精神的场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总体介绍</p><p class="ql-block">大境门来远堡平面布局呈正方形,堡城西墙长257m,南墙长228m,东墙长256m,北段长239m,周长约980m,占地约百亩。环堡四隅各建一座戍楼,现已不存。城堡设两门,北门"来远",西南门"永顺",现北门已不存。据清道光年《万全县志》所记载的大境门来远堡总体图显示大境门来远堡内原有总管署一座,营房三百间,观市厅二座、司税房二十四处、抚赏厅三座及讲市台、城隍庙及祠庙两座、八角亭一座。总管署为依附在西堡墙内侧的瓮城,现只存北墙、东墙局部段,其余建筑均不存。</p> <p class="ql-block">西境门</p><p class="ql-block">西境门建于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因建在宣府镇西路长城上,故名"西境门"。门高2.7米,宽1.62米,进深7.5米。其形制小巧,俗称为"小境门"是当时进出张家口的唯一通道,张库大道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第3站张家口堡</p><p class="ql-block">张家口堡简介</p><p class="ql-block">张家口堡俗称堡子里,国家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国家3A级景区,张家口市市区的发祥地。始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初建时为单纯屯兵军堡,是明代长城九边要冲宣府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后随着边贸日益繁盛,张家口堡成为豪商巨贾聚集之地。张家口堡现占地23公顷,东西长550米,南北长374米,以文昌阁为中心的街道四正曲直,清末民初时形成了堡内现有格局,共有明清及民国时期院落478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堡内现存明清及民国时期中外建筑、钱庄、票号、洋行众多,被我国建筑专家吴良镛评价为"明清建筑的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专用旅融请</p> <p class="ql-block">关帝庙</p><p class="ql-block">张家口堡关帝庙始建于元代,是张家口堡最早的庙宇之一,清代,关帝庙曾筹资重修。关帝庙规格等级很高,山门外建有牌楼,庙内建有寮房、碑亭。正殿殿顶为黄色琉璃瓦顶,殿内供奉关帝坐像。两侧墙壁上仍然保存着清代重修时的壁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抢才书院</p><p class="ql-block">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抡才,意为选拔人才,是张家口堡内最早的书院,大门两侧镶嵌"张家口新建抢才书院碑记"及"抡才书院重约记"两通石碑。康有为、安维俊、志锐等众多名流雅士都曾在此讲学,著名的平绥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也在此举行,文化、政治意义深远。</p> <p class="ql-block">金老太爷旧宅</p><p class="ql-block">书院巷3号院是1909年张家口电灯公司大股东金老太爷的宅院。金老太爷原是清朝皇宫的一个太监小头目,清末被遣散后带着大把的银票从京城来到张家口投资电力产业,张家口电灯公司最早的发电机组就是金老太爷投资兴建的。金老太爷还在坝上的沽源县购买了很多土地,放给农民耕种,他收租子。沽源县有个村落的土地基本上都是金老太爷的,因为金老太爷是张家口电灯公司的大股东,人们就把这个村落叫做电灯公司。解放后,该院曾一度归供电局管理。</p> <p class="ql-block">中营署旧址</p><p class="ql-block">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政</p><p class="ql-block">府裁张家口路参将,设协标中营游</p><p class="ql-block">击,中营署是中营游击的驻守衙门。</p> <p class="ql-block">钟楼。</p> <p class="ql-block">察哈尔省财政厅旧址</p><p class="ql-block">此院落原为山西榆次常家的大美玉商号,院落建筑精致,构思巧妙,门楼砖雕工艺精湛,寓意美好,反映出当时张家口堡手工技艺的发达,是堡子里众多砖雕中的精品。1948年,这里是察哈尔省财政华厅的办公场所。</p> <p class="ql-block">晋察冀边区《时代妇女》杂志社和《妇女报》报社旧址</p><p class="ql-block">今鼓楼西街4号院是定将军府九连环四合院之,张家口第一次解放后,此院落是聂荣臻司令员的夫人张瑞华任社长、著名女作家杨沫任编辑的晋察冀边区《时代妇女》杂志社和《妇女报》报社的社址。杨沫的中篇小说《苇塘纪事》就是在这里完成创作并发表的,此时,杨沫已经开始了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的创作。</p> <p class="ql-block">中国交通银行张家口分行旧址</p><p class="ql-block">鼓楼西5号院,曾经是宣统二年(1907年)4月设立的中国交通银行张家口分行旧址。1952年撤销察哈尔后,该院为张家口市委领导及市委办公室。195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副主席、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宋庆龄,在著名女作家丁玲陪同下,来张家口视察。视察期间,宋庆龄和丁玲就下榻在鼓楼西街5号市委办公室院内的西正房。1955年朱德同志来张家口视察时,也在市委办公室院内的西正房住宿。</p> <p class="ql-block">定将军府</p><p class="ql-block">建于清末,为定安将军的府邸。属两进七连跨院,其建筑楼阁巍峨、威武煊赫。1939年后曾为蒙疆银行所在地,现存两处地下银库。1948年张家口第二次解放后,作为了察哈尔省政府所在地,1952年曾为张家口市委办公场所。</p> <p class="ql-block">山西风格院落</p><p class="ql-block">玉皇阁2号院是典型的山西晋中风格建筑,"单坡出水"寓意"肥水不入外田"。这个院落排水口的一块石质水做成了古铜钱状,又寓意"脏水排出去,金钱下来,创意绝佳。该院内青砖照壁上的砖雕"燕禧"二字,不但具有浓郁的生活情趣,还保留了深厚的民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玉皇阁</p><p class="ql-block">玉皇阁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座落于张家口堡北城墙上,是堡内最高建星筑。玉皇阁不仅为宗教祭祀场所,还兼具</p><p class="ql-block">望拒敌的军事功能。玉皇阁形制保留克整,正殿内描金壁画是在原作的基础上修复的,极具艺术价值。历史土,孙中山、詹天佑、冯玉祥、冰心等众多社会名流都曾到玉皇阁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马王庙旧址</p><p class="ql-block">历史上,马王庙山门坐北朝南,院内东边有碑楼一座。大殿三间供奉马王爷,马王爷黑脸,红袍,手持宝剑,尽管是坐像,可也威风凛凛。马王庙东配房二间,西配房一间,是僧道人员生活起居的地方。马王庙是祭祀马王爷的庙宇所在地,同时也是明清时给民间役马办"马证"的机关,相当于现在交通局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高速公路上吃自助餐。</p><p class="ql-block">晚上6:30回到太原各回各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