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两篇分别介绍了巴尔干之旅的波黑、黑山、阿尔巴尼亚三个国家,详见美篇《跟着巧姑去旅行之—波黑、黑山》<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qgyrew?share_depth=1&first_share_to=copy_link&first_share_uid=1860308" target="_blank">https://www.meipian.cn/5fqgyrew?share_depth=1&first_share_to=copy_link&first_share_uid=1860308</a>《跟着巧姑去旅行之—阿尔巴尼亚》<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wdyr8j?first_share_uid=1860308&share_depth=1&first_share_to=copy_link" target="_blank">https://www.meipian.cn/5fwdyr8j?first_share_uid=1860308&share_depth=1&first_share_to=copy_link</a>此篇介绍此行的最后一个国家塞尔维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斯拉夫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可以说是排名世界前列的比较发达国家之一,虽然相比于欧美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有所不及,但相较于亚非拉等新晋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强国之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共和国首都,是原南斯拉夫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仅次于伊斯坦布尔、雅典和布加勒斯特的巴尔干半岛第四大城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科普一下:斯拉夫人,欧洲主要民族之一。分为东斯拉夫人,国家有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西斯拉夫人,国家有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人,国家有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等。主要居住在中欧、东欧、东南欧。不同的斯拉夫人貌相也有差异。个人感觉,东<span style="font-size:18px;">斯拉夫人面孔比较立体、帅气,颜值更高一点!</span>这是此次旅行中掌握的知识点,特此标注一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如今前南斯拉夫的首都就是今天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当年南斯拉夫人的性格特征相似,感觉塞尔维亚为正统的南斯拉夫更加合适一些。毕竟当年的南联盟就剩塞尔维亚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了解了塞尔维亚的前世后生,言归正传,开始介绍此次塞尔维亚之旅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团友6.15日从上海直飞来到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与中国的时间差为6小时。比北京时间晚6小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飞机后首先去的是圣萨瓦寺,位于贝尔格莱德的一座塞尔维亚东正教会教堂,占地面积为1800平方米。</p> 圣萨瓦寺,全世界最大的东正教教堂,排名世界十大教堂之一,供奉创始人圣萨瓦,教堂始建于1935年,因为各种原因历经波折建造至今。是贝尔格莱德最宏伟的建筑之一。<div><br></div><div>有别于传统十字建造的教堂,遵循拜占庭风格建造的圣萨瓦教堂四方周正,内外皆以纯白色大理石堆砌建造,围绕中央穹顶建有四座钟楼,钟鸣时分,响彻贝城。