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年来有些消费者发现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公民身份信息,如姓名、手机号、收货地址等,择机冒充电商平台客服,以邮递水杯和二维码、赠送袋装大米、或一箱水果、以及洗衣液为诱饵,让收货人从半信半疑到深信不疑。当领到免费礼品以后,误认为这是商家平台为了宣传扩大影响增加知名度所采取的新举措。未多想立即扫描了对方提供的二维码,不自觉的进入了诈骗分子预设的陷阱所谓“聊天群”。</p><p class="ql-block"> 入群后,骗子会在群里发放刷单任务,完成即可领取红包,给入群新人一个甜头。数次红包的甜头终于让其放松警惕后,便引诱下载软件,充值垫付,以及完成更高的兼职任务。当其不断加大投入后,则会发现自己的本金和佣金都无法提取。此时诈骗分子便会以“系统卡顿”“任务超时”“操作失误”等理由,要求继续充值垫付。其实这都是骗子的话术剧本,只要将之骗入必会像薅羊毛样被褪掉一层皮。因为受害人是根本无法提取自己的本金和佣金的。</p><p class="ql-block"> 警方提醒公民:如果收到这样的快递,千万不要扫上面的二维码!不要点击陌生链接,不轻信陌生来电,转帐汇款多核实。</p><p class="ql-block"> 刷单返利类诈骗由于返利周息短、引流成功率高,已逐步演变为当前变种最多,变化最快的诈骗类型。现实中过分的殷勤带有诱惑性,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不贪图小利爱占小便宜,则不会上当受骗!</p><p class="ql-block"> 市民若遇到诈骗或极难分辩信息真伪时,应立即拨打“110”报警求肋,或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作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杜绝电信网络诈骗的再发生。您作到了吗?</p><p class="ql-block">编辑 终南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