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宫布达拉宫 我要去西藏(5)

德哥

<p class="ql-block">  西藏游中曾两次到布达拉宫广场仰望藏传佛教圣地:布达拉宫。它壮美外观,神密气息已深印于脑!</p><p class="ql-block"> 常在视频中看到国道318线上,许多藏民从偏远山区一步站立拜揖,一步四肢拉直伏地作拜,这样循环操作向圣地布达拉宫前进,……藏族导游说:藏民能到布达拉宫朝拜,是一生荣光!匍匐式长拜一生至少10万次……。令人叹服的信仰精神。</p><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是藏民心中的圣地,佛的神灵处,神意辐射源,祈福最灵验……</p><p class="ql-block"> 旧西藏历代达赖喇嘛冬天住<b>布达拉宫</b>称为冬宫,夏天住的地方<b>罗布林卡</b>称为夏宫。</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到冬宫一看究竟。</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之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631年,由吐蕃王朝的赞普松赞干布主持兴建,最初是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建。​</p><p class="ql-block"> 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为巩固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开始重建布达拉宫。此后,历代达赖喇嘛不断对其进行扩建,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规模。​</p><p class="ql-block"> 自五世达赖喇嘛起,布达拉宫成为西藏的统治中心,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p> <p class="ql-block">  为保护布达拉宫:限额人数,提前预订,实名登记,安检通过。</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日,今天的导游是位藏族美女,负责市区景点引导与解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首先来到布达拉宫广场西端处,有三座佛塔,其所在直线为布达拉宫龙脉线。</p> <p class="ql-block"> 第三座佛塔处有一观景台,面积小游客多。此处打卡可见布达拉宫侧面像,此形象被印入2019版50元人民币票面。为表明此意,拍照者手持人民币50元,含笑脉脉…当一回炫富的有钱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现在很少人兜里有现金,要与50元人民币合照。此钞成了稀缺货,有需要便产生市场,于是有了增值的换币业务。</p><p class="ql-block"> 我这平整的新钞,在本团队员们轮番亲密接触后,一脸皱褶而憔悴不堪,不过价值无损。</p> <p class="ql-block">  为不辜负这美好的天象,队员们开始发挥臭美的想象力, 忘乎所以而不惧点评的开始个人魅力展现。</p> <p class="ql-block">  可能是广场管理处,为满足臭美群体,在广场地面上安装一排有间距的镜面。为此,也解决了不少人从业。</p><p class="ql-block"> 每块镜片处有把伞,伞下有个人,游客将自己的手机交给伞下人,拍“天空之镜”,然后收取20元费用。一天收入也可观!</p> <p class="ql-block">  试了一下自己拍效果不好,伞下人也算是专业了,效果较佳。</p> <p class="ql-block">闲坐湖边,静观水宫。</p> <p class="ql-block">浮云端坐,放眼天地</p><p class="ql-block">双手合十,心祝万福。</p> <p class="ql-block">  艳阳天下的布达拉宫广场。</p> <p class="ql-block">  远眺布达拉宫主体建筑,分为三大色块,白色部分称为白宫,红色部分称红宫。白宫是历代达赖喇嘛居住和进行宗教活动、处理行政事务的重要场所;红宫主要是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及众多经堂、佛殿。黄色为金顶群铜鎏金,在日照下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  近观“西藏和平解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左右两座雕塑。