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兴一连的旗帜下

何立明

<p class="ql-block"> 在同兴一连的旗帜下</p><p class="ql-block"> ——木石匣河边的尘封记忆</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沈阳军区守备四师十二团一营同兴一连的退役老兵,古稀之年仍然怀念当年的军旅生涯,牢记我军的神圣使命,不忘部队的光荣传统,不褪军人的政治本色;心系老连队,挂念老战友;陆续前往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同兴镇去重走当兵路,再续战友情;千里南下,北上龙江,寻找失联的连队首长与兄弟;建立战友群,倾吐战友情,发表回忆军旅生涯的文章近11万字;海南为烈士扫墓,辽宁、广东、广西、湖南、四川、内蒙战友相聚,黑龙江看望患病老兵;纪念“八一”,致敬军礼;一桩桩,一幕幕,感人至深。</p> <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16日,在一九六九年入伍的鞍山十三位老战友的邀请和弓晋平组织下,又开启了同兴一连战友再相聚之旅。</p><p class="ql-block"> 8月16日下午,弓晋平、斯日吉.冲嘎、王殿国、黄明富、何立明,分别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内蒙古赤峰、辽宁省大连、阜新来到鞍山市与老战友相聚。</p> <p class="ql-block">  鞍山籍的十四位战友中,多数都在七十五岁以上,其中,王殿国、杨绍宽、许成大、单福瑞(七十八岁),阎立成、张绍利、姜守志、路长福(七十七岁)。他们听说我们要到鞍山,心情都特别高兴,不顾年老体弱。于8月17日上午,不到十点就早早来到鞍山新世纪大酒店与我们见面。</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沈阳军区守备四师十二团同兴一连战友再相聚,在弓晋平老战友的主持下、在军旅歌曲(大家称为我们的连歌)小白杨的歌声中开始。首先,举行了致敬军礼仪式,向曾经的同兴一连连排首长和各位老战友致敬军礼;我们的老排长(后任一营三连连长)阎立成在热烈的掌声中致辞;王殿国(原同兴一连排长,后任大连军事学院正团职教员)朗读了他创作的诗词三首;蒙古族老兵斯日吉.冲嘎在发表战友致辞后,带着浓浓的草原情演唱了,“常想我,好好活着”等两首曲目;弓晋平再一次代表丁嘉老战友演唱了“终生难忘战友情”军旅歌曲。大家在诗词朗读中思念,在军旅歌声中回忆,在相互拥抱中流泪,在不断询问中微笑。七十八岁高龄的杨绍宽老战友,咽喉有疾、发声困难,仍然吃力的高声问这问那。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一切都是那么的感人。此时此刻,不禁使我想起了一段军旅歌曲的词,“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鲜族退役老兵张吉太应邀指挥大家高唱“打靶归来”,尽管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兵,仍然不减当年,声音洪亮、铿锵有力,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当下。战友聚会接近尾声之时,大家在弓晋平提议下,共同高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并在“同兴一连的旗帜在我们心中永远飘扬”的口号声中结束。</p> <p class="ql-block">  八月十八日,弓晋平、斯日吉.冲嘎,何立明代表参加本次活动的各位老战友,前往内蒙古赤峰以北,再次重走当兵路,再续战友情。</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五年入伍的老战友,同兴一连退役老兵李凤,特地从百里路外赶来与我们相聚,当晚,冲嘎老战友在富丽堂皇的赤峰市草原雄风大酒店为我们接风,并请来了原十二团四连连长苏红海老战友与我们见面。</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八月十九日,我们驱车前往当年同兴一连执行“三支两军”任务的翁牛特旗白音他拉公社,在现在的新苏莫苏木政府办公大楼前合影留念,参观了白音他拉街道、公园和一座藏传佛教寺庙。到斯日吉.冲嘎妹妹家品尝具有草原风味的佳肴,如蒙古王酒、奶豆腐,奶茶、牛羊肉等。然后,驱车前往翁牛特旗乌丹镇住宿。</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八月二十日,在斯日吉.