</div>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就离开塞尔维亚,开始波黑、黑山、阿尔巴尼亚、黑山之旅,转了一圈最后回到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前往波黑经过的国境线关口,这几个国家的海关都是这样不起眼,就像国内高速路口的收费站一样。只不过工作人员要上旅游大巴来收护照盖章。这里的工作效率低下,每个关口要等很久。</p> <p class="ql-block">走在街头,感觉贝尔格莱德的建筑风格很混搭,奥匈帝国时期的古典建筑,南斯拉夫时代的社会主义建筑,还有一些现代化的高楼,全都挤在一起。有点像国内二、三线城市。</p><br> <br><br> <p class="ql-block">木头村,是塞尔维亚著名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为拍摄电影《生命是个奇迹》而搭建的场景地,所有的木屋都是货真价实的山民废弃老屋,库斯图里卡将它们从各村收罗在一起,电影拍摄结束后扩建成民俗村,成为著名旅游景点。</p> 木头村完全按照塞尔维亚传统式样,大小木屋围绕典型的斯拉夫山区式样的木屋排列。 <p class="ql-block">一幢幢木屋依山势而建,一条条木头铺成楼梯、道路,形成木头村主街道,向四周辐射,并按照塞尔维亚民族特色手工建造。群山环抱、鸟鸣伴随的木头村,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变成现实版的乌托帮之城而闻名世界,也成为塞尔维亚热门的旅游度假胜地。</p> 木头村从地面到到房屋,全部用木头建成并以色彩缤纷的油画装饰,村里奇形怪状的雕塑,还有屋内的家具都是鲜花点缀,充满童真。 回国后特意在网上观看了一遍电影《生命是个奇迹》,这部电影讲述了1992年波黑战争时期,塞族和穆族两个人的遭遇和背后的故事,该电影获得2004年戛纳电影节:法国国家教育系统电影奖金;2005年法国恺撒奖提名。<div><br></div><div>虽然电影比较小众,但是看过了波黑战争的现场,了解了当时战争的背景,再看这部电影,就很有代入感了。</div> 这里有博物馆和画廊,不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画展。<div><br></div> 在木屋小店里花了4.5欧买了伴手礼,也是此次巴尔干半岛之旅唯一购买的纪念品。 这里还有一个8字形爬山铁路,20世纪初,南斯拉夫王国修建了贝尔格莱德至萨拉热窝窄轨铁路,被称为南斯拉夫生命线。现在成为怀旧小火车,本来行程里有这个项目,因赶上学生活动无法参加,只好退款取消,很遗憾! 塞尔维亚孤独小屋(又称德里纳河小屋),是位于德里纳河中央岩石上的独特建筑,因孤悬河心、历经多次重建而闻名,被誉为“世界上最孤独的房子”。 <p class="ql-block">该建筑始建于1968年,由当地少年在游泳时突发奇想搭建,现已成为塞尔维亚标志性旅游景点。它被美国《国家地理》《每日邮报》报道后成国际知名景点,其“屡毁屡建”的过程被视为塞尔维亚坚韧精神的体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别看小木屋很小,其实里面的空间足够6人活动,阳台上有餐桌,内庭是一个较大的厨房,旁边还有一处用木板搭成的露台跳台。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在这样一栋小屋里还有冰箱这样的电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船上的年轻人,估计在小屋里吃喝玩乐后,心满意足地乘船离去。看见我们游客拍照,他们纷纷挥手致意,很治愈。</p> <p class="ql-block">五十多年来,它奇迹般的躲过了每年水位的上升和下降,如今已在河中央的岩石上平衡下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建造者之一的舅舅博拉·米卢蒂诺维奇(前中国男足主教练米卢)为小屋增添传奇色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0至2002年,米卢任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期间率队历史上首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中国足球唯一高光时刻是由这位塞尔维亚人带领下创造的,也是我唯一知晓的塞尔维亚名人。众所周知的铁托总统是克罗地亚人哈!</p> <p class="ql-block">他就是米卢,带领中国足球队打入世界杯的英雄。</p> <p class="ql-block">视频介绍木头村和孤独小屋</p> 兹拉蒂博尔黄金缆车,世界上最长的全景缆车,长达9.2公里,连接兹拉蒂博尔市中心和横跨里布尼察湖的托尔尼克滑雪胜地,终点站位于托尔尼克山的山顶,海拔1496米,单程25分钟,震撼! 