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各位老师: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召开2025秋季学期教学工作部署会议,不是走流程,而是一次我们教学队伍的“心意对齐”。面对一个学期的新挑战,我们再一次聚焦一个老问题:我们究竟是怎么教书?我们到底怎样才能把课上好?</p><p class="ql-block"> 一所学校不在招牌,而在全体教师每一节真实的课堂里。我们能不能在讲台上站稳脚、讲出真材实料、带着学生一起成长,这是学校教学质量的“命脉”,更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最核心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今天,围绕三个关键词跟大家聊聊我的思考:</p><p class="ql-block">一、把功夫下在课堂里:教好每一节课,是本事,更是本分。</p><p class="ql-block"> 现在一提到“教学质量”,很多人条件反射地想到考试成绩。分数确实重要,但我始终坚持一个观点:分数不是教学质量的全部,却一定是教学能力的外化表现。一个班成绩好与不好,问题通常不只出在学生身上。我们必须承认,教师的教学水平、课堂设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情怀,是最关键的变量。我们常说“备好一节课”,但备的究竟是什么?不是PPT上的图片,也不是教参上的标准答案,更不是人工智能Al的照本宣科、deepseek上的套餐,而是我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深度、对学生状态的预判能力、对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教学节奏的精准把控。老师们,谁能沉得住气,花三天备一节课,谁就有资格成为那个“带得动学生”的老师;谁舍得下苦功夫,把一节课拆成课前、课中、课后,哪怕只为了改好一个导语、优化一个课堂提问,谁就能走进学生的学习世界。</p><p class="ql-block"> 同时,要特别提醒我们骨干教师:要敢于打破“经验式”教学的惯性。经验可以提供参考,却不能代替思考。教学是个“日新”的活——信息暴棚的今天,学生和十年前的学生相比,学习习惯、接受能力、学习诉求早就不一样了;墨守成规,只能拖着自己往后走。</p><p class="ql-block">二、把心思放在学生上:课堂的真正主人,不是你,是孩子。</p><p class="ql-block"> 我在听课时经常看到一种现象:老师讲得热火朝天,学生却学得心不在焉。课堂变成了“独角戏”,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们要的不是“教完”,而是“学会”。教学的重点,不是你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了多少。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老师真正“以学定教”,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去设计教学。比如:</p><p class="ql-block"> · 孩子们哪里容易犯错?</p><p class="ql-block"> · 哪个概念是他们怎么都绕不过去的“坎”?</p><p class="ql-block"> · 哪种讲解方式能让他们恍然大悟?</p><p class="ql-block"> 这些问题我们不去思考,就没法让课堂“接地气”。</p><p class="ql-block"> 建议老师们把学生的“学情诊断”常态化,别只在考试后才猛然回头看分数,而是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观察、记录、调整。教学应该是“有呼吸的”,不是“一锤子买卖”。</p><p class="ql-block"> 有老师说,学生不听讲,提不起劲。我想说,我们可以抱怨一时,但不能止步于此。真正的好老师,是那个能用心把学生“带起来”的人。你愿意放低身段,多去跟学生聊聊,他们自然愿意抬起头来看看你讲的课;你愿意花心思去思考一个案例、做一个实物展示、设计一个有趣的互动,他们自然愿意多动动脑、多开开口。不是学生不想学,而是他们还没有遇到那个“点燃他们兴趣”的老师。</p><p class="ql-block">三、把质量落到细节中:教学成败,从不是靠口号,而是靠一件件小事堆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知道,“质量”两个字讲得太多,但说实话,它到底长什么样?我认为,质量就藏在我们教师每天的点点滴滴里。</p><p class="ql-block">比如:</p><p class="ql-block"> · 教研活动有没有真正做到围绕问题深入交流?</p><p class="ql-block"> · 作业设计是不是科学合理,既有基础巩固,又有拓展提升?</p><p class="ql-block"> · 听课评课有没有真听真评,而不是敷衍走过场?</p><p class="ql-block"> . 教案到底是抄教参还是自己用心琢磨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这些小事,是质量的基础构件。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准,就靠一万个“看起来不重要”的小细节堆起来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建设一个“人人讲质量、处处抓质量、时时盯质量”的校园教学氛围。这里的“讲”“抓”“盯”,不是喊口号,而是体现在具体行为中,比如:</p><p class="ql-block"> · 年级组长有没有每周组织教研碰头会?</p><p class="ql-block"> · 集体备课的主备人有没有拿出有针对性的主备课提纲?</p><p class="ql-block"> · 教务处有没有根据每次质量监测成绩分析教学薄弱点?</p><p class="ql-block"> · 年级分管行政、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有没有走进课堂听真课、看真教案、问真问题?</p><p class="ql-block"> 只有把这些小动作、小细节当回事,才能形成教学上的“硬实力”。</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这些年富康校区在教学上干了不少实事,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我们不能停步,更不能佛系、躺平甚至摆烂。教育永远是进行时,质量永远在追求中。一心一意抓质量,一点一滴见成效,一步一脚印做教学。</p><p class="ql-block"> 新学期已经启程,教学就是我们的主战场。</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坚定信念,把功夫下在课堂里;</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用心用情,把焦点放在学生身上;</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脚踏实地,把质量抓在一件件具体的小事中。</p><p class="ql-block"> 相信每一位用真❤️认真教书的老师,也终将被时代和孩子铭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