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派遣太行四地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抗大结业好学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部长王谦亲谈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指派分区敌工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政治责任保密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潜伏秘密交通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裤腰带边拴脑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刺刀尖上挑敌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治潞城壶关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敌工总站三分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站俱在敌战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单线联系险中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碉堡堑壕城门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层层虎口鬼门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机勇双全本领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贵琳穿插浑身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孤立瓦解旧军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分化争取敌伪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潜伏魔鬼心脏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地下工作显神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独立特行孤胆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夜深人静难入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难忘众多潜伏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地下交通飞毛腿。</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王和岐2023年5月11日作《一百零三岁人瑞郭公贵琳期颐寿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郭贵琳夫妇</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21年7月23日这一天,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个大事件,改变了中国的命运,震惊了世界。这一天,中国共产党13位代表,汇聚于上海原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即今黄浦区兴业路76号,宣布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中途一大代表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区海盐塘路188号南湖景区游船上继续开会,7月30号大会结束,正式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1月17日至19日,我与妻子、孙子到上海旅游。我们专门去瞻仰了中共一大、二大、三大遗址和毛泽东上海旧居纪念馆。</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与中国共产党同年同月生的太行山之子,由河南林县大郝庄放牛娃,豫、陕、皖打工人,到投身抗日宣传队新青年,活跃在太行山区晋东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21年7月20日,农历辛酉年六月十六这一天,在太行山区东麓,河南省林县城郊大郝庄一个贫苦农民家中,一个男儿呱呱墜地,他的名字叫郭贵琳。命运就是这么巧合,奇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郭贵琳与中国共产党同年同月生,注定他一生与共产党结缘。他年经时追求进步,抗日战争时入党,在太行山区做地下工作潜伏者,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中,他与敌人殊死拼搏。解放后,他担任长治市各级领导,直到退休。郭贵琳老先生至今仍然健在,已届105岁,已有84年党龄,堪称太行人瑞。他是太行山区抗日战争中的老英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郭贵琳,1921年7月20日出生在太行山东麓一个贫苦农民家中。大郝庄村民多以石匠、木匠、泥瓦匠为生。郭贵琳的父亲是一个乡村郎中,母亲是一个善良仁慈的农家妇女。他上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下有两个弟弟,共7个。因此无论父亲母亲如何辛勤劳作,省吃俭用,贫穷困苦,饥寒交迫,总是压着全家喘不过气来。