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5日游—山水徽州,古城墙(四)

蓉蓉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徽州山水间寻访历史的印记,看斑驳的古城墙,听古刹钟声,触摸千年石碑上的文字。让脚步与历史对话,旅行便成了与过往的深情相拥。</p><p class="ql-block">走进淮南寿县古城墙,这里是全国保存最完善的七大古城墙之一,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寿县古城墙作为宋至清代古建筑,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寿县是中原通往江南的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淝水之战就发生于此。古城四面临水,干百年来屡遭战火和洪水的洗劫,历尽沧桑,屡毁屡修。到了宋代,寿春城才得以全面修建。现存古城墙,是北宋熙宁年间(1068年—1077年)重筑;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年一1224年)重修。同时寿州古城略呈方形,面积3.65平方公里,城墙周长7147米。城有四门,南为“通淝”,北为“靖淮”,东为“宾阳”,西为“定湖”,并各有瓮城,城外有护城河。就这样,古城墙以瓮城、城门、护城河、敌楼、警铺以及“雉堞”等设施,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因此,有“铁打寿州城”之称。</p><p class="ql-block">同样在淮河特大洪灾中,城墙成功抵御高于城内地面7米的洪水,验证其延续千年的防洪效能。‌‌</p> <p class="ql-block">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古城墙北门:北门名日靖淮。寓意要使淮水安定,让淮河安静平安。这座城门的海拔高度,为四门最低,北门的内门题额为“址门”,《康熙字典》引《海篇》中说:“址,音荡,高田,与北字不同。”又说“以土壅之谓址”。中国古代的五行中,木火土金水,顺次相生,隔位相克,土可克水。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以土壅之”可阻其流,这句话说出了人们对靖淮的美好意愿。</p> <p class="ql-block">我们围着城墙上绕走一圈,登高望远,古城风貌尽收眼底。墙外护城河景色宜人,墙内是古城,历史与现代恰到好处的结合,站在古城城墙上,一眼千年,再贴切不过了。</p> <p class="ql-block">正契合“城依淮水、景映古垣”的特色——淮河及其支流穿城而过,岸边芦苇、荷塘等湿地生态与远山相映成趣,既展现了自然风貌,也凸显了古城与水系共生的人文底蕴。</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城墙宛如巨龙蜿蜒而行,历经千年仍然威严挺拔,当指尖抚过墙体的纹路,耳畔似乎回荡着金戈铁马的回响,眼前浮现出千年古城的兴衰更迭,这种沉浸式的历史体验,正是寿州古城墙最动人的魅力所在。</p> <p class="ql-block">北侧有一小庙,也是“寿州内八景”之一,叫“无梁庙”。因为内部是用藻井式结构结顶,所以叫无梁。小庙内供奉的是真武大帝,是镇守北方的大帝,他又作为水神统伏水妖魔邪,因此设在寿州古城的北门。</p> <p class="ql-block">步于古城墙之上,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隧道。这座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的古城墙,历经九百余年风雨洗礼,依然巍然矗立,被誉为"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宋代古城墙"。斑驳的砖壁与坚实的石基不仅诉说着"城堞坚"的军事防御智慧,更展现出古人巧夺天工的防水防洪功能。</p> <p class="ql-block">站城墙上极目远眺,仿佛能看到千年前的金戈铁马、旌旗蔽日,听到战鼓擂响、喊杀震天。那些曾经在这里浴血奋战的将士,那些见证过历史兴衰的百姓,都已化作历史长河中的点点星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寿县的古城墙,洪水冲过,战火烧过,它把楚汉的风、宋朝的雨,都刻进了砖块的纹路中。</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墙高处俯瞰,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就发生在这里。远处是楚文化博物馆的飞檐翘角。作为楚国末代都城所在地,这里每一块城砖都沉淀着厚重的历史。与南京明城墙、西安城墙等知名城墙不同,寿州古城墙少了几分喧嚣,多了几分静谧。八公山下、淝水之畔楼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成语充盈了中华成语库。</p> <p class="ql-block">城墙现存明代城砖铭文、清代“金汤巩固”石刻等历史遗存,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成为“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项目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寿县古城墙最神奇的不是它老,而是它活着!城墙不是景区围栏,老百姓还在上面散步遛弯;城门洞子里,电动车‘嗖’地穿过去,继续在车辙印上留下印记。这座古城墙是活态的历史教科书,就在眼前、脚下真实地发生着。它不是标本,是还在呼吸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寿州古城,古称寿春、寿阳、寿州。始建于春秋,重筑于北宋。是安徽省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上曾为“四国”之都,是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无人机拍摄的古城墙和古城。</p> <p class="ql-block">现存寿州古城为棋盘式布局的一座宋城,城平面略成方形,城池面积3.65平方公里,有东、南、西、北四门,除南门以外,其余三门皆有护门瓮城。城东南、西为濠,北依淝水,城内四隅有河,东北、西北隅有涵。古城墙保存完好周长7147米,墙体以粘土夯筑,外壁由砖石用糯米汁、石灰等物弥合包砌,固若金汤,有”铁打的寿州城”之誉。军事防御和防洪的双重需要,形成了寿州古城在形制与规模上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城静静伫立,见证着曾经的金戈铁马,也包容着当下的人间烟火,让时光在此刻悄然折叠,历史的厚重与生活的鲜活在此刻达成奇妙的和解。它穿越千年,依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书。</p> <p class="ql-block">离开寿县古城,我们来到徐州。逛逛步行街,晚饭网红绿地3只羊烧烤店,排队的人啊~多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