冲嘎的安排下,我们又驱车前往翁牛特旗境内的著名景区;玉龙沙湖、蒙古王城和位于克什克腾旗西南部的乌兰布统大草原游览,晚上下榻于克什克腾旗首府经棚镇。</p> <p class="ql-block">  第四天 ,八月二十一日,早晨五点钟,我们从经棚镇出发,游览内蒙古四大内陆湖之一,以天鹅栖息地闻名的达里若尔湖和贡格尔草原及白音敖包景区,并参观了地处克什克腾旗浑善达克沙地东北缘,拥有世界上唯一成片分布的原始沙地云杉林,总面积约2000公顷,平均树高12-18米,最大树龄达600年,被誉为“生物活化石”,其发达的根系可深入沙层2.5米以上,有效阻止沙地扩张,对华北地区防风固沙具有重要生态意义。‌‌</p> <p class="ql-block">  上午9点20分,我们从白音敖包景区出发,经大兴安岭余脉、沿黄冈梁山脚下的板油路驱车近1小时37分,于2025年8月21日10点57分,终于到达我们此行的最终目的地,克什克腾旗同兴镇小东沟,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沈阳军区守备四师十二团一营一连老营房原址。</p><p class="ql-block"> 下车前,斯日吉.冲嘎老战友不顾连续开车的疲劳,对弓晋平和我说,下车时互相录一下视频,我们三人都欣然同意,我们觉得这样很有仪式感。</p><p class="ql-block"> 下车后,我们站在老营房下面的板油路上,心情有些激动。弓晋平面对路旁小东沟的公交车标志牌发了一顿感慨,我准备放飞无人机,无人机刚刚飞上去,老天又下起了小雨,我只好把无人机落了下来。随后,弓晋平和斯日吉.冲嘎,连雨具也没带就进入了我们即熟悉又陌生的老营房原址,沿着小东沟趴了上去。我在车旁焦急地等雨慢慢的停了下来,抓紧放飞无人机。虽然没有计时,但我觉得也就五分钟,老天又毫不留情的下起雨来,而且越下越大。无奈,我只好恋恋不舍地收起无人机。虽然只有这五分钟,但我已经录下老连队营房原址及周边那熟悉而又难忘的景色,没有留下遗憾。 </p><p class="ql-block"> 通过无人机航拍和网上查询。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沈阳军区守备四师十二团一营同兴一连,地处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东北部,大兴安岭支脉、黄岗梁东麓的同兴镇、香泰地村西南方向的小东沟内。连队营房三面环山,北面坡下有一条公路,公路下面是一片近两公里宽的谷地,谷地当中有一条木石匣河,流经四义号、同兴、义成永等村庄,全长89.9公里。</p><p class="ql-block"> 在我航拍连队老营房及周边景色之时,弓晋平和斯日吉.冲嘎正在沟里用手机拍摄老营房原址的全景并向我们全连战友介绍这次到老营房所看到的变化。直到雨下的越来越大,才跑了下来。我们三个人你说傻不傻,放着雨具不带,个个浇了个浸湿,我们赶紧上车避雨。过了一会,雨变小了,我们又下车,站在公路上面对难以离开那曾经的家感慨了一番。看到头顶上的云层越来越厚,我们上车赶往张化春老连长带领我们的小战友于1977年建的爱民桥,用手机抓拍了那珍贵的镜头后,于11点50分驱车出沟。(同兴一连新营房,通过无人机观看,已经面目全非,新营房原址上面种满了庄稼,考虑又在下雨,就没有前往)。</p><p class="ql-block"> 在宇宙地用餐后,我们走东南线,上高速公路,经林西返回赤峰。雨越下越大,大约在下午2点左右,瓢泼暴雨倾盆而注,有的车不敢往前开,就停在高速路边等候雨小了再行驶。我们在一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准备下车方便一下,推门一看地上的水抹过脚面,还好,斯日吉.冲嘎车上有鞋套。大家都庆幸,这场暴雨,如果下在我们在小东沟之时,我们就出不了同兴沟了。</p> <p class="ql-block">  虽然,我们在小东沟因下雨只停留一个小时,但是,我们的此行目的还是达到了。回家后,有人和我说,这么远,年龄又这么大,跑那么长的路,就是为了看看没有营房的老连队原址,有点不值。我心想,你们不懂,连队虽然不在了,营房也没了,但连队的魂还在,精神永存,同兴一连的旗帜仍然在我们心中飘扬,这是我们这些退役老兵不忘初心的一种情怀与思念。</p> <p class="ql-block">  打开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同兴镇木石匣河边的尘封记忆,不禁使我再次想起王殿国老战友的诗句:“我眷恋这小河流水在营房旁, 我眷恋这山川秀丽山峦叠嶂,我眷恋群山环抱山谷里的风,我愿听那白桦树叶莎莎的响。山沟里响起清脆的军号声,操场上飞出宏亮的口号声,食堂门口响起嘹亮的军歌声,练兵场上传来阵阵的操练声。