幼小的郭贵琳只念了三个冬天的私塾,就被迫辍学,开始为生活拼搏。</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1948年,郭贵琳部长(左二)和他领导的长治市委组织部干部留影。</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郭贵琳自11岁开始,就给有钱人家放牛。他起早搭黑,栉风沐雨,往来于山间小道,荒山野水之间。夏天,他皮肤晒得黝黑,冬天他皮肤冻得发紫。他12岁那年,父亲到一家药店打工。郭贵琳也随父亲到这家药铺当学徒。他早起晚睡,打水扫院,买菜做饭,为老板提夜壶,倒便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5年,由于中原这年军阀混战,豫北人民纷纷背井离乡,流浪他乡。15岁的郭贵琳随父到陕(西)南打工,修筑“汉(中)白(河)”公路。他还是个15岁的少年,却象成年人一样挖土填沟,劈山架桥。繁重的体力劳动累得他背驮身瘦,站都站不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年后,汉(中)白(河)公路完工,郭贵琳又随一个木匠师傅到河南孟县一个打蛋厂当学徒工。1937年,17岁的郭贵琳辗转到安徽省祁门县京赣铁路建设工地打工。他和工人们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象乞丐一样苦苦挣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郭贵琳开始和数千工人兄弟团结起来,同资本家斗争,要工资,要待遇,要人权。郭贵琳思想认识由此有了飞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七·七”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郭贵琳听说由中国工农红军改编的八路军和决死队开进了太行山区抗日。他高兴极了,决定参加革命抗日斗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8年5月,郭贵琳带着15岁的三弟和13岁的四弟,参加了我党打着孙殿英旗号在河南林县黄华山,开办的晋察冀青年干部训练班。这个青年训练班,由共产党姚亮(又名姚继鸣)任教育长,共产党张沅、孙逊(女)等任政治教官。青训团办得非常活跃,有1000多青年参加过培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青训班里,郭贵琳和两个弟弟,认真学习《大众哲学》、《社会发展史》、《日本侵华史》等课程,懂得了抗日救国、共产主义等许多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政策。他的思想觉悟有了一个大的飞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8年8月,3个月学习结束,青训班迁到林县西桑园村等待分配。郭贵琳三兄弟和青年队改编成近百人的学生宣传队。学生宣传队又奉命开赴山西省晋城县,组建成“晋察冀游击队司令部宣传队醒狮剧团”。醒狮剧团,表面上仍属孙殿英管理,实际上完全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宣传队长是郭贵琳原来的政治教官、共产党员张沅,团长是政治教官孙逊。醒狮剧团人员不断增加,从广东、南京、洛阳来的青年知识分子也不断加入。郭贵琳兄弟三人在醒狮剧团是越干越起劲,不怕苦和累,总是很好地完成各项任务。他因此被共产党组织确定为“新青年”,内称“民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郭贵琳三兄弟随醒狮剧团,在山西省晋东南晋城一带活动。1938年12月,他们还同八路军、决死队的烽火剧团在晋城县南关吕祖庙,同台演出了《三江好》、《流亡三部曲》《大刀进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放下你的鞭子》等剧目,还演出有赵树理创作的《打倒汉奸》等地方小戏和舞蹈。看演出的群众人山人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震天动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9年春天,郭贵琳三兄弟随团奉命开到了河南济源活动,参加各抗日军人驻地慰问演出。</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郭贵琳(左一)1990年在全市科技兴农会议上。</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时我西北战地服务团在团长丁玲、副团长陈波儿带领下来到太行山、太岳山区,进行战地慰问演出。丁玲同志还亲自教醒狮剧团团员唱歌跳舞。郭贵琳等从丁玲身上学到不少新鲜的东西。郭贵琳等还随团护送丁玲、陈波儿到陵川平城附近演出。此后郭贵琳等随醒狮剧团,在山西省晋东南陵川、高平、晋城一带进行抗日演出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9年12月,阎锡山发动晋西事变,又称“十二月事变”,阎军疯狂进攻山西新军和各抗日根据地。1940年春,蒋介石命令醒狮剧团宣传队,开到洛阳等地“学习”,多次企图分化瓦解剧团。消息转到醒狮剧团后,郭贵琳等80余人,在共产党员张沅等带领下,于10月22日夜急行军100多里,以慰问“百团大战”胜利为名,才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控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时曾任周恩来秘书的共产党工委书记李琦(又名李尚祁),不断到醒狮宣传队做工作,使80多人分头轻装进入我太行山根据地,参加各种抗日活动工作。这些人当中,在建国初期就有县团级干部30多人,还有人是军师级干部。