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魏振基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值得铭记的人物,他的一生与中山舰紧密相连,见证了国家的苦难与辉煌。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表格快速了解他的主要生平事迹,然后再细细道来他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魏振基基本信息</p><p class="ql-block">方面 详情</p><p class="ql-block">生卒年份 1906年-1996年</p><p class="ql-block">籍贯 福建福州</p><p class="ql-block">早年经历 17岁考入福建马尾海军训练营,学习枪炮技术</p><p class="ql-block">服役经历 先后在“海容”舰、“中山”舰、“太原”舰服役</p><p class="ql-block">中山舰职位 枪炮军士长(1934年调入)</p><p class="ql-block">中山舰战斗 1938年武汉会战金口血战,是18位幸存者之一</p><p class="ql-block">1949年 参与“太原”号军舰起义,投奔共产党</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 在南京、青岛等地海军学校任教,培养海军人才</p><p class="ql-block">晚年贡献 手绘中山舰结构图,为1997年打捞工作提供关键支持</p><p class="ql-block">后人捐赠 后人向中山舰博物馆捐赠其遗物280余件套,包括珍贵手稿和文物</p><p class="ql-block">📝 主要生平故事</p><p class="ql-block">· 早年与海军生涯:魏振基先生1906年出生,17岁时(约1923年)考入福建马尾海军训练营,从此开始了他的海军生涯。他首先在“海容”舰上担任枪炮手,并于1934年调至“中山”舰(原名永丰舰)任职,后升任枪炮军士长。</p><p class="ql-block">· 中山舰金口血战与幸存:1938年10月24日,在武汉会战的金口战役中,中山舰与来袭日机激战。舰长萨师俊[surname]萨师俊在双腿被炸断、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坚守岗位,高呼“坚守岗位,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全舰员兵努力杀敌,誓与本舰共存亡!”,最终与24名官兵一同殉国。魏振基作为枪炮军士长,在舰尾高射炮位指挥并亲自射击,直至舰体沉没9。他是此次战斗的18位幸存者之一,被当地渔民救起。</p><p class="ql-block">· 起义与新生:中山舰沉没后,魏振基先后在其它军舰服役。1949年4月,他在“太原”号军舰上服役时,参与召集了第二舰队的起义,投奔共产党,迎来了新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投身新中国海军教育事业:新中国成立后,魏振基凭借其丰富的海军实战和技术经验,先后在南京、青岛的海军学校担任教员,为新生的人民海军培养专业人才,贡献了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晚年牵挂与关键贡献:晚年,魏振基致力于回忆并撰写中山舰的往事。1992年,当湖北省开始筹备打捞中山舰时,魏振基与其他幸存者一起,凭记忆手绘了中山舰的舱室分布图。这份图纸对1997年中山舰的成功整体打捞出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遗憾的是,魏老于1996年在福州病逝,未能亲眼见到中山舰重见天日。</p><p class="ql-block">· 后人捐赠与精神传承:魏振基的后人谨遵父亲遗愿,于2011年和2023年两次向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捐赠其遗物,总计280余件套。这些捐赠品包括其手稿、书信、证件、印章(二级文物)、衣物等,尤其是其回忆手稿,详细记录了金口血战的悲壮场景和中山舰的诸多历史细节,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这些物品已成为中山舰历史研究和红色教育的宝贵资源。</p><p class="ql-block">💎 总结</p><p class="ql-block">魏振基先生从旧中国海军的一员,成长为新中国海军的教育工作者,他的一生历经风雨,信念不改。他不仅是中山舰悲壮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更是历史的记录者和保存者。他和战友们所展现出的英勇无畏、誓死抗敌的爱国精神,值得后人永远铭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