该缆车以全景视野著称,上山风景如画,下山心旷神怡!这条缆车横跨乌尔茨峡谷,乘坐缆车可以俯瞰整个山谷和湖泊的美景。 缆车的终点是一个雪场,可以鸟瞰整个广阔的平原。冬天坐缆车又会是另一个景象,山顶走走也很美丽,有几家咖啡馆,观景视野都非常棒。<br> 金色缆车所属小镇兹拉蒂博尔,毗邻波黑边境,平均海拔1010米,风景如画,是欧洲知名的疗养度假胜地。 <p class="ql-block">视频记录塞尔维亚金色缆车</p> 铁托纪念馆,因为赶上周一闭馆,无奈只好外观。 由于铁托生前酷爱养花,因此他去世后就将他的遗体埋葬在花房中,因此铁托元帅墓别名花房。<div><br></div><div>领队为弥补我们的遗憾,发了一张铁托墓花房的照片。这位一代伟人的安眠之地,是一座白色大理石砌成的长方形陵墓。博物馆中收藏着许多昔日铁托的同志和前来参观南斯拉夫人赠送的礼物。</div> 塞尔维亚人很尊重铁托,特别是经历了分裂和战争,趋于理性的前南地区的民众开始怀念原本较为强大和富裕的南斯拉夫。铁托时期南斯拉夫是一个黄金时代,国家有地位,人民有尊严。因而也怀念起它的缔造者和维系者铁托,前来瞻仰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人们会去铁托墓献花 ,表示对他的怀念。<div><br></div> <p class="ql-block">铁托墓旁边就是伊朗驻塞尔维亚大使馆,恰逢6月13日以色列和伊朗开战。感叹世界和平,任重道远!</p> <p class="ql-block">视频记录铁托墓和圣萨瓦大教堂</p> 中国驻前南联盟大使馆遗址,位于贝尔格莱德萨瓦河畔,一片被柏树包围的空地,承载着一段沉重的历史。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前南联盟原址,是1999年北约轰炸事件的核心现场。<div><br></div><div>贝尔格莱德政府在使馆旧址前竖立了纪念碑。</div> 三位烈士的墓碑,静静地矗立在一旁,每天都有很多中国人前来祭奠。 伤痛并未阻断前行的脚步,这片曾经洒满鲜血的土地,一座崭新的建筑中国文化中心矗立在这里,从惨痛的记忆到深切的缅怀,它提醒我们战争的残酷,更昭示着和平与友谊的珍贵力量。 最后我们全体团友手持国旗,高唱《歌唱祖国》告慰英烈。 遗址旁边15米远处的小白楼是日本驻塞尔维亚大使馆。 <p class="ql-block">视频介绍中国驻前南联盟大使馆遗址</p> 泽蒙古城位于多瑙河畔,这里是多瑙河生态长廊,野生天鹅的栖息地,常被游客投喂,野生天鹅都快变成家养天鹅啦!<br> 河岸上一位小学生正在勤工俭学卖饮料,团友们纷纷解囊相助。 圣尼古拉斯教堂:位于多瑙河岸边,有一个绿色的钟楼,是泽蒙小镇东正教的礼拜圣地。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拥有中殿和两层钟楼。<br> 这座教堂是贝尔格莱德最古老的教堂,建于1725-1731年间。内部精美的圣像由18世纪著名画家绘制,充满艺术气息,值得细细观赏。<br> <p class="ql-block">教堂门口偶遇一当地居民,得知我们来自中国,兴奋地从包里拿出一张一元人民币纸币展示给我们看,真实流露的情感让人感动。</p> 戛尔朵什塔观景台建于1896年,这座19世纪红砖塔楼高36米,螺旋石阶直达顶层,登上戛尔朵什塔,可以360度一览泽蒙老城的全景,以及多瑙河和远处的贝尔格莱德城区。<br> 泽蒙曾是奥匈帝国边境要塞,小镇依山傍水,完整保留了巴洛克风格建筑。老城内石板路蜿蜒曲折,仿若迷宫。红色的砖瓦给这里披上了一层童话般的色彩。 小镇与贝尔格莱德都市仅隔一条河,却远离了繁华与喧嚣,人们在这里静静地享受大自然的水光山色,感受小镇的宁静与美好。 <p class="ql-block">视频记录泽蒙古城</p> 贝尔格莱德要塞,一个穿越历史的军事堡垒,被誉为“巴尔干大门”。始建于15世纪,这里曾是拜占庭、奥斯曼和奥匈帝国的统治中心。它坐落在萨瓦河和多瑙河的交汇处,从高处俯瞰整个城市,仿佛能够一览无余地看到贝尔格莱德的历史变迁。<div><br><div>离要塞城堡大门不远处,有一座纪念法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施以援手的女武神像。纪念碑背部写着:我们爱法国,因为法国爱我们。<br></div></div> 这座具有古老历史的要塞,不仅是贝尔格莱德城市特定的历史核心,也是该城文化遗产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div>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一颗炸弹就落在了要塞附近。