</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由新青年,到抗大总校学员学军事,被蒲通修重点培养,194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勇敢潜伏战斗在日伪敌占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郭贵琳同志是由事务长张逢溪(共产党员)护送,先到了林县北,然后持李琦书记关于他“新青年”身份的介绍信,日夜兼程,北上太行山,找到八路军总部,被安排到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总校第八期普通科军事队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抗大,全名“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由原延安“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转变而来,林彪为校长,罗瑞卿为教务长。抗日战争爆发,抗大即迁到太行山区,随八路军总部办学,当时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最高学府。八路军、新四军的高、中级干部,大都在“抗大”学习过。郭贵琳同志1940年到抗大学习,是个难得的机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郭贵琳同志在抗大学习期间,如鱼得水,如饥似渴。对他这个自幼辍学的贫苦农民的孩子来说,能有机会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革命理论和军事知识,他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幸福。他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背粮、背柴、种菜,处处表现得十分突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抗大普通科军事队的指导员蒲通修同志,是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将军夫人浦安修的胞弟。蒲通修同志看到郭贵琳同志的表现突出,又看了李琦同志写的关于郭贵琳同志“新青年”身份介绍信,就把他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蒲通修同志多次与郭贵琳谈话,鼓励他积极要求进步,申请入党。1941年12月,蒲通修同志指示,并亲自安排由党支部书记张潞、共产党员唐钧、阙礼仪三人作为介绍人,正式介绍郭贵琳同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正式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当时没有候补期)。入党,既实现了郭贵琳同志自己长期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成为他人生革命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他成为抗日战争时期,我太行党组织的一名优秀潜伏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2年1月,抗大学习期满,郭贵琳同志以优异成绩毕业。他随即被党组织分配到中共太行四</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随着上党战役胜利,长治市委、市政府挂牌留念。3排左3为郭贵琳。</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地委(驻平顺县寺头村)工作。组织部长,后来曾任中共潞城县委书记,解放后任山西省省长、省委书记的王谦同志,亲自找郭贵琳同志谈话,派他到刚刚组建的太行四分区敌工站(驻平顺县小东峪沟村)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谦同志对郭贵琳同志讲:“党中央指示我们要加强城市工作和交通要道工作。不占领城市和交通要道,就不能把日寇驱逐出中国。敌占区城市工作和根据地工作同等重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谦同志还对郭贵琳强调:“搞地下工作活动特别要强调遵守铁的纪律,工作要大胆细心,千万不能冒失。关键时刻宁肯牺牲自己,也要保护住同志,宁可掉脑袋也不能暴露党组织机密。只能单线联系,不准横向联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太行四分区敌工站于1942年1月成立,下辖长治、潞城、壶关三个分站。王培仁同志任敌工站站长,赵佳云(女)同志任秘书,刚从抗大总校毕业的郭贵琳同志任交通员。太行四分区敌工站,顾名思义,是做敌占区地下工作的专门机构。敌工站的工作既十分光荣,又非常危险。敌工站工作人员既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又要有高度的革命警惕性,还必须有严格的保密性和纪律性。因为这种专门与敌人斗争的工作,随时有掉脑袋的危险。所以那时人们把敌工站,特别是做交通员的人员称为“把脑袋拴在腰带上的人”。还有种说法,交通员工作是与敌人拼政治刺刀——你不捅死敌人,敌人就会捅死你。但是郭贵琳同志毫不畏惧,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交通员潜伏者的工作与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2年2月至8月,在太行四分区敌工站站长王培仁同志直接领导下,郭贵琳具体负责与长治、潞城、壶关三个敌工分站的联络工作。他的主要任务是向三个分站转达上级的指示、工作和任务,再把三个分站收集起来的日伪敌寇军事、经济、政治等情报,向王培仁同志汇报。三个分站都设在日伪敌占区,敌人监控防范十分严密,潜伏人员处境十分险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郭贵琳严格要求自己,严格执行组织纪律,从不随身携带文字材料。