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街景~兰州火车站

悟为

<p class="ql-block">兰州火车站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是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管辖的一等客运站和西北地区重要铁路枢纽,连接陇海、兰新等干线,站台规模6台12线,2014年开通动车,公交枢纽有22条线路,轨道交通2号线设站,因"错字"站名成为文化符号。</p><p class="ql-block">兰州火车站始建于1952年,2000年改扩建,2002年完工,2024年一季度至今兰州车站站前改造,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1万平方米,广泛征集意见并不断优化运行机制,确保广场运行安全、有序。车站建筑配备自动售票机等先进设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南来北往的旅客们打卡,不仅是交通枢纽,也是兰州市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和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位于兰州火车站广场,是甘肃省兰州市的一座著名雕塑。这座雕塑由铜制成,高3.40米,长4.50米,宽1.30米。铜奔马的造型生动,形象逼真,展现了马的活力和力量。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寓意着兰州人民的奋斗精神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p> <p class="ql-block">兰州火车站站前广场自去年改造完成后变化很大,设有专门的泊车通道,更加方便<span style="font-size:18px;">旅客出行,良好缓解原</span>火车站前道路的拥堵现象。车站广场视野开阔,文明安全,整洁有序,天水路两边的高大建筑尽收眼底,呈现西北重镇、省会城市的繁华景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延伸阅读</p><p class="ql-block">兰州火车站还是全国唯一“写错字”的火车站。“兰”字最后一横短,“州”字两竖多了勾,其实是书法家张邦彦特意设计,为了字形美观,也体现兰州开放包容的城市基因。兰州从古至今都是交通枢纽,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汇,魅力十足。</p> <p class="ql-block">张邦彦(1914——1988),字粲卿,石帆,天水人。张邦彦生于书香门第,幼时考入省立三中,因遭遇旱灾,加之河湟乱起,土匪军阀马廷贤攻陷天水,学校停办,于是辍学。为了谋生,从事缮写、印制、函件等工作。1946年抗战胜利,张邦彦专为省级大吏缮写函件和应酬文字。当代著名书法家,古文字学家。</p><p class="ql-block">自幼聪敏,勤奋好学,酷爱书法、文学和历史,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天水中学(前省立第三中学)。</p><p class="ql-block">历任甘肃省政协委员、民革成员、甘肃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兰州解放后在西北军区招待所、甘肃省图书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省博物馆等单位工作。对我国古文字学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参加了《仪礼》、《王杖诏书》等汉简的释义、编次、临摹、校勘等项目的整理研究与编辑工作。</p><p class="ql-block">张邦彦先生一生对魏碑、章草、篆隶等均有涉猎,初宗魏碑,继习章草,由于长期临摹出土简牍,又取法汉隶,受汉简书风的影响,且入而能出,独辟一途。</p><p class="ql-block">张邦彦早年曾师从于右任学习书艺,致力于古文字学和书法艺术的研究与实践,造诣较深。</p><p class="ql-block">1959年,武威发现《仪礼》、《王杖诏书》等汉简,轰动国内外,他参加这批重要简牍的释文、编次、临摹、校勘等项研究与整理出版工作,偕同陈梦家、何乐夫、冯国瑞等历时4年。</p><p class="ql-block">他所临写的500枚简牍临摹本、以及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临制的多批汉简,格调高古,神韵一致,在《武威汉简》一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建国以来古简临摹本水平较高的作品。</p><p class="ql-block">1976年,他参加省图书馆的书籍及特藏图书整理工作,首次破释草书《敦煌闲话》手抄古本卷书等重要历史资料。</p><p class="ql-block">1979年,以高龄带病参加新出土的《居延汉简》的整理、临摹、研究工作,尤其在破释古简体草书文字上,有真知灼见,解决了许多重大疑难,成为甘肃简牍研究队伍不可缺少的骨干。</p><p class="ql-block">他的书法,清逸朴实,谨严秀脱,无矫揉造作之态,不标新立异,不哗众取宠,始终保持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兰州火车站之“兰州站”和“进站口”、“出站口”就是他的书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摄影、编辑:悟为(郭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创作地址:甘肃省兰州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注:本文“延伸阅读”部分图片、文字及观点,来源于央视新闻、学习强国、兰州发布、互联网、百度、头条、新浪官博、抖音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得需要的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如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立删。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