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日,同唱《国际歌》

田建初(和讯律师)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起来 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 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p><p class="ql-block">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同唱《国际歌》,“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p><p class="ql-block"> 自从有人类以来,没有任何一首歌曲,能像《国际歌》那样,让人们充满激情、充满希望;能让人们勇往直前、甘洒热血;能唤醒人们的觉悟和抱负;能指明人们的光荣和方向。</p> <p class="ql-block"> 在巴黎公社社员被残酷屠杀的血泊中,欧仁·鲍狄埃(法国·1816—1887)用热血写成的《国际工人联盟》,后由工人作曲家比尔·狄盖特谱曲,易名《国际歌》。这首歌诠释了革命者的壮志与豪迈、勇敢与悲壮;诠释了劳动者的心声与使命;展示了世界未来的绚烂图画。</p><p class="ql-block">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全世界受苦的人,要为真理而斗争”。“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p><p class="ql-block"> “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来到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不管他怎样感到自己是异邦人,言语不通,举目无亲,远离祖国——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的熟悉的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列宁《欧仁·鲍狄埃》)。</p> <p class="ql-block">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毛泽东《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p><p class="ql-block"> 无数革命先烈踏着《国际歌》的旋律,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救亡图存之路。历经千难万险,九死一生,展开敌后抗日,书写了中华民族气壮山河的史诗。</p><p class="ql-block"> 1920年11月7日,瞿秋白在莫斯科庆祝十月革命胜利的会场上,第一次听到了《国际歌》,热血沸腾,当即译成中文,迫不及待地寄回祖国。</p><p class="ql-block">  1921年5月1日,李大钊先生带领他的学生,走上街头,高唱《国际歌》。那一天,万人空巷,齐唱《国际歌》,如炸雷、如海啸。</p><p class="ql-block">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都在《国际歌》声中誓师出征。</p><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党员周文雍与陈铁军,踏着《国际歌》的“婚礼进行曲”,举办了“刑场上的婚礼”。</p><p class="ql-block">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国际歌》的旋律,伴着英雄的血流淌,成为了我们这个民族不屈的脊梁。</p> <p class="ql-block">  穿越烽火硝烟的时光隧道,是这个世界上最激动人心的绝唱,呼唤人们团结起来,激励着人们奋勇向前为自由与平等而战。不灭的灵魂,不竭的梦想,指引着人类前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国际歌》,是一种信仰,一种力量。“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他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p><p class="ql-block"> “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网络,致谢意。如有侵权,联系必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