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妈读经典0902

🍊橙子

<p class="ql-block">学习阳明先生的《与答魏师说书》的第2天。</p><p class="ql-block">阳明先生在书信中回答了为什么很多人要纠结,考虑面子什么,“所疑‘拘于体面,格于事势等患’,皆是致良知之心未能诚切专一”,这是告诉我们,遇事犹豫、被外界裹挟,根源从不是处境复杂,而是我们内心的“良知”不够坚定。</p> <p class="ql-block">生活中这样的时刻太多了。工作里,明知有些应酬是无效社交,却怕驳了同事面子硬着头皮参加;与人相处时,明知对方的要求不合情理,却碍于人情世故不敢拒绝;做选择时,明知内心倾向的方向,却被“别人都这么选”的势态动摇。这些“拘于体面”“格于事势”的纠结,本质都是把外界的眼光、他人的评价,看得比自己的良知更重。</p> <p class="ql-block">阳明先生说,“若能诚切专一,自无此也”,恰恰点破了破局的关键——当致良知的心足够真诚、足够专注,就不会被杂念干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像有人面对工作中的利益诱惑,始终坚守底线,不是他不懂“变通”,而是他心中“不违背良知”的信念足够坚定;有人在众人都追求速成时,依然沉下心做实事,不是他不合群,而是他清楚“踏实做事”才是内心真正认可的准则。</p> <p class="ql-block">依良知而行,从不是固执己见,而是让内心有了定盘星。当我们不再把精力耗在迎合与纠结上,只专注于“这件事对不对”“我该不该做”,反而能立场坚定、处事果决。所谓“自无此患”,正是内心澄明后,外界的纷扰再也无法动摇我们的必然结果。</p>