炽热爱国情 铸千古功臣,——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袁三化

<p class="ql-block">昵称:袁三化</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02349572</p> <p class="ql-block">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日子里,我的脑海中时常浮现出张学良将军的英武形象,这也许缘于我在参观张学良将军旧居时留下的深刻难以忘怀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张学良将军旧居(又称张氏帅府),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少府巷46号,是张作霖及其子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8月初,我和亲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踏入了张学良将军的旧居。这座承载厚重历史的建筑,宛如一部无声的史书,静静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让我得以穿越时空,与英雄对话。</p> <p class="ql-block">  刚踏入旧居大门,一座庄严肃穆的石雕映入眼帘。张学良将军身着长袍,身姿挺拔如松,眼神透露出坚定与果敢。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意气风发、心怀天下的将军,他站在时代的潮头,肩负着民族的希望,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救亡图存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  走进屋内,古老的家具散发着岁月的沉香。桌子、椅子、书架,每一件物品都布满了历史的痕迹,它们静静的伫立在那里,仿佛在默默的诉说着曾经的故事。我轻轻的抚摸着那张硬硬的、冰冷的桌子,指尖传来的触感让我真切的感受到,这里曾经留下过将军的笔迹,曾见证过他为国家和民族殚精竭虑的思考。房间的照片上,将军身着整齐的军装,表情严肃而坚毅,那不仅是一种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更是一种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决心。看着这些照片,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敬佩深深之情,他无疑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一位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不顾身的伟人。</p> <p class="ql-block">  沿着走廊前行,我来到了陈列着西安事变文物的展厅,这里的一切让我心潮澎湃,那些泛黄的文件,珍贵的照片,以及历经沧桑的实物,仿佛将我带回到了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张学良将军与杨虎城将军为了促使蒋介石抗日,毅然发动了“兵谏”。这一壮举,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也让将军付出了半生的自由。站在展厅中,我仿佛听到了当年那激昂的呐喊声,能感受到将军们为了民族大义而不顾个人安危的豪迈气概。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家国情怀,什么是民族大义,这种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  故居的后院有一片宁静的花园。绿树成荫,花香四溢,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在这里,我仿佛能听到将军与赵一荻的呢喃细语,能感受到他们年轻时的浪漫与激情。然而,这片静溢的花园,却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历史的无情。曾经的辉煌与浪漫,最终都化成了历史的尘埃,但将军的精神永远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  走出旧居,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场胜利,是无数像张学良将军这样的英雄儿女,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这是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我们应当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缅怀先烈。张学良将军的旧居,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让我们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的载体。在这里,历史的回声依然清晰可闻,英雄的足迹依然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  站在旧居门前,我回首凝望,心中涌起万千感慨。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今天,我们更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传承和弘扬英雄们的精神。让我们以英雄为榜样,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勇当使命,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  在蒋介石的故乡浙江奉化雪窦山上,有一尊身着戎装,威风凛凛的少帅青铜塑像,在基座部位有块铭牌,上面写着张学良将军的生卒年份,还有周恩来的题词:“千古功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