他训练自己能把上级指示,日伪敌寇的兵力配置,机构人员,军事设施,武器装备,兵力部署等情报,准确、完整、无误地牢记在脑子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太行四分区敌工站,与长治、潞城、壶关三个分站之间均相距几十公里。潜伏人员来回往返都要经过日本人的重要碉堡、塹壕、电网、关卡和城门。日伪军严防死守,严查往来行人,连平民百姓也不放过。交通员郭贵琳同志稍有不慎,就可能羊入虎口,生死一线。刚刚二十出头的郭贵琳同志凭着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对中国人民抗日事业的无比执着,对侵占我太行人民家乡领土的日本鬼子的刻骨仇恨,三天两头往返于太行四分区敌工站与长治、潞城、壶关三个分站之间。在残酷复杂艰难困苦的恶劣条件下,他一次一次地、机智勇敢地与日伪敌寇周旋,一次又一次地圆满完成了政治交通员的任务,受到我党组织多次表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太行四分区敌工站的重要工作有四个方面;一是为我党、政、军提供准确及时的情报。二</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1947年,长治市第二区全体干部合影。前排左四为郭贵琳</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是对敌伪军人员及其家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争取他们做“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分化瓦解敌伪力量。三是组织与协助我独立营、武工队等抗日武装队伍,镇压打击死心踏地与人民为敌,作恶多端的汉奸、特务头子。四是物色可靠人员,以《三国演义》、《水浒传》书皮作封面,将我党我军《论持久战》、《论新阶段》等文件资料送到敌伪人员手中,从政治上瓦解敌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太行四分区敌工站,除郭贵琳外,还先后在长治分站选派了20多名优秀同志,和他一起并肩战斗,共同做潜伏者工作。如派遣了曹志友、王文焕、张汉俊、张英华、贾丰、马培文、王友光、裴成业等,分头打入日伪组织和据点进行内线工作。大家还在敌占区物色培养了一批爱国青年,协助我敌工作站潜伏者开展敌伪内线工作。如将成贺喜、王文宪、李冬生、申龙银、张有河、吕根明等人,派到伪保安二中队,积极开展敌伪内线工作;将史水则、张贵生等派遣到伪苏店区当了伪区警;把陈玉山派遣到敌伪警察训练所当了书记员。这些同志在日伪内部做了大量潜伏者应做的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几十名我党地下潜伏者,都是郭贵琳同志单线联系的对象,同志和助手。由于日伪敌寇严密封锁,不断清剿,我党我军地下交通员的环境非常艰难和恶劣。郭贵琳同志常常是利用夜间,摸黑通过敌人的碉堡要塞,才能深入敌占区。在敌占区内,郭贵琳同志也是常常利用夜间进行工作,联络地下潜伏同志,传递情报,安排工作任务。他完成任务后,还得乘夜深人静转移到一个较为安全的地方才能休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让今天的子孙后代们能够牢记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我军派遣到敌人内部的潜伏工作者无名英雄们,郭贵琳同志还特意把我党这些地下潜伏者的名单写入自己的回忆录《峥嵘岁月——郭贵琳生平纪实》。我党太行四分区敌工站在日伪敌占区潜伏工作者,还有李福海、郝世栋、解永瑞,景继福、于秋林、付启山、张来聚等同志。他们经常活动在长治县<今上党区〉荫城镇周围。焦万里、何启明、薛野萍、郭炳喜等同志,则经常活动在长治县〈今上党区〉苏店镇附近及东南山一带。王仁和、梁捷、严忠酮等同志,则经常活动在长治城东、北山门、关村、嶂头、小辛庄、即今潞州区一带。郝一针同志则负责和长治城里的内线联系。长治站的交通员王怀银,田四则也起着重要的地下交通联络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太行山区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我军与日伪敌寇的斗争处于胶着状态。1942年冬,我太南地委书记王孝慈同志直接点名,要调郭贵琳同志回太南地委土地政策训练班学习。学习结束后,郭贵琳同志被分配到我壶关县二区分委担任宣传员。他的工作任务是在壶关县五龙山、欢掌底、池后村一带,负责开展“扩大解放区,缩小敌后区”活动。郭贵琳同志大胆地发动敌占区人民群众,进行土地改革运动,同时继续开展地下敌工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郭贵琳同志,白天挨村挨户发动群众,搞“分半减息,二五减租”活动,斗地主,分田地,</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1962年,时任潞安矿务局党委书记的郭贵琳(左五)与矿务党政工团领导合影。</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分财产。晚上,他还要带领民兵到敌人占据的壶关县城外,向城内敌伪军喊话。他们对敌喊话的主要内容是:意大利墨索里尼已经完蛋,今年要打败希特勒,明年要打败小日本,当汉奸根本没有出路,有良心的中国人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郭贵琳同志还广泛动员人民群众,让更多的人到日伪敌占区开展工作,让那些在日伪维持会做事的人,做革命的“两面派”,表面上应付日本鬼子,实际上为我八路军服务。郭贵琳同志的群众工作大见成效。许多原来为日本鬼子办事的人,都接受了郭贵琳等同志的忠告,暗地里为我八路军做了不少工作。如过去我们搞不到的食盐、布匹、棉花和粮食。后来,我们通过这些反正的敌伪人员搞到不少,解决了我太行抗日根据地军、民、干的暂时经济困难。