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登罢泰山,我们驱车前往此行的最后一站——泉城济南,入住了位于大明湖附近的明湖泉盈酒店,为接下来的济南之行做好了准备。</p><p class="ql-block"> 次日清晨,我们便出发前往老西关,品尝了黄老太牛肉烧饼。热气腾腾的烧饼搭配香嫩的牛肉,让人食欲大开,吃饱喝足后,我们正式开启了济南之旅。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首站是趵突泉公园,园内名泉汇聚,尤其是趵突泉,三股泉水喷涌而出,气势不凡,引得游人驻足观赏。离开趵突泉,我们来到五龙潭,这里环境清幽,泉水潺潺,别有一番韵味。</span></p><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前往泉城广场,感受这座城市的活力与繁华。广场上的泉标造型独特,成为济南的标志性景观之一。紧接着,我们漫步于环城公园,沿途欣赏了黑虎泉等众多名泉,泉水清澈见底,岸边市民取水、嬉水的场景,尽显泉城与水的紧密联系。</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来到济南大明湖公园。漫步湖边,清风徐来,水波荡漾,沿途风光美不胜收。我们在南岸的夏雨荷灯组前驻足打卡拍照,巧合的是,不久之后这一灯饰便被拆除,新的永久灯组已矗立在大明湖的北岸,这些照片也因此成为湖畔雨荷1.0的绝唱而显得格外有纪念意义。</p><p class="ql-block"> 考虑到次日需返程,路程达500多公里,为保证行车安全、保持充沛体力,我先行返回酒店休息。爱人和女儿则前往山东博物馆参观,虽未能一同前往略感遗憾,但为了顺利返程,这样的安排也属必要。当晚,我们一家在济南魁盛居品尝了正宗的鲁菜,菜品风味独特,为此次济南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p> 趵突泉是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乾隆皇帝曾封其为“天下第一泉”,以三股喷涌的泉水、18℃恒温及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著称。<br> 趵突泉位于济南市历下区趵突泉南路1号,东临泉城广场,北望五龙潭,占地面积158亩。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每日涌水量约7万立方米,最大可达16.2万立方米,形成三股水柱(“三股水”奇观),水温常年恒定在18℃左右。泉池长30米、宽18米,周边环绕泺源堂、观澜亭等古建筑,公园内还包含李清照纪念堂、李苦禅纪念馆等人文景点。<br> 趵突泉双御碑位于济南趵突泉景区的娥英祠内,是一块刻有清朝康熙、乾隆两代皇帝手迹的石碑 。 <br>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月初八,康熙皇帝南巡途经济南,山东巡抚徐旭龄奏请御笔题留,康熙遂题写“激湍”二字,后被刻制成碑立于趵突泉畔。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初七,乾隆重游趵突泉并拈香祈雨,题写了《再题趵突泉作》一诗,应山东巡抚之请,将此诗刻于康熙御题“激湍”碑的背面,形成了双御碑。<br> 石碑高近三米,宽约一米,顶部石龙盘绕,工艺精美。原碑身纵向横向都有断裂痕迹,后经弥合,现被玻璃罩保护着。<br> 康熙的“激湍”二字刚劲有力,乾隆的《再题趵突泉作》书法流畅,二帝书法之风骨皆传赵孟頫、董其昌之神韵,又各成一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br> 双御碑是趵突泉景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它不仅体现了康熙、乾隆两代皇帝对趵突泉的喜爱和推崇,也反映了当时趵突泉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祖孙两代皇帝的手书同刻一碑,在全国范围内也较为罕见,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 趵突泉三股泉水喷涌而出,气势不凡。 “观澜”石碑位于济南趵突泉景区。“观澜”二字,体现出观览趵突泉水如澜似涛之景的意趣,是趵突泉景区颇具代表性的文化标识,承载着对趵突泉灵动水势的欣赏与赞美,也为景区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板桥泉是济南趵突泉景区内的名泉之一。 位于趵突泉公园西北区泺苑南首。<br> 泉池为正方形,池中间有似突起的井口,井口内又套有一圆环,水势不大,能看见泉水微微涌起,水质清澈见底。泉水沿一块特选自然巨石流入街面水溪,为景区增添了灵动之美。<br>该泉因附近曾有大板桥、小板桥等老街巷而得名,历史上这里河道交叉,泉水充沛,呈现出“人家尽枕河”的泉城特色景观。 板桥泉 五龙潭位于济南旧城西门外,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天下第一泉景区的一部分 。 <br> 五龙潭公园占地面积为7.67公顷,其中水域面积为0.81公顷,南临趵突泉,北接大明湖。公园内有泉池29处,形成五龙潭泉群,是济南四大著名泉群之一。五龙潭居公园中部,潭长70米,宽35米,水深4米余,溢水标高25.80米,常年涌水,涌水量8600-43000立方米/日,居五龙潭泉群之首。<br> 五龙潭泉群共有泉池27处,其中11处被选入济南新七十二名泉,如天镜泉、古温泉、月牙泉、玉泉等。此外,公园内还有五龙迎客雕塑、名士阁、秦琼祠等景点。