</p><p class="ql-block">上:翻身农奴把歌唱。</p><p class="ql-block">下:建藏援藏工作者。</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东门进入。门外沿街有许多藏装人群,进行换一元小额币的叫买,大概100元能换80-90元。说进佛堂见一尊菩萨就给点小钱,让佛高兴得以保佑。</p><p class="ql-block"> 我不懂佛的礼教,更不知尊神的级别层次及潜规则,明规则,盲目送好处费是会得罪神的。只要心中有佛,便是对佛最大的敬,勿须撒钱仪式。</p> <p class="ql-block">  进入东门便是长长通道。内侧精心栽培花草树木,园林般艺术修塑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所站的这个很大院子,旧西藏时称这个院子为雪城。“雪城”名字翻译:<b>下面的村庄。</b>村庄是以前一些僧俗官员办公生活的地方,有茶厂,青稞酒厂,造币厂,监狱,法院等。</p> <p class="ql-block">  通道外侧是藏式房舍。其门窗常涂黑色,藏族人认为黑色可镇邪。</p> <p class="ql-block">  红色在藏族不同场景不同含意。战场上红战袍代表着勇敢与力量;神殿寺庙涂红墙代表神圣与威严;红色僧袍象征智慧;在日常生活中的红色象征吉祥与幸福。</p> <p class="ql-block">  近距离仰望布达拉宫,高耸入云天,好似天上宫阙。</p><p class="ql-block"> 可清晰看到Z字步道,曲折而上。此步道以前是藏区各地官员朝见达赖喇嘛的“马路”。今天是人行道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蓝色招牌“布达拉宫珍宝馆”。(未进),转角处开始攀登向上,先参观白宫,再往上看红宫。</p> <p class="ql-block">  白宫不是每间房都可看,一些房为工作行政房,一些开辟为游客服务的餐饮店。</p> <p class="ql-block">  在布达拉宫的建筑群中,黄色建筑通常处于十分显要的位置,与红宫、白宫等建筑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布达拉宫独特的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 而黄色象征着佛教的至高教义​。或是​高僧活佛的住所​,或重要宫殿都着黄色。</p> <p class="ql-block">  公元17世纪第五世达赖喇嘛时期,西藏地方噶丹颇章政权机构迁至布达拉宫时,便在雪城内设雪巴列空,按照政府驻地需要,设立了<b>雪监狱</b>,成为了旧西藏的司法场所。</p><p class="ql-block"> 被押入雪监狱的犯人都需受入狱鞭、审问鞭、出狱鞭等三道鞭刑。</p><p class="ql-block"> 雪监狱总面积为1050平方米,2007年,对雪监狱进行了复原式陈列,大量逼真震撼的实物,图片和雕塑,展示了旧西藏在政教合一制度下,农奴生活苦不堪言的黑暗历史。</p><p class="ql-block"> 雪监狱内有人皮实物,各种<span>刑</span>具,受刑照片,过于血<span>腥</span>残忍,惊悚恐惧。不做图片展示。</p> <p class="ql-block"><b>  “雪巴列空</b>”是藏语,指“下方的办事机构”。​雪巴列空是旧西藏地方政府的集行政、司法、税收等多种职能为一体的办事机构的旧址。</p><p class="ql-block"> 雪巴列空于1675年由第司·罗桑金巴创建,建筑面积5280平方米,为三层密肋平顶楼房,共32间。底层和二层北面为储存粮食的仓库,二层南面为办公场所,三层北侧三间是进行<b>长寿仪轨(祈祷长寿的一种仪式)</b>的地方,西侧一间为管理人员住房。</p> <p class="ql-block">  进入<b>雪巴列空</b>土楼各楼层房间开辟为展室,通过展板可了解许多西藏旧制。清晰自己知识盲区。比如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b>达赖喇嘛</b>和<b>班禅额尔德尼</b>之间存在师徒传承关系。如四世班禅被五世达赖喇嘛尊为老师。</p><p class="ql-block"> 在宗教地位上,二者都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重要活佛转世系统,被信众视为“活佛”和“佛身化现”,在信徒心中地位平等。</p><p class="ql-block"> 达赖喇嘛驻扎在拉萨,管理前藏。</p><p class="ql-block"> 班禅额尔德尼:驻扎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负责后藏。