这些人,还为我军提供了不少宝贵的情报,十分有利于我们开展对敌抗日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两次光荣牺牲”,不屈不挠,潜伏在太行山日伪敌占区,成为我党卓越的地下潜伏者</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郭贵琳同志光荣牺牲了!我们要为郭贵琳同志开一个隆重的追悼会!”郭贵琳从事的潜伏者工作,随时会有牺牲的危险。他就“光荣牺牲”过两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2年底,太行四分区区长王前同志,无比悲恸地向太行四分区的干部和武委会的民兵宣布:“郭贵琳同志在执行任务中,光荣地牺牲了。他是我们的好战友,我们党的好党员,是我太行敌工站的优秀潜伏者。我们要派民兵把他的尸体找回来,给他买一口象样的棺材,为他召开一个隆重的追悼会……”王前区长的话还没有说完,突然房间的门被推开,郭贵琳同志神奇地出现在大家面前。王前区长和同志都懵症了。王前区长是壶关县四家池村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郭贵琳同志怎么会“死而复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原来,头天晚上,月黑星高,伸手不见五指。郭贵琳同志认为这正是我们向敌人发动政治攻势的好机会。于是,郭贵琳同志和区武委会主任梁士鑫就带着几个民兵,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壶关县城外,用铁皮话筒向守城的敌人喊话。突然,城上的敌人一阵机枪扫射,“哒、哒、哒……”随着猛烈的枪声,郭贵琳同志应声倒地,掉入下面的城壕沟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壕沟很深,夜黑如漆,下边的人上不来,上边的人也看不见下面。梁士鑫等同志在子弹飞贱的一线光亮中,看见郭贵琳同志随着枪声倒下去。他忙爬在壕沟边低声喊:小郭、小郭、小郭。壕沟里一点回声也没有。梁士鑫和民兵们都一致认为,郭贵琳同志光荣牺牲了。于是他们就摸黑撤离,回来向王前区长报告:郭贵琳同志中弹光荣牺牲在壶关县外城壕沟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事实上,郭贵琳同志在向敌人喊话时,听到子弹呼啸而来,急忙低头一躲,子弹并没有打中他。可是他因低头躲闪太快,身体失去平衡,脚下踩空,就掉到壕沟里。他摸了摸身上发现自己没有受伤,就安下心来。由于梁士鑫和民兵同志呼唤他的声音很低,他根本没听到。</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1953年12月29日,山西长治专市参加第三届赴朝慰问纪念。二排左二为郭贵琳。</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壶关城壕沟又宽又深,壁陡如刀切,人白天还难以爬上去,更何况漆黑夜呢?郭贵琳同志只好一个人在壕沟底顺着壕沟一直往前走。他走着走着,遇到一个出口,就悄悄地爬上壕沟。他发现一个小村庄一所房子窗上透出豆粒大一点灯光,就朝着那里走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郭贵琳同志大胆地走进院子,抖了抖身上的灰土,大模大样地走进屋里。他发现一个穿着敌伪警察服装的人正在吃煮水饺,大盖帽和手枪放在桌子上。此人见郭贵琳闯了进来,忙伸手去抓手枪。郭贵琳经验丰富,先发制人,眼急手快,伸手按住手枪,态度和气地对伪警察讲:你不要害怕,只管吃你的饺子。我是带着八路军部队从这里路过,专门来对你说几句话。郭贵琳对伪军讲:“小日本的寿命不长了,你是中国人,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你今后不准欺压老百姓,不准为日本鬼子干坏事,要为八路军,老百姓办好事,要立功赎罪。你做了什么事,我们都记有本帐,将来一定要算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伪警察低头哈腰,连声答应:“是、是、是,兄弟只是混口饭吃,你的话兄弟照办,一定照办。”郭贵琳同志对此伪警察说:“你现在把我送到村口,和我的部队见面,我保证你的人身安全。”就这样这个伪警察把郭贵琳送到了村口,郭贵琳快步消失在夜幕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此,当郭贵琳同志步行回到太行四分区时,已是第二天中午时分。他给了大家一个“死而复生”的神奇惊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前区长高兴地拍着郭贵琳同志的肩膀说:“算你郭贵琳命大,你干得很好,你的棺材不用买了,追悼会也不开了。你先去吃饭休息,然后继续战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3年,郭贵琳同志与王前、师丕珍等同志到太行四地委参加整风。这次整风主要内容是学习党中央指定的各级干部必读文件。由于受康生“左”的错误影响,太行四地委也开展了“抢救运动”,个人交待,大家追根,揭发批评,等等。郭贵琳同志也受到“左”的错误一定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谦同志(1917年2月——2007年7月9日),山西省平定县人,解放后曾任山西省省长、省委书记。王谦同志当时任中共太行第四地委组织部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来王谦同志专门找郭贵琳谈话:“你不要参加整风了,现在组织上派你到白晋铁路工作委员会,深入日本鬼子占领的长治城内隐蔽下来做地下工作。你的任务是隐蔽潜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准备反攻,里应外合,解放长治。王谦同志最后语重心长地对郭贵琳同志讲:“你去做党的无名英雄吧,要潜伏好,保护好自己,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了组织。党组织相信你能胜任。”郭贵琳愉快地接受了潜伏任务,并向王谦同志保证,坚决做好无名英雄,做一个优秀的潜伏者。