要塞2020年入选欧洲7大濒危遗址,使其成为一部塞尔维亚的活字典。</div> 竖立在临河一角的雕像是个普通人,名为《胜利者》,是1928年,为纪念塞尔维亚在巴尔干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胜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而建的。<br> 雕像背向堡垒,面向新贝尔格莱德,左手持鸽,右手收剑,意义非常明显。 要塞内还展示着许多军事武器,这些武器摆在草坪上和城墙上,与儿童游乐场和动物园距离很近。大部分来自北约的轰炸,少数是二战时德军留下的。 <p class="ql-block">步行几百米来到米哈伊洛大公街,贝尔格莱德主要的商业步行街,1870年以米哈伊洛•奥布雷诺维奇三世(塞尔维亚公国大公)命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知道这些名人在给啥做广告吗?袜子!不知是否给代言费。</p> 街上有许多19世纪70年代建成的建筑,是历史与现代的交汇点。 1979年,长1公里的米哈伊洛大公街作为该市最古老和最有价值的标志之一,被宣布为受国家保护的历史文化保护单位。 位于共和国广场米哈伊洛大公三世雕像,默默地见证着历史的变幻。<br> <p class="ql-block">视频记录卡莱梅格丹城堡和米哈伊洛大公街</p> <p class="ql-block">至此,历时10天的巴尔干半岛四国之旅结束了,感觉身体旅行结束但精神旅行远没结束,后劲很大。回来后陆陆续续在视频号做了16期视频,写了三篇游记。每次编写制作的时候仿佛又重游了一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慨一下:以前去过不少欧洲国家,都是看景、听景、玩景,一片祥和,没有战争加持,很平静、开心地享受整个旅程。这次巴尔干之旅,在旅行之中,时常夹杂着怀旧、战争以及曾经知晓的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的今昔对比,使此次旅行意义非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想时间不过退后一个世纪,横跨黑海到地中海的巴尔干地区,就先后爆发了两次巴尔干战争,卷入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数不清的南斯拉夫内战。“欧洲火药桶”的称号,既不光彩,也不荣耀,“巴尔干”几乎成了消极战争的代名词。此行中感触最深的是和平!和平!和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想起黑山二次世界大战被炸断的桥、阿尔巴尼亚冷战时期挖的诸多地堡、波黑战争时期的“萨拉热窝玫瑰”、塞尔维亚的科索沃战争,就让人感慨、让人反思,与战争的残酷相比,和平显得无比珍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旅行结束,再分享一些花絮:我们的大巴司机有两人,第一个是波黑人,大胡子,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不知波黑战争期间他家是否受牵连。第二个司机是27岁塞尔维亚小伙,不懂英语,俺想显摆一下自己的半拉英语与他沟通无效,英雄无用武之地。旅途中上厕所要收费一欧,欧元汇率是8.32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经济形势不太好,但贝尔格莱德公交从 2025 年 1 月 1 日起免费,可惜语言不通,否则可以免费周游贝尔格莱德啦!另外被称为欧洲后花园的这几个国家都不是申根国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搞笑的是,因为这几个国家紧密相连,这个景点看完下个景点可能就发配到别的国家去了,很容易搞混张冠李戴,我就在发朋友圈时把黑山的美景放到波黑系列里啦!</p> <p class="ql-block">喜欢旅游的人真是闲不住,这不刚歇息过来,又和好友旅游搭子pin相约土耳其之旅,正好想消除巴尔干之旅中的一个疑惑,想看看当年威武雄壮踏遍欧州、欺负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的奥斯曼帝国是啥样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看这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国家会给我带来什么惊喜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