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日早上,我们一行五人去新落成的西安图书馆。有西安红拳文化研究会的领导柴文魁先生,还有西安市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方秀敏先生,再加上顾金祥、何云峰和我,共五人。此行目的是把陕西一代红拳泰斗张悦侠先生遗存手稿送去收藏。</p><p class="ql-block"> 张悦侠,生于1912年正月20日,毕业于西安市东厅门明星中学。</p><p class="ql-block"> 他十岁开始习武,十九岁又师从西安著名拳帅卜忠信练武。1943年,三十一岁的他经人介绍又拜人称“朱二爷”的朱耀亭为师。朱先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拳师,在朱师傅这里,他先后学习了大行拳、四把捶、大梨花等多种陕西地方优秀拳种。1945年,朱耀亭师傅去逝后他又师从药王洞张鸣岐先生习武。张鸣岐先生仅棍术就会二十多个套路,且博闻强记见多识广。</p><p class="ql-block"> 跟随张鸣岐老先生习武多年,他系统学习了大红拳,八步拳,六趟,步战拳,盘龙刀等多种拳械套路。至此,他的拳脚功夫已炉火纯青。但他深深懂得,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奥妙无穷。</p><p class="ql-block"> 他一生虚心好学,与同辈名家如王江海、李万、孙兰亭、贾子富、辛至孝、陈贵才的交往中,不仅推动了西安武术的更好发展,并且丰富了他的武学思想、广博了他的武术门类。他精于陕西红拳,更兼精通八卦、形意、八极、通臂、岳氏连拳等多种拳术。近百年的人生,八十余年的武术修炼生涯,他对武术、对人生有了自已更深的感悟。</p><p class="ql-block"> 他自创的武术套路有,连拳、侠拳、侠棒、虎尾鞭、无影鞭、骁虎拳等二十多种拳、械套路。整理编辑的武术著作有《陕西拳法要言》、《陕西拳法八字诀》、《习武三言行》,整理挖掘出的陕西地方拳、械套路八十多种,为陕西红拳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贡献极大。</p><p class="ql-block"> 张悦侠先生的拳谱以及学习笔记有七十本之多。</p> <p class="ql-block"> 西安市图书馆的张俊杰馆长与我们很熟,他原先是西安市非遗处主任,是我们西安红拳文化研究会的直接领导,多年来他对我们的工作很支持。二年前,我们在临潼“鸿门宴”景区非遗展演时,也是飘雨的日子。他和我较为细致地聊起红拳的健身作用和艺术价值,又询问起我平日在哪儿打拳,具体怎么安排锻炼任务。只记得那天简短的聊天中,我们话很投机。</p> <p class="ql-block"> 张俊杰馆长热情接待了我们,让他们的崔主任接收了我们送去的手稿,又让他们的副馆贾先生谈了具体接收事谊。定于九月二十日举行一个较为隆重的赠稿接收仪式,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我们把陕西一代红拳泰斗张悦侠先生的手稿——一生的习武成就,和习武心得交给西安市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心愿。</p><p class="ql-block"> 张俊杰馆长引导我们一行参观了阁书馆的几个主要藏馆。图书馆崔主任领着我们边看边讲,概括介绍了“周秦气象”、“汉唐雄姿”等八个藏馆的收藏,突出了“西安文脉”的历史脉络和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在张俊杰馆长他们几个主要领导陪同参观下,专注张馆长和崔主任生动地讲解,居然没人去拍照。</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主要藏馆之后,张俊杰馆长独自领着我们大游览了一下图书馆的其它场馆。</p><p class="ql-block"> 其中最高层的小会议室,透窗而望:东面的灞水自南向北浩浩荡荡;远处的奥体中心若隐若现,这里的西安市图书馆就座落在浐灞港务区。西北望,西安城区浩如星辰大海,真乃关中腹地,藏龙卧虎之地。</p> <p class="ql-block"> 下到一楼,张馆长又领我们穿过“长安书院“参观了两个大会议室,那真是“展示功夫”的大舞台——是学术交流的大型舞台和影院。</p> <p class="ql-block"> 离开图书馆时,回身望“西安文脉”——这里将承载着十三朝古都关中平原的数千年文化典籍。之所以把“西安文脉“放在这里,或许因为数万年前,“半坡猿人“就生活在浐水灞河之间。</p><p class="ql-block"> 望着浩浩荡荡的浐河灞水,“西安文脉”之象在我脑海深处形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