就这样在抗日战争最关键的时刻,郭贵琳同志又一次成为我党打入长治城内的潜伏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4年3月,我太行四地委决定将敌工部改称城工部,原潞城县委书记于林同志任城工部长,郑国栋同志任秘书。</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1953年5月1日,郭贵琳(前排左三)出席中国工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时,登上天安门观礼。</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治是晋东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白晋铁路的终点站。为了加强对长治城市工作的领导,太行四地委决定成立长治城市工作委员会(孟宪德任书记)和白晋铁路工作委员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4年7月,白晋铁路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陈玉隆任工委书记,郭贵琳任组织委员,张学正任宣传委员。白晋铁路工作委员会驻平顺县五区、距长治城约20华里的北甘泉村。郭贵琳主要负责长治城内和长子门东站的工作。1944年7月,郭贵琳在拿到“良民证”后,通过内线混入长治城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郭贵琳同志进入长治城后,很快在城内上、中层敌伪人员,工农商学各界发展了一批关系户。郭贵琳先住在魏东则家,后又转移到大北街鲍年则的木匠作坊安顿下来。他的对外身份是木工。这个木匠铺对面是河南人开的一家饭店,来吃饭的什么人都有,伪警察伪军也有。所以郭贵琳在这个饭店能听到各方面的消息。郭贵琳还以采购木材为名,混入敌伪木料采伐队,搜集到长治城内敌伪军活动情报后,再出城向党组织汇报。他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日伪严密统治下的长治城内做潜伏工作,必须具备高度的警惕性和敏感性,必须具备常人不具备的坚忍不拔的忍耐性和自律性。郭贵琳同志忍辱负重,忍常人之所不能忍,耐常人之所不願耐。他出入长治城门,必须拿着良民证,向把守城门的日本鬼子低头鞠躬。有时候他们还得打着日本鬼子的太阳旗,拿着斧头、锯子等伐木工具,到长治城南门外,南北天河、苏店、破城等村砍伐树木,以供敌人建设使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郭贵琳同志还通过采伐队中的河南林县老乡王进财、李丑孩、程树则等内线关系,收集敌人向我根据地进犯的情报。如果情况紧急,郭贵琳同志就立即将情况送达壶关独立营、长治武工队。1944年8月一天夜里,我长治武工队组织民兵,将靠近史家庄南北很长一段铁路进行了大拆除,大破坏。大家不但把拆下的道轨和电线运回根据地,还捣毁了敌伪“爱路惠民研究所”。这些行动有力地打击了日伪敌寇,鼓舞了我军和敌占区人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做潜伏者收集敌人情报,时间观念必须要强,稍有疏忽,便会铸成大错。有一次隐蔽在野战仓库的李丑孩,搞到长子门火车站国际苦力(搬运工人)的重要情报,郭贵琳也搞到敌人准备停止白晋铁路运行的情报,并得知城内敌人要在1944年春节出城,与壶关县日寇汇合扫荡。郭贵琳同志便与白晋铁路工委会书记陈玉隆约定,到壶关土河村研究对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本来是一次聚歼敌人的好机会。郭贵琳等同志把情报及时送了出去。但是,由于我壶关独立营营长误了事,敌人先期到达并占据了制高点,双方交火中,我方埋伏在土窑洞中的12个民兵全部壮烈牺牲。陈玉隆、郭贵琳等见状决定立即突围。在突围中,郭贵琳右腿中弹倒地昏了过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郭贵琳同志又一次光荣牺牲”。伪军赶来后,见倒在地上血泊中的郭贵琳已经“死”去,就用枪托在他身上捣了几下,并骂道:“看你还当不当民兵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潞城乡间的秘密交通站。</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夜幕降临,敌人撤走。我党地下工作者才找到受伤严重的郭贵琳同志,把他抬回根据地治疗。解放后,郭贵琳同志的腿伤经有关部门鉴定评为三等伤残,享受国家优抚待遇。</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四、抗日战争胜利,为石圪节矿工起义、矿山解放,上党战役胜利,收复长治城,太行老区解放做出贡献,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百余年辉煌史。</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4年,英美在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美国在太平洋战场急剧反攻。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进入了大反攻阶段,侵华日军节节败退。驻长治城内的日伪军屡屡遭受我太行四分区军民的深重打击。由长治通往太原给日寇运送军需物资的白晋铁路,在我太行四分区军民严重破坏下,终于1944年底被迫停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白晋铁路停运后,我白晋铁路工作委员会也随之撤销。陈玉隆调任我潞城县委城工部部长,正在养伤的郭贵琳同志调到太行四地委城工部任组织干事。张学正同志被派到潞城小河堡煤矿搞地下工运工作。郭贵琳同志把原有的地下关系交给长治城市工作委员会领导。