秦琼祠位于公园北部,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会举办秦祠祈福会。 五龙潭 龙潭观鱼 旅拍的小姐姐 旅拍的小姐姐 近水楼台 五龙迎客雕塑 济南泉城广场——广场上的泉标造型独特,成为济南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济南泉城广场 济南泉城广场 反映过去济南人民临泉而居的生活场景(临窗取水) 反映过去济南人民临泉而居的生活场景(送水工) 反映过去济南人民临泉而居的生活场景(担水) 一虎泉 胤嗣泉 金虎泉 黑虎泉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南护城河东端南岸陡壁下,是黑虎泉群的主泉,也是天下第一泉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 <br> 黑虎泉为一天然洞穴,高2米,深3米,宽1.7米,泉池由石块砌成,略呈长方形,宽约17米,深约3米。泉池南壁并列3个石雕虎头,泉水流过暗沟,经3个石虎口喷出,涌量仅次于趵突泉,在济南众泉中占第二位,最大涌量约4.1万立方米/日。<br> 一种说法是因声和形而得名,泉源为深邃洞穴,内有巨石盘曲伏卧,上生苔藓,犹如猛虎深藏,泉水从巨石下涌出,湍击巨石,发出粗犷鸣响,再加半夜朔风吹入石隙裂缝,吼声回荡酷似虎啸,故名黑虎泉。另一种说法是泉水之上曾建有黑虎庙,黑虎泉由此得名,但黑虎泉的历史比黑虎庙更为久远。<br> 黑虎泉最早见于金代《名泉碑》。明初,泉水从石下涌出,出水口处无石兽,明代中后期在泉穴前修建泉池并安装石雕兽首引水。1931年整治泉池时,扩大并挖深泉池,增加喷水石雕龙头两个,形成三虎吐水景观。1965年,对泉池进行大规模整治,并堆山叠石,整治周边环境。<br> 金元时期,黑虎泉山崖之上盖了黑虎庙。相传净乐国王子修行成为真武大帝,封黑虎为巡山大将军,真武大帝是北方之神,属水属黑,所以黑虎泉与黑虎庙相关。历代文人也多为黑虎泉倾倒,明代晏璧以“石蟠水府色苍苍,深处浑如黑虎藏”描绘其神秘气势,清代刘鹗在《老残游记》中记录了石雕虎头喷泉的壮观景象。 黑虎泉 玛瑙泉——民国《历城县乡土调查录》有载,位于黑虎泉东、护城河南岸,此泉长3.7米、宽3.2米、深2.2米的水泡从水底涌<br>出,如珠一般,光彩夺目,如同玛瑙,水流河中。 济南解放阁 大明湖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于济南市中心偏东北处,是由众多泉水汇流而成的天然湖泊,也是天下第一泉景区的核心组成部分。<br> 湖面面积约58公顷,水深平均2-3米,水源主要来自趵突泉、五龙潭等泉群,水质清冽,有“众泉汇流”之说。湖水北通小清河,有“蛇不见,蛙不鸣”的奇特现象(传说与乾隆皇帝有关,也有科学解释认为与湖水温度、水质等有关)。<br> 大明湖历史悠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已有记载,称“历水陂”。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众多诗篇,如杜甫、曾巩、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都曾游历咏叹。清代刘鹗《老残游记》中对大明湖景色有生动描绘。<br> 主要景点: 历下亭:位于湖心岛,因杜甫诗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而闻名,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超然楼:始建于元代,现楼为2008年重建,是大明湖标志性建筑,夜晚亮灯时景观绝美,成为网红打卡地。铁公祠:为纪念明代忠臣铁铉而建,祠内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联,精准概括了大明湖景色。此外还有南丰祠、稼轩祠、汇波楼等景点,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br> 大明湖以“四面荷花三面柳”为显著特色,夏季荷花盛开,沿湖柳树成荫,景色宜人。每年还会举办荷花节等活动,吸引大量游客。 <b><font color="#ed2308">夏雨荷</font></b>的故事源于琼瑶对北京公主坟传说的艺术加工 。在小说中,她是济南大户人家的女儿,与乾隆在大明湖畔相遇并生下女儿紫薇。尽管琼瑶明确表示这是“完全杜撰的故事” ,但这一形象因《还珠格格》的热播成为济南文旅的标志性符号。 <b>大明湖南岸的湖畔雨荷1.0灯组,誉为会眨眼的夏雨荷。我们参观后的20天后,这组灯被拆除。新的湖畔雨荷2.0灯组落户于大明湖北岸。</b> 永远消失的湖畔雨荷1.0灯组 永远消失的湖畔雨荷1.0灯组 永远消失的湖畔雨荷1.0灯组 鲁菜名店——魁盛居 2025年8月8日清晨的霞光 2025年8月8日清晨的霞光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我们收拾好行囊,踏上了归途,于8号下午一点半顺利返回家中。 </p><p class="ql-block"> 此次旅行跨越山海之旅,历时13天,总行程达3540公里,途径山西、河北、辽宁、山东四省。从秦皇岛的远洋·蔚蓝海岸开始我们的行程,领略了盘锦红海滩的独特景致,驻足丹东鸭绿江畔感受历史韵味,又在大连(旅顺)饱览美丽风光与历史遗迹。乘渤海轮渡跨越渤海后,蓬莱阁的古朴、烟台养马岛的风情让人印象深刻。青岛八大关、崂山风景独特。曲阜之行探寻文化根脉,登临泰山感受雄奇壮阔,泉城济南的泉韵与风情亦令人沉醉。一路行来,有风景的馈赠,更有家人相伴的温馨,诸多美好记忆,值得细细回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