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河的朝圣①:一眼千年的河南博物院

李建新

<p class="ql-block">2025年暑期的喧嚣刚刚退去,我们夫妻便再度踏上旅途,驶向心中向往已久的圣地——河南。这片被誉为“九州腹地、十省通衢”的土地,不仅承载着华夏文明的厚重记忆,也焕发着现代发展的蓬勃生机。此行,是一场跨越山河的朝圣,更是一次对中华文明源头的深情回望。</p> <p class="ql-block">“一座博物院,半部中国史。”怀揣着敬畏与期待,我们把行程的首站定在了河南博物院。提前五天预约,终于在一个静谧的午后,踏入这座承载千年文明的文化圣殿。</p><p class="ql-block">河南博物院馆藏丰富,国宝级文物琳琅满目,堪称中华文明的瑰宝库。许多文物我们早已在书本中相识,但当真正站在它们面前,凝视那些穿越千年的纹路与色彩,心灵仍被深深震撼。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与历史对话的朝圣之旅。</p> <p class="ql-block">黄河九曲,自中条山与崤山之间奔涌而出,劈开三门,浩荡东去,势如破竹。中原大地,枕于黄河之畔:北有太行巍峨,南接汉淮沃野,西依伏牛雄峙,东连齐鲁平原。大禹治水,划分九州,此地为“豫州”;因其位居天下之中,亦称“中州”。</p> <p class="ql-block">这片土地沃野千里,是远古先民赖以生存的乐土,是炎黄子孙世代繁衍的家园,更是华夏文明孕育与发展的摇篮。最早被称为“中国”的地方,就在这里。从早期国家的诞生,到王朝的崛起,中原始终是统一王朝的核心区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斯文在此鼎盛,教化由此远播。</p><p class="ql-block">在世界各大古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未曾中断。而中原,正是这一文明体系中保存最完整、发展最清晰的地域。这里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是无数后人朝圣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中国的文字,起源于甲骨,出土于殷墟;中国的哲学,发端于《周易》,成型于老子;中国的姓氏,追溯于炎黄,归根于中原;中国的王朝,奠基于夏代,定都于河洛之间。</p><p class="ql-block">中原孕育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主干,开启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长河。数千年来,二十余个王朝在此建都,洛阳、开封、郑州、安阳——名城迭起,城垣叠压,文化层层积淀。自洛阳出发的丝绸之路,将中原文化远播四方,使这片土地成为中华文明的交汇点与辐射源。这,是一场跨越山河的朝圣,更是一次对文明根源的深情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