郭贵琳同志在白晋铁路工作委员会和长治敌工站太行四地委做潜伏工作时,他多次成功完成潜伏任务,使我敌工人员成功地多次里应外合给敌人以致命打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郭贵琳同志回忆说:当时在敌伪严密监控、白色恐怖下,我党潜伏工作者打入日伪内部,深入虎穴,取得合法身份,并利用合法身份,以多种形式与敌人秘密斗争,其凶险程度可想而知。如稍有疏忽大意,其后果就不堪设想。郭贵琳同志说:在日伪敌人频繁包围清剿中,我长治敌工站20多名潜伏工作者,就有丁秋林、何启明、严忠嗣、王仁和、郭世栋、薛野萍6位同志,被敌人逮捕。他们在只身与敌拼搏中壮烈牺牲。这些同志为解放长治,为抗日斗争胜利而牺牲,是太行山的抗日英雄。他们牺牲在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夜。但是,太行人民永远铭记他们的英雄事迹,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的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共潞城县委立即成立了收复矿山指挥部,已担任中共潞城县县委书记的王谦同志任总指挥。郭贵琳同志协助于林部长,通过陈玉隆同志,石圪节煤矿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刘奎耀、王根喜等,组织指挥了八·一八石圪节煤矿地下军武装起义,与我八路军黎城独立营里应外合,歼灭驻扎在矿山的日伪敌寇,胜利解放了矿山。石圪节煤矿成为我晋冀鲁豫边区收复的第一个红色煤矿。石圪节煤矿八·一八矿工武装起义与矿山解放,在中国工人运动和煤矿工人运动史上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被誉为中国人民对日寇最后作战的“中国工人阶级第一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无条件投降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日浴血奋战,终于获得全胜。长治等城市即将回到人民手中。山西土皇帝阎锡山,为了抢占胜利成果,派史泽波率军1.7万余人占据了长治城和周边各县城。驻长治城内日军还夹道欢迎阎军史泽波部入城。史泽波部占领长治后还设宴</span></p> <p class="ql-block"><b><i>民兵自卫队在太行山区巡逻。</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欢送驻长治日军回太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郭贵琳同志所在的太行四分区敌工站,继续潜伏在长治城内外,为我党我军传送阎军、日军相关情报。为了配合刘、邓大军收复长治城,我长治城市工作委员会,把长治城内潜伏人员移交给我太行四分区长治敌工站。敌工站由焦万里同志负责统一指挥,与郝一针、李福海、梁捷等同志,继续潜伏在长治城内,秘密开展情报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抗日战争时期,我太行四地委城工部,曾先后派出200余名潜伏人员打入长治城内,以及石圪节煤矿、潞城县、韩店镇,老顶山等日伪据点。他们潜伏在敌人心脏,日夜与敌周旋,为长治城的最后解放,重回人民手中,立下汗马功劳。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9年9月10日,在毛主席赴重庆谈判期间,我八路军一二九师刘伯承师长和邓小平政委,坚持“针锋相对,寸土必争”方针,指挥我太行、太岳、冀南根据地陈锡联、陈赓、陈再道三路大军,打响震惊世界的上党战役,消灭了阎锡山侵占长治的匪军和日伪残留势力,收复了长治周边的襄垣、潞城、壶关、屯留、长子等县城。太行山抗日老区彻底解放,重新回到人民手中。毛主席、周恩来同志在重庆与蒋介石的国共和谈中掌握了主动权,最终迫使蒋介石签订了“双十协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5年10月中旬,郭贵琳同志与我党长治工作团团长,中共长治市第一任书记孟宪德同志,带领首批我党我军人员共同进入长治城内。郭贵琳与太行四分区敌工站的同志,也结束了潜伏者的光荣历史和使命,成为最早光明正大地公开在长治城开展工作的党的城市工作干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治市,也成为我晋冀鲁豫边区最早解放的三大城市之首。另外两个是晋城市和邯郸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5年11月1日,我党我军在长治城内召开了规模空前的庆祝长治解放大会。参加大会的除长治地区外,还有平顺、潞城、黎城、壶关、长子等县,以及长治城厂矿工人代表、群众10万多人,盛况空前。“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 ,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人民群众庆祝胜利的歌声响彻云霄,震撼着太行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7年1月,郭贵琳同志与太行财经学校毕业的平顺籍学员陈晓兰青春结缡。他们有4子1女,均学有所成,成家立业。1990年12月,郭贵琳同志光荣离岗后,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他们已过金婚、钻石婚,他们将届橡树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5年10月长治城全面解放后,郭贵琳同志逐步走上长治市的领导岗位,成为党的高级干部。他先后曾担任长治市第一区区委副书记,第二区区委书记,中共长治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宣传部部长,长治市工矿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长兼纪委书记,中共长治市工会联合会党组书记兼主席,中共长治市委书记处书记兼潞安矿务局党委书记,中共长治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委副书记、市革委会副主任,长治市政协主席兼党组书记等。