我不忘步炮坑道冬暖夏凉,我不忘战备物资身背肩扛;我不忘在陡峭山路艰难攀登,我不忘为伟大祖国放哨站岗。我不忘1971年野营拉练在寒冬,我不忘指战员沿山路风雪前行;风餐露宿急行军抢山头练攻防,绕防御地域熟悉地形准备打仗。我思念营房里五湖四海的弟兄,我思念关怀我成长的连排首长,我怀念终生难忘的战友情缘,为我是同兴一连一个兵感到荣光。 同兴一连的旗帜在我心中飘扬,我在旗帜下健步走在大路上,同兴一连永远铭记在心里,团结在旗帜下是我不变的衷肠”。</p> <p class="ql-block">  “黄冈梁山脉奏凯歌,木石匣河水金浪翻,柳条沟内战友情”。自2016年7月以来,我们同兴一连退役老兵,四次重走当兵路,十五次战友相聚,大江南北,遍布了我们同兴一连战友的足迹,一路走来,我们都老了。但大家的精神头还在,见面就激情燃烧,唱起歌来铿锵有力。此时,使我又不禁想起海南儋州为李耀珠烈士扫墓时,已故鞍山老战友王守成说的那段话:“为什么我们的战友情谊这么深厚,就是因为当年我们驻守的祖国北部边疆自然条件特别艰苦,这是一种磨练,我们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如今我们都是70多岁的人了,孩子们和老伴都不同意我们出门远行,我们为什么还要来,就是因为有这终生难忘的战友情、兄弟情,良师益友之情”。</p><p class="ql-block"> 这次鞍山战友再相聚的一个主题就是在同兴一连的旗帜下。我想,只有在同兴一连的旗帜下,我们才能本色不褪、军旅不悔、军歌不衰、军魂不变、军旗不倒。只有在同兴一连的旗帜下,我们才能战友相聚、倾吐衷肠,壮志不已。</p><p class="ql-block"> 这是因为我们是战友,我们曾经是同兴一连的战士、我们的血管里流淌着军人的血液,我们的生命年轮已经烙上了“八一”的印痕。这是我们解甲后的一种眷恋,骨子里的一种操守,更是天地间的一种大爱,生死之交的一种情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鞍山战友再相聚,用弓晋平老班长的话讲,“战友们相聚的心情之迫切,闫立城排长的“号召力”之广范,参加人员之多,场面之大,彰显我们“同兴一连”的凝聚力、向心力之强,都是近年来聚会之少有”。 </p><p class="ql-block"> 颜家谅教导员在2024年4月,张化春等战友去看望他时曾动情地说过一段话:“这几年,我们同兴一连战友们开展了很多的活动,你们到海南为李耀珠烈士扫墓,去广东水口、桂林和湖南看望黄元军等老战友,又在四川隆昌聚会,八一期间北上龙江。我们同兴一连有一个好传统,就是我们战友之间的情谊特别的浓,尽管连队已经解散了,但是这个情谊还在。这是因为我们连队有几位很用心、特别上心的同志,建立了战友群,活动搞的有声有色,文章写的很感人。更重要的是你们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连长—张化春同志,你们每一次活动他都在场,虽然这个连队不在了,但是,作为连长,他始终都在体现着连长的职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同兴一连的旗帜下,我们不忘张化春老连长——战友相聚的领路人,我们心中敬佩的首长、大哥。我们不忘同兴一连战友相聚的设计者、组织者,老班长弓晋平战友,是他,为我们每次战友相聚都拖着严重的褪疾,呕心沥血、阳光前行。</p><p class="ql-block"> 在同兴一连的旗帜下,我们不能忘记张化春连长的女婿,海南省佳业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伍延辉同志,是他协助弓晋平等老战友在海南走乡串镇,通过各种关系、与有关部门和人员协调,积极寻找李耀珠烈士的亲人。并出车、出人,安排我们吃住、筹备并全力负责到儋州为李耀珠烈士扫墓各种事宜和费用。</p><p class="ql-block"> 在同兴一连的旗帜下,我们要感谢所有为同兴一连战友相聚做出贡献的人们。衷心的祝愿同兴一连的旗帜在我们心中永远飘扬;衷心的祝愿同兴一连的各位老战友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晚年坚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愿我们在同兴一连的旗帜下,再相聚。</p><p class="ql-block"> 向同兴一连连排首长、各位老战友——致敬军礼!</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8日于阜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