</p><p class="ql-block">历世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和地位都需由清朝庭册封才得以确立。</p> <p class="ql-block">  旧西藏等级制及命价。</p><p class="ql-block"> 下下等命价:草绳一根。</p><p class="ql-block"> 一眼看穿万恶奴隶制,可恨!</p> <p class="ql-block">  农奴抱着新生儿到农奴主家登记交人头税,从此新生儿为农奴主的私产。</p> <p class="ql-block">  雕塑布局的<b>雪巴列空办事处。</b></p><p class="ql-block"> 雪巴列空主管行政官员由五品级俗官员各一名和一名增额列赞巴级俗官协办组成,称为“雪聂”,下设有各类官员20余名。主要负责所属宗谿的司法、税收、征收优质粮油,专供达赖及其随侍官员的生活,同时管理雪监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深坑”为大粮仓。 </p> <p class="ql-block">  雪巴列空复原展示了办公处、粮仓、<b>布达拉宫保护维修专题展。</b></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了“雪狱”、“雪巴列空”。继续拾步向上。</p><p class="ql-block"> 路边松树修剪为螺纹不仅艺术,也暗示将有螺旋向上的路径。</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步道处的无字碑是为了纪念布达拉宫红宫落成而立的。该碑建于1693年,藏语称为“多仁囊玛”。</p> <p class="ql-block">  在攀登的道上,有不少印度游客。印度是佛教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中国佛教最早是由印度传入的。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主要有三条路线:西域传入,南方海路传入,藏传佛教传入。</p> <p class="ql-block">  路上百态:有呼氧气筒,有拐杖助力,有搀扶着走,有的走走歇歇的……。高海拔走高,太正常啦。</p> <p class="ql-block">  西藏寺庙外墙顶部多为柽柳树枝叠砌而成的<b>笾玛草墙。</b>这是西藏才有的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 笾玛草墙有多种作用:​减轻重量​、增强稳定性​、​防水与耐久性​。</p><p class="ql-block"> ​边玛墙在建筑完成后会涂上赭红色的颜料与藏式建筑常见的白色墙体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加了建筑的视觉美感和庄重感。</p><p class="ql-block">​ 据考证,笾玛草墙最早用于军事防御。藏族祖先发现边玛草可以吸收箭矢的作用,因此将其用于堡垒的掩体。​</p><p class="ql-block"> 在旧西藏,边玛墙是高等级建筑的专属装饰,通常用于宗教场所和贵族宅院。​</p> <p class="ql-block">  每完成一次转折,总要回头自信微笑。这是高海拔上攀登,每完成一步都在肯定身体良好状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终于来到白宫大厅入口。大门仍是巨大黑牦牛毛编制的<b>门帘</b>(藏语为:黑普鲁)。天热时门帘编织孔澎胀透风,天冷收宿避风,牛毛沥水防潮,而黑色又是镇邪之色且隐敝。</p><p class="ql-block"> 门帘图案我们称为中国节,藏语为巴扎节,是藏族八大吉祥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  这墙上的石扣,为栓马缰绳所制。</p> <p class="ql-block">  回望布达拉宫广场,你就似飞翔的小鸟有着航拍视角效果。</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的白墙不是一般的油漆或其它化工涂料,而是用糯米,牛奶,蜂蜜,藏红花,石灰打浆而成,每年喷刷一次。听起来有点暴敛天物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有好奇的游客用舌舔墙找感觉,久而久之墙面能够上嘴的地方,便多了层混合唾液。希望后来者不再好奇找感觉。</p> <p class="ql-block">  从门帘进入,呵!人流如煤矿的传送带一般,在拥挤的巷道内运行。巷道光线不足,忽见光亮大明,像是出洞一样来到<b>德央厦广场。