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安行记:</p><p class="ql-block">送孙赴学,访古寻道,友情感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八月的风带着夏末的余温,也载着我们一家的期盼与喜悦。2025年8月23日,我和老伴、女儿一同踏上前往西安的路,只为送可爱的小外孙女到西安音乐学院报到——这个历经2025年高考奋战的孩子,终于如愿考上了作曲系,这趟西安之行,既是送别,更是一场满溢幸福的旅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抵达西安的第一晚,饭后孩子们便提议带我们老两口去雁塔区逛逛。刚进地铁站,便撞见几位身着唐装的姑娘,衣袂飘飘,眉眼间尽是盛唐风韵,连同行的几位中年女士也身着同款服饰,瞬间将人拉入千年之前的长安梦境。女儿和外孙女一合计,笑着说要给老伴“变个装”,便拉着她去租了套精致的唐装,还细细化了妆。看着镜中70多岁的老伴换上襦裙,鬓边簪着花,活脱脱一位温婉雅致的唐朝女子,我们都忍不住笑起来。随后一行人漫步大唐不夜城,华灯初上时,街道两旁的仿古建筑亮起暖黄的灯,老伴身着唐装走在其中,引得路人纷纷举起手机,“咔嗒咔嗒”的拍照声此起彼伏,那一刻,仿佛我们都成了这盛唐夜景里的一抹亮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我整理好昨晚的照片发在朋友圈,没过多久便收到了马文国老师的消息。他一见我到了西安,立刻发来邀请,要在乾州家饭与我们共聚晚餐。我赶忙联系了两位80年代的老学生——从甘肃工业大学毕业、如今在西安定居的王军海,以及莲湖区武协主席高建武,邀他们一同作陪。多年未见的老友即将重逢,光是想想,心里就满是期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更让我惊喜的是,王军海记惦记着我曾提过想去楼观台一游的心愿,竟特意安排了行程,让他的司机小杨第二天一早来驻地接我和老伴。车子一路疾驰,朝着秦岭山脉、终南山下的楼观台驶去,窗外的风景从城市楼宇渐渐变成连绵的青山,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愈发心驰神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抵达楼观台,在向导的指引下,我们先往景点最高处走去,再顺着路线一处处、一座座殿堂细细参观。这里山峰相连,道观错落有致,远远望去,一尊老子雕像矗立在独立的山峰之上,庄严肃穆,气势宏伟,仿佛仍在向世人传递着“道法自然”的智慧。听向导讲述着老子在此传道的起源故事,又聊起我的老乡任法融道长为楼观台古迹亲笔题写的书法与楼观台的传奇故事,那些关于道教文化: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内涵,伴随着山间的清风,一点点浸润着我的心间。途中我们还顺路参观了陕西省植物园,看着眼前深邃的秦岭沟壑、叠翠的山峦,恍惚间仿佛听见了秦汉的风、大唐的雨,无数历史故事在山水间静静流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逛到午后,我们路过一个村庄,便进去找了家餐馆歇脚。两碗十五元一碗的拌面,配一盘50元的牛肉,分量足、味道香,三人吃得腹内满满,疲惫也消散了大半。稍作休息后,小杨开车送我们返回西安驻地,刚到住处,便看到高建武发来的微信,不仅问了返程情况,还附上了晚餐的订餐通知——他已在西安春发生南院门店订好了位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我们打车前往春发生南院门店。这是一家规格颇高的酒店,曾接待过国家主要领导人,更是当地传统美食的展示窗口。入座后,看着桌上一道道精致的菜肴,闻着扑鼻的香气,高建武笑着说,这些菜和当年接待重要客人时的菜品一模一样。席间,马文国老师、刘鹏博士、王军海、高建武与我们畅聊往事,从80年代的校园时光到如今的生活近况,话题不断,笑声不停。西安朋友们的热情与情义,就像这桌上的饭菜一样,温暖又实在,让人满心感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趟西安之行,既有送外孙女开启人生新阶段的欣慰,也有访楼观台寻道怀古的惬意,更有与老友重逢、感受真挚友情的温暖。每一段经历、每一处风景、每一份情谊,都成了心底最珍贵的回忆,让人久久难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