1987年,他离休后,曾任市政协老委员联谊会主席等。</span></p> <p class="ql-block"><b><i>欢庆胜利</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值得浓墨书写的是,他在解放初期,就曾到石圪节煤矿蹲点指导工作,为114地质勘探队对潞安煤田的勘探做了大量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9年1月潞安矿务局正式成立。1959年4月2日至8日,在中共潞安矿务局第一次党代会上,郭贵琳同志当选为潞安矿务局第一任党委书记。他在任潞安矿务局党委书记的四年时间内,为潞安矿务局石圪节煤矿的矿井挖潜改造,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石圪节矿风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为五阳煤矿、漳村煤矿、王庄煤矿的建设殚精竭虑,奉献全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期间,郭贵琳同志代表长治市人民,参加了山西省副省长王世英率领的山西省赴朝鲜慰问团,到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 在朝鲜期间,郭贵琳同志担任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第六总分团第四分团第三组组长。在两个多月慰问中,他听过贺龙总团长的报告,见过中国人民志愿军首长、朝鲜中央有关领导。郭贵琳同志和慰问团成员到过朝鲜新义州、江原道、元山市、新高山、金刚郡、昌道郡、金泉里、錦川、大井等等数十个地方,慰问驻地志愿军官兵。他们所到之处,均受到热烈欢迎。在50多天慰问中,他们举行报告会60场,听者达5万余众。他们访问大小46个单位,2800多人。他们还进行了13次特别慰问,慰问最可爱的人4000多官兵。他们接触先进单位14个,英雄战士2000多人,聆听124位志愿军功臣报告英雄事迹,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国后,郭贵琳同志专门撰写了《我对朝鲜慰问的感觉》一文。他还应邀到长治各界作报告,使长治广大人民群众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我长期在潞安矿务局(潞安集团、今潞安化工集团)曾负责研究矿史,前些年,专门采访过郭贵琳老先生。我退休以后,还多次专门拜访过郭贵琳老先生。我专门撰写过《赞在党八十年百岁潞安老书记郭贵琳》、《一百零三岁人瑞郭公贵琳期颐寿赋》等。我向郭贵琳老先生,赠送过“寿”,《百寿图》,向他们二老表示敬意和美好祝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现摘抄几节我于2023年5月11日作的《一百零三岁人瑞郭公贵琳期颐寿赋》,敬颂与中国共产党同龄、已有84年党龄、抗日战争中太行山上卓越的潜伏者、抗日老英雄、郭贵琳老先生寿星闪耀,与党齐辉。</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百岁华诞百岁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百年自强百岁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百岁轨迹百岁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百年小康百岁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福寿康宁乐盛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乾坤日月沐春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小康复兴民族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百年巨变见证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鹤寿百岁极其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北疆南海锦绣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眉寿百岁享五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仙花玉寿人瑞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仁寿百岁赋诗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寿于箕翼金石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奉觞上寿贺长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太行峰巅松柏霞。</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5.7.13于上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参阅书籍:一丁撰《峥嵘岁月——郭贵琳生平纪实》</b></p> <p class="ql-block"><b><i>1953年5月12日,毛泽东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出席中国工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部分代表合影。</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