</b></p> <p class="ql-block">  <b>德央厦广场</b>是历代达赖喇嘛和高级官员观赏歌舞的场所,其历史可追溯至布达拉宫的早期建设时期。​</p> <p class="ql-block">  广场是旧西藏政府在布达拉宫内举行演出等大型活动的地方。每年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这里会举行盛大的跳神活动,达赖喇嘛会在白宫第八层东日光殿居高临下观看。</p> <p class="ql-block">  德央厦广场面积达1300余平方米,位于白宫东侧的半山腰上。</p><p class="ql-block"> 广场南北两侧的回廊建筑为僧舍,东西两侧的楼房曾是僧官学校。</p> <p class="ql-block">  德央厦入口有左道1号线,右道2号线。为解决拥挤划分不同单向环绕线而不漏展厅。</p><p class="ql-block"> 进入内部重点而核心的是看灵塔。</p> <p class="ql-block">  在德央厦广场的卫生间旁找到了流传很久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旱厕是全世界落差(估计100米)最大的旱厕!说那金黄物体坠落能听到风的啸声,砸地声音十余秒方可回耳,这里完全可进行物体重力加速度及声速的有趣测试!</p><p class="ql-block"> 照片中是已美化且加以围栏保护供人参观且不能实践的“非物质文化遗址”。</p> <p class="ql-block">  从<b>德央厦</b>进入,才是布达拉宫探奇探密的开始。遗憾,从此刻起,禁拍照录相。奈何!怎叙下文,留得记忆?只能借网上图片欣赏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网图)</p><p class="ql-block"> 在导游引领下,穿堂过殿已分不清东西南北。只见佛像座座,金碧辉煌,导游介绍每尊神佛的名字(藏语汉译太为艰涩记不住)和他们在藏传佛教发展中主要贡献及光辉事迹。</p><p class="ql-block"> 据说(没考证):布达拉宫用于装饰佛像的黄金达40多吨,达世界黄金量的一半(可能有点夸张),惊人之巨。</p><p class="ql-block"> 在藏区我看了许多寺庙,都是金壁煌辉,用了好多黄金。藏族全民信教,相信阴阳轮回,把佛贡好为自己超身,在地下不受苦,轮回到地上时便会有富贵。因此,常把自己一生的积蓄不一定给子孙,却要贡献给寺院或寺庙。</p><p class="ql-block"> 寺院即佛学院,寺庙是僧人修行百姓祈祷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网图)</p><p class="ql-block"> 导游特别指教,在布达拉宫或其它寺庙里,不能单指指点佛像,这是对神的不敬。若是这样做了,信徒们会很不爽的纠正你。指佛象时应五指并紧,手心向上,敬畏的缓缓指向。</p><p class="ql-block"> 参观寺庙应摘帽,取墨镜,女士不穿裙。</p> <p class="ql-block">  (网图)</p><p class="ql-block"> 殿堂内横梁纵柱雕刻精美饱含着佛教文化寓义花纹,至顶而悬挂着厚重华丽帐幔,墙面也悬挂色泽鲜艳唐卡,彰显着佛的殿堂庄重与华贵。特别是作法事的诵经大堂,无数列整齐的蒲团,想见其盛况的隆重。</p> <p class="ql-block">  (网图)</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唐卡。唐卡是用矿物质研磨成的颜料而作。它经久不退色宜于收藏传承。唐卡绘描佛像或佛经故事。西藏以前游牧为主,便于牧民拜佛的需要,藏族人民把唐卡视为可以移动的佛像。因此,唐卡普及于藏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 网图)</p><p class="ql-block"> 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说: 根据五世达赖所著的《释迦佛像·水晶宝镜》一书中的记载,松赞干布曾用自己的鼻血绘制了一幅吉祥天母女神像,后来这幅画被果竹西活佛藏入白拉姆神像腹内。这个传说被认为是唐卡艺术的起源之一。​</p><p class="ql-block"> 后来西藏这边的活佛在绘画唐卡壁画时,总是模仿的添点点自己的鼻血。</p> <p class="ql-block">(网图)</p><p class="ql-block"> 佛殿内整体光线不足,因此,每尊佛像前排排油灯,其灯花闪闪,为信众诉说着虔诚的祈祷。</p><p class="ql-block"> 这里油如白色膏状的酥油。在藏区,老百姓进寺庙是要自带酥油供灯。</p><p class="ql-block"> 在布达拉宫老百姓需在集中点灯的地方,一盏灯八毛钱,100盏为一个单位。点灯是为去世的家人点长明灯,或者在特殊的节日,宗教节日点灯祈福!