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进一步加强防控工作,本园各教职工积极参加关于2025年8月29日进行“两热”的专项培训。黄园长培训中重点强调了该疾病的传播途径、典型症状及以“防蚊灭蚊”为核心的预防策略,有效增强了我园教职工对输入性蚊媒传染病的防范意识与应对能力。</p>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p class="ql-block">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p><p class="ql-block">1.传染源主要是感染基孔肯雅病毒的患者,在发病后1-5天内具有传染性,可通过蚊子将病毒传播给他人。</p><p class="ql-block">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携带基孔肯雅病毒的伊蚊(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不会通过人与人直接接触传播。</p><p class="ql-block">3.潜伏期一般为1-12天,多数患者在感染后3-7天发病。</p><p class="ql-block">4.典型症状</p><p class="ql-block">突发高热:体温迅速升高至39℃以上,可持续1-7天。</p><p class="ql-block">关节疼痛:全身关节(如手、脚、膝盖)剧烈疼痛,可能伴随关节肿胀,部分患儿会因疼痛不敢活动。</p><p class="ql-block">其他症状: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皮疹(发病后3-5天出现,多为躯干或四肢的红色斑丘疹)。</p> 什么是登革热? <p class="ql-block">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全球传播最广的蚊媒传染病之一,夏秋季雨水多、蚊虫多时更易流行。</p><p class="ql-block">1. 传染源主要是登革热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内具有传染性。</p><p class="ql-block">2. 传播途径同样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无直接人传人的证据。</p><p class="ql-block">3. 潜伏期一般为3~14天,多数为5~8天。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来源。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都具有传染性。</p><p class="ql-block">4.典型症状</p><p class="ql-block">高热不退:体温可达39-40℃,持续3-7天,常伴有寒战。</p><p class="ql-block">“三痛”症状: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患儿可能哭闹说“眼睛疼”“浑身疼”。</p><p class="ql-block">“三红”表现:面部、颈部、胸部皮肤发红,像“醉酒貌”。</p><p class="ql-block">其他症状:乏力、恶心呕吐、皮疹(发病后3-6天出现,多为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或斑丘疹),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等轻微出血症状。</p> 防控措施 <p class="ql-block">1.开展健康监测与报告</p><p class="ql-block">(1)有从疫情高发区(东南亚地区、广东五市<广州,佛山、中山、深圳、湛江>及广西南宁等)返利的幼儿请告知班主任并做好隔离。</p><p class="ql-block">(2)若一旦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症状,请勿自行随意购买药物,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医生快速诊断和治疗。</p><p class="ql-block">2.全面清理蚊虫孳生环境</p><p class="ql-block"> 定期检查室内外及阳台无积水,倒置花盆托盘、清理废弃容器、疏通排水槽,倡导不养殖水生植物,鱼缸、水池3一5天清洗和杀虫卵。</p><p class="ql-block">3.强化防蚊设施与管理</p><p class="ql-block">(1)活动及休息区域尽量全覆盖纱窗、纱门。</p><p class="ql-block">(2)不到阴暗潮湿有积水地活动,户外活动时为孩子着浅色长袖衣裤,正确使用驱蚊产品。</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家园携手,用最细致的准备,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以最安全、最美丽的环境,迎接每一位宝贝快乐归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