</p> <p class="ql-block"><b>  </b>(网图)</p><p class="ql-block"><b>《五世达赖喇嘛觐见顺治帝图》</b>​这幅壁画描绘的是1652年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进京觐见顺治皇帝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1653年,顺治皇帝正式册封五世达赖喇嘛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呾喇达赖喇嘛”,并赐予金印和金册。这一举措不仅确立了五世达赖喇嘛在西藏的政教地位,也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政权的正式认可。​</p> <p class="ql-block">  (网图)</p><p class="ql-block"><b> 寂圆满大殿</b>​是白宫的主要殿堂之一,是达赖喇嘛举行宗教仪式和政治活动的场所。​也是达赖喇嘛继位仪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网图)</p><p class="ql-block"> 红宫的最核心部分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殿。这些灵塔金碧辉煌,装饰精美,是布达拉宫的重要文物。​</p><p class="ql-block"> 何谓<b>灵塔</b>,就是西藏藏传佛教当中最高等级的一种丧葬方式<b>塔葬</b>。灵塔由数吨纯黄金打造,再将肉身装入,洞口格网封闭。这待遇只有达赖喇嘛可享受。</p><p class="ql-block"> 达赖喇嘛的灵塔是从五世达赖喇嘛开始修建的。所以,一到四世达赖喇嘛没有灵塔。从五世开始修建到十三世。应该说有9座灵塔,但布达拉宫只有8个。因六世达赖喇嘛圆寂不详,肉身无影也就无法为之建灵塔了。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网图)</p><p class="ql-block">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有趣故事:</p><p class="ql-block"> 五世达赖喇嘛圆寂之后,大管家桑结嘉措瞒了15年秘不发丧。秘密寻找转世灵童。找到后,先放在宫外去培养。15年后在布达拉宫登基上任。</p><p class="ql-block"> 仓央嘉措坐上宝座之后,他向往宫外自由的生活。所以,不怎处理公务,经常“微服”游走拉萨街头。他很喜欢写诗,他曾诗曰:“住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落在拉萨街头,我是最美的情人”。他的行为让官员们怀疑他不是真正的转世灵童而遭到弹劾。摄政王桑结嘉措驳回弹劾。</p><p class="ql-block"> 1705年,和硕特部首领拉藏汗调集大军击溃藏军,杀死桑结嘉措,并奏请清政府废黜仓央嘉措。​押解回京途中仓央嘉措失踪了。所以,六世达赖喇嘛没有灵塔,只留下他曾经坐过的一个宝座。</p> <p class="ql-block">  五,七,八,九,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有文献记载有肉身在内。</p><p class="ql-block"> 十,十一,十二世达赖喇叭灵塔虽没有明确记载其遗体是否完整保存在灵塔中,但通常情况下,达赖喇嘛的遗体也会经过特殊处理后被安放在灵塔内。​</p><p class="ql-block"> 灵塔是精彩的最后,也是冬宫参观的最后。</p> <p class="ql-block">  红宫尽红如登越火星。</p> <p class="ql-block">  满载而归,步履轻松,心情就这样。</p> <p class="ql-block">  雪城雪墙,隆冬天际,冬宫又是何番景色?</p> <p class="ql-block">  下山出西门,放眼拉萨的另一角。</p> <p class="ql-block">游冬宫感曰:</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耸云端,</p><p class="ql-block">金光闪耀映山峦。 </p><p class="ql-block">农奴苦难书难尽,</p><p class="ql-block">佛祖慈悲泪未干。</p><p class="ql-block"> 壁画唐卡传妙谛,</p><p class="ql-block">经堂肃穆诵真言。</p><p class="ql-block"> 宝塔深藏诸圣骨,</p><p